2018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硕士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代偿间歇
【答案】代偿间歇是指紧接着期前收缩后的窦房结的正常兴奋,恰好落在了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之内,不能引起心脏的兴奋与收缩,心脏会有的一段较长时间的舒张期。代偿间歇之后,又恢复窦性心律。
2. 运动后过量氧耗
【答案】运动后过量消耗是指运动后恢复期内,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气量。为了偿还运动中所欠下的氧亏,在恢复期机体并不能立即恢复到安静状态,而是逐渐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
3. 高血压前期
【答案】高血压前期是指收缩压或舒张压时的血压值。高血压前期比以往界定所认为的“血压正常高限”更有积极意义和行动取向,极大地加强了人们对疾病的
“高血压前期”防范意识,提示人们在早期就应该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提供给了人们一种提前干预的新理念。
4. 红细胞溶解
【答案】红细胞溶解又称溶血,是指在低渗溶液中,由于水分进入红细胞内过多,引起膨胀,最终破裂,红细胞解体,血红蛋白被释放的现象。
5. 等长收缩
【答案】等长收缩是指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积极收缩,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等长收缩时负荷未发生位移,从物理学角度认识,肌肉没有做外功,但仍消耗很多能量。
6. 特异投射系统
【答案】特异投射系统指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质的神经通路。特异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特异感觉接替核发出的纤维,以点对点的方式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的投射系统,即经典的感觉传导通路。特异投射系统能够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产生传出神经冲动。
损毁该系统会引起某种特定感觉障碍,但动物仍保持清醒。
7. 交互抑制
【答案】交互抑制是指当支配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受到传入冲动的兴奋,而支配其诘抗肌的神经元则受到这种冲动的抑制的生理活动现象。人行走时,左右脚交替行动,相应的中枢就存在着交互抑制的协调关系。
8. 更年期
【答案】更年期是指女性卵巢机能逐渐衰退到趋于消失的过渡时期,又称为绝经期,明显的表现是月经由不规律到完全停止(闭经),一般出现在44〜54岁的年龄阶段。更年期是女性从性成熟期进入老年期的过渡时期。
二、单项选择题
9. 准备活动的强度和时间的安排应以( )变化为主要标志。
A. 体温升高
B. 血压升高
C. 兴奋性提高
D. 心率加快
【答案】A
【解析】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的活动。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内容、与正式运动或比赛的时间间隔等,都是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因素。此外,还应根据项目特点、个人习惯、训练水平和季节气候等因素适当加以调整,通常以微微出汗及自我感觉已活动开为宜,因此,准备活动的强度和时间安排应以体温升高为主要标志。
10.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 )算出。
A. 动脉血氧含量
B. 动静脉氧差
C. 血压
D. 血红蛋白
【答案】B
【解析】氧利用率是指呼吸中对呼吸介质氧的用量的百分比。动脉血中氧含量高,经过体循环后,部分氧被机体利用,变成含氧量较低的静脉血,因此通过检测出肌肉中动、静脉氧含量,并计算动静脉氧差与动脉氧含量的比值就是肌肉组织对氧的利用率。
11.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
A. 只做等张收缩
B. 只做等动收缩
C. 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
D. 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
【答案】C
【解析】拉长收缩,又称离心收缩,是指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等张收缩是指肌肉收缩的过程中张力保持不变,但长度缩短(或者延长),引起关节活动的收缩。屈膝纵跳时,股四头肌先被拉长,以控制重力对人体的作用,使身体缓慢下蹲,起到缓冲的作用,然后再做等张收缩。
12.截肢残障人使用义肢有助于消除哪种心理障碍( )。
A. 挫折心理
B. 依赖心理
C. 缺陷心理
D. 防御心理
【答案】C
【解析】使用义肢能帮助截肢残障人消除障碍,提高能力,最大程度地像正常人一样参与社会生活,恢复其行走的能力,从而消除他的缺陷心理。
13.评价神经肌肉兴奋性的简易指标是( )。
A. 刺激强度
B. 阈强度
C. 时值
D. 时间阈值
【答案】B
【解析】兴奋性是指组织具有的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医学上和生理学上都需要一种能反映兴奋性高低的指标。强度-时间曲线能够比较全面反映组织兴奋性,但实际测出这一曲线比较困难,因此生理学和医学常常使用阈强度和时值作为组织兴奋性的指标。A 项, 刺激强度是指能够引起反应的内外环境各种因素的变化程度,只要能达到阈上刺激,均能产生兴奋性。B 项,阈强度是指固定作用的时间、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该值越低,表明越容易产生兴奋,可以是评价兴奋性的简易指标。C 项,时值是指以2倍基强度刺激组织,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时值与神经肌肉兴奋性呈反比,是评价兴奋性的常用指标。D 项,时间阈值是指一定刺激作用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所需的时间。
14.记录单个神经细胞电活动可以看到,小脑和( )在肌肉收缩前已经开始活动。
A. 大脑联络皮质
B. 基底神经节
C. 主运动区
D. 感觉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