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国土资源与测绘学院626土地综合之土地资源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要划分土地类型?

【答案】(1)土地类型分类是对土地这个客观实体的一种自然分类,实际上也就是土地自然类型的分类。它以土地自然属性的差异性为主要依据,可以根据土地的某一自然属性或土地的自然综合特性进行分类,其目的在于研究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

(2)研究和划分土地类型,对土地规划以及土地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①通过划分土地利用类型,可以调查和量算各类用地面积,查清土地资源数量,为评价土地质量和生产潜力提供依据。

②通过研究土地类型,可以了解土地的结构状态及其分布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调整土地结构提供依据。

③土地类型是景观形态单元,土地类型中标的分级是对自然环境结构层次的确定。分类是对各个土地个体形态单元土地属性或特征共性的归纳,通过划分和研究土地类型,可以为制定土地规划提供基础依据。

④通过划分土地类型,为建立土地分类系统和土地数据库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管理。

2. 阐述如下基本概念: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结构。

【答案】(1)土地类型,是指由于土地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具有各种不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划分成的一种类型组合。

(2)土地资源类型,是指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

(3)土地利用类型,是指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它们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它是在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影响下,经过人类劳动干预而形成的产物; 第二,在空间分布上它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但不一定连片,可以重复出现; 第三,在时一间上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特点也有明显的动态变化; 第四,它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划分的,是反映土地用途、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基本地域单位。

(4)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区域内各类土地利用之间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和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形成的格局,以及权属上的所属关系的总和。

3. 土地评价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土地评价的作用主要有:

(1)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在于调节土地用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使土地用途与土地质量协调起来,达到高效而持久的利用。

(2)为估计土地利用和经营好坏服务

对土地经营者当前最直接的利益,就是土地利用和经营的经济效果如何。

(3)为土地交易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使用权的出租、转让、有偿使用等土地交易活动日渐频繁。土地交易一般要求对土地进行估价,而土地评价形成的土地分等定级结果是土地估价的基础资料乃至主要依据。

(4)为土地税收服务

(5)为土地管理服务

科学地管理土地,可以使土地资源达到最好的配置,使其开发、利用、保护做到合理、高效、持久,这一切必须依据土地评价的结果。

4. 何谓湿地资源? 如何利用与保护?

【答案】(1)湿地资源

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2)湿地资源的保护:

①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速度;

②创造有利于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制条件;

③摸清家底,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④理顺关系,协调管理,综合治理;

⑤积极引导湿地周边群众参与湿地管理。

5. 面对21世纪愈演愈烈的人地矛盾,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日益重大,请简要阐述土地资源学今后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答案】土地资源学正处于形成发展阶段,今后需要不断的完善。随着21世纪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口益加剧,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其发展前景和方向主要取决于如下几个方面:

(1)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①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②土地资源(资产)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

③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

④生态脆弱地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除此以外,山地资源开发己成为我国资源开发的重点,一些条件较好的山区将成为我国大农业发展的战略后备基地。为此,应尽快摸清山区土地资源家底,着重研究土地资源分布规律和组合特征,为合理配置农林牧产业结构,实现山区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另外,还应加强对一些特殊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如滩涂、湿地、沙化土地等。

(2)提高对土地资源学科的认识水平

①加强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②应重点开展我国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研究;

③学科规范化问题,即规范一个学科的范畴。

6. 试述FAO 的土地适宜性等级的分类方法,并说明它与美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分类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1)FAO 的土地适宜性等级的分类方法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6年推出《土地评价纲要》,其土地自然适宜性分类系统采用土地适宜性纲、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业级、土地适宜性单元四级分类制。它包括定性的和定量的、当前的和潜在的适宜性分类,而且对可能选择的每一种土地用途都分别进行分类,如在一地区的某一地块,对农业、畜牧业或林业都适用,那么就要对这3种土地用途的每一种分别进行适宜性分类。

该土地适宜性分类系统是一种解释性分类系统,它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土地利用种类的土地适宜性分类,而且始终保持一定的结构,即具有相同的分类类目,每个类目在应用于不同的土地利用种类时,仍保持它在不同的分类范畴中的基本含义。该系统采用逐级递降的四级分类法:

土地适宜性分类系统

(2)它与美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分类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都是采用逐级评定的方式。采用逐级递降的方式对土地进行评定,下一级的评定结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