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转换因子
【答案】每种利率和期限的长期债券都有一个转换因子,用于计算实际的交割价格。转换因子可以弥补可交割债券在息票利率与交割时间上的差异,因为现货市场上的长期国债并非都是标准的长期国债。转换因子解决了在交割非标准的债券时,如何正确确定债券的价格的问题。在进行交割时,债券出售者出售债券所获得的金额等于债券对应的转换因子乘以期货价格,再将应计利息考虑在内。
2. 违约触发点
【答案】KMV 模型将与企业负债水平相当的企业资产价值水平设定为“违约触发点”。预期违约率(EDF )根据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规律(或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来计算企业资产价值降低到违约触发点水平的概率,即违约概率。
3. swap
【答案】swap 中文译为“互换”,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交易形式。更为准确地说,互换交易是当事人之间约定在未来某一期间内相互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等价经济价值的现金流(Cash Flow)的交易。较为常见的是货币互换交易和利率互换交易。货币互换交易,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交易;利率互换交易,是指同种货币资金的不同种类利率之间的交换交易。互换交易作为一种灵活、有效的避险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衍生工具,越来越受到国际金融界的重视。
4. 无成本期权套期
【答案】无成本期权是指两个期权的特殊组合,其中一个期权做多,因而需要支付相应的期权费,另一个期权做空,并因此得到相应的期权费。如果两个期权的期权费大致相同,则该组合的净成本就近似等于零。无成本期权的推出主要是为了满足一部分投资者的特殊要求:一方面想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自己的资产在市场下跌时只会出现有限的损失;在另一方面,不愿意支付相应的期权费。无成本期权能够同时满足上述两方面的要求。但是这样做的结果,要以牺牲一般期权所具有的收益无上限的特征作为代价。
5. 纯贴现债券(pure discount bond)
【答案】纯贴现债券,也称为无息债券(或零息债券),是指低于面值出售而不支付利息的债券。债券到期时由发行人按债券的面值赎回。出售价格与面值之间的差额即作为投资者的回报。纯贴现债券的价值等于债券到期曰所支付的面值的现值。
6. 折中理论
【答案】折中理论属于传统资本结构理论。折中理论是净收益理论和营业净收益理论的折中。该理论认为,企业负债多、风险大的同时,尽管会导致股权成本的上升,但在一定程度内不会完全抵消利用成本较低的债务所带来的好处,因此会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下降、企业价值上升。但一旦超过其限度,股权资本成本的上升就无法再由债务的低成本所抵消,此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又会上升。由下降变为上升的转折点,便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最低点。此时,企业的资本结构达到最优。
7. 外汇期货
【答案】外汇期货又称货币期货,指交易双方订立标准化合约,约定在未来某个确定的日期以双方协商的汇率交易一定数量的某种外汇。外汇期货在集中性的交易市场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交易,主要是为了规避由于外汇市场汇率的不确定性而可能使人们遭受损失外汇风险。
8. 信用互换
【答案】信用互换是一家公司的母公司通过外国银行向其子公司发放贷款的一种交易方式。其一般运用方式为:母公司先向外国银行存入一定数额的款项,该外国银行再向设在其境内的该公司的子公司发放贷款。此类互换的贷款金额和期限与存款的金额和期限相同,其面值货币既可是母公司所在国的货币,也可是子公司所在国的货币。银行主要通过收入子公司的利息和支付母公司的利息来赚取利差。
二、简答题
9. 比较APT 模型和CAPM 模型的异同。
【答案】(1)APT 与CAPM 的联系
APT 模型一般假设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受到k 个风险因子的影响。当只存在一个表示市场风险的风险因子时,APT 模型简化为:
式中
,等同于
上式实际上就是CAPM 模型的标准形式。也就是说,CAPM 模
型实际上是APT 模型的一个特例。
(2)APT 与CAPM 的区别
APT 模型与CAPM 模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采用的是无套利的分析方法,而后者采用的是风险/收益分析方法。APT 模型的出发点是排除市场的套利机会,只要市场存在套利机会,投资者的套利行为就会使套利机会趋于消失,市场重新实现均衡。
与CAPM 模型相比,APT 模型是在更弱的假设条件下推导出的更为一般的资本市场定价模型。在CAPM 模型中,风险资产的价格是通过市场的内在因素确定的,即某种资产的价格是由资本市场上现有的所有资产共同确定的;对于APT 模型而言,资产的合理价格是通过外在的因素确定的,
即资本市场上某科资产的价格可以由资本市场以外的其他因素确定。正因为如此,市场组合在APT 模型中没有特殊的作用,只是影响资产价格的一个可能的风险因子。
10.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
【答案】技术分析是预测价格未来走向的研究行为,依赖的是过去和现在的市场行为。技术分析有它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三大假设:
假设1:市场行为包括一切信息;
假设2:价格沿趋势波动,并保持趋势;
假设3:历史会重复。
假设1是进行技术分析的基础,它认为影响股票价格的全部因素(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都反映在市场行为中,没有必要对影响股票价格因素的具体内容过分地关心。如果不承认假设1,技术分析所做出的结论应该是无效的,技术分析是从市场行为预测未来,如果市场行为没有包括影响股票价格的全部因素,也就是说,对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考虑的只是局部而不是全部,这样的结论当然没有说服力。
假设2认为,股票价格的变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股票价格有保持原来方向的惯性。这是进行技术分析最根本、最核心的。正是由于这一条,技术分析的拥护者们才花费大量的精力,试图找到股票价格变动的规律。
假设3是从人们的心理因素方面考虑的。市场中进行具体买卖的是人,由人决定最终的操作行为。人不是机器,肯定要受到心理学中某些理论的制约。一个人在某一场合得到某种结果,那么,下一次碰到相同或相似的场合,这个人就会认为会得到相似的结果。股票市场也一样,在某种情况下,按一种方法进行操作取得了成功,以后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况,就会用同一方法进行操作。如果前一次失败了,那么,后一次就不会用同一方法进行操作。这种想法是通过前后比较得出的。
在三大假设之下,技术分析有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假设1肯定了研究市场行为已经全面考虑了股票市场,假设2和假设3使得投资者能够找到规律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11.如何理解金融工程和金融创新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答案】金融工程是以一系列的现代金融理论作为基础,运用一定的金融技术来研究和解决特殊问题,从而满足金融市场上特定的风险规避和效率提高的需求,其结果是产生具有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金融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管理甚至是金融理念方面的创新。金融工程和金融创新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工程学科的诞生
随着金融产品由低级向高级、交易对象由现实到虚拟、交易技术由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变化过程,特别是衍生金融交易的引入,金融交易品种増加与公众可接受、可采用、可操作之间发生了矛盾。金融工程就此应运而生,并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条件。新型金融产品的设计、复杂金融产品的定价推动了金融工程理论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