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苏州)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有赖于三个条件,即健全的利率机制、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
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最主要的实现机制是利率机制。除利率机制之外,还有:①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 ②国家财政收支状况; ③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 ④国际收支是否基本平衡等四个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不仅是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信号,而且对货币供求具有明显的调节功能。因此,货币均衡便可以通过利率机制的作用而实现。
就货币供给而言,当市场利率升高时,一方面社会公众因持币机会成本加大而减少现金提取,这样就使现金比率缩小,货币乘数加大,货币供给增加; 另一方面,银行因贷款收益增加而减少超额准备来扩大贷款规模,这样就使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变大,货币供给增加。所以,利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就货币需求来说,当市场利率升高时,人们的持币机会成本加大,必然导致人们对金融生息资产需求的增加和对货币需求的减少。所以利率同货币需求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当货币市场上出现均衡利率水平时,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货币均衡状态便得以实现。当市场均衡利率变化时,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也会随之变化,最终在新的均衡货币量上实现新的货币均衡。
2. 简述发展中国家金融中介体系的特点。
【答案】就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看,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较低,自然经济比重大。它们的金融发展状况呈现许多共同的、类似的特点:
(1)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既有现代型的金融中介机构,又有传统的非现代型的金融中介机构。前者如各类银行,但大都集中于大城市; 后者如小规模钱庄、放债公司、当铺之类,普遍存在于小市镇、农村地区。
(2)现代型的金融中介机构体系普遍沿袭了中央银行模式。金融中介结构一般较为单一,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和为数不多的非银行金融组织。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多数现代型金融中介为国营的,或国家资本参与的。
(3)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了支持经济较快地发展,普遍对利率和汇率实行管制和干预; 对于金融中介机构,政府则经常通过行政手段操纵它们的业务活动。在支持经济发展力一面虽也取得一
定成绩,但同时往往又都带来金融中介体系效率低下的负效应。
近些年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中介体系先后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如对国有化银行实行非国有化,放松政府管制等。有些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区域化银行以利于开展对外业务。 3. 请简要回答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1)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纸币制度,在此制度下各国的主要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它是国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具有无限清偿能力。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代替金、银执行货币的职能。纸币不能兑换黄金,它的发行不以金、银为保证。纸币的发行是依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定,它的发行是通过信用程序进入流通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如下特点:
①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黄金己不在国内流通,但仍然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现实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是由纸币和银行存款构成的,它们都是银行对所有者的负债,体现着信用关系。
②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即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这与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通过自由铸造投入流通有着根本的区别。
③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纸币制度下,货币都是通过银行放款程序投入流通的,货币的发行不以黄金作为保证。如果银行放款过多,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如果放款过少,则会造成流通中货币短缺,使一部分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进而造成经济萎缩。因此,中央银行必须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和调节信用,控制货币供应量,保持货币流通的稳定。
(2)纸币制度是货币制度发展的高级阶段,它的优点是:克服了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的数量受金属供给限制的缺点,使国家可以根据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来发行或回笼货币,以便灵活地调整货币供应量,进而实现对整个经济的宏观调节与控制。同时,纸币本身造价低廉,携带方便,可大大节约流通费用,并使金银等贵金属更多地用于非货币用途,有利于工业的发展和美化人民生活。然而正是由于纸币发行的人为性,也使得货币发行存在着超过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可能。 4. 简述爱德华·肖的“金融抑制”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1)“金融抑制”论是考察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政府当局过分干预金融,人为地压低利率和汇率,使两者无法真实地反映资金和外汇的供求关系,而政府又不能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结果造成金融与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关系; 金融制度的落后阻碍经济发展,而经济停滞或落后又制约着金融制度的发展。
(2)“金融抑制”论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onald-Mckinnon )和爱德华·肖(Edward Shaw )。其中,麦金农的观点主要是提示了货币与实质资本之间在发展中国家不存在“替代”关系而只有一种“互补”关系,并且金融抑制会阻碍总产出量的增长。
美国的另一位经济学家E.S ·肖对麦金农提出的金融抑制论作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肖也否定了货币与实质资本的替代关系而承认其互补性,但是他不同意麦金农的关于实质现金余额增减会导致总产出增减的“互补效应”,而是提出了“债务中介论”。实质货币不是财富货币,也不是生产要素,实质货币余额的增减不会影响社会收入变化,货币只是金融体系的债务中介,金融中
介机构通过货币这个债务中介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重大作用。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发行更多的金融资产,政府当局通过提高实际利率等手段可以使金融市场的资产收益率水平和结构更加合理,从而导致储蓄、投资、就业和收入增加四大效应。
肖认为,发展中国家造成金融抑制的手段也是对名义利率规定最高上限,而无法控制通货膨胀,结果,实际利率往往是负数,金融资产持有者得到的不是报酬,而是惩罚。这样,很低的、负数的及不确定的实际存款利率和总需求量,从而降低了这种金融过程提供储蓄的能力。与此同时,由于实际贷款利率很低甚至是负数,对金融机构的过多贷款需求只能靠配给办法来解决,因为贷款利率未能发挥判别投资的作用。这种贷款配给制度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腐败现象、资金配给不合理、社会成本增大、投资一产出比率很高。此外,贷款利率的严格限制,导致了场外直接金融交易的猖撅和高利贷的产生。除利率压制手段以外,肖还认为有其他的压制手段,如本币币值高估,外汇强行配给,财政税收政策对金融资产的压制等。
肖认为,发展中国家产生的这些金融压制的根源较为复杂。有些国家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无意识地卷进; 有些国家则是有意识地选择这一发展政策; 有些国家是患了殖民地时代经济的后遗症; 有些国家则是受到各阶层利益关系的牵扯; 也许还有些国家之所以选择金融压抑策略,是由于反高利贷,货币当局无能控制名义货币量,或者以错误的理论对货币政策进行指导。在肖看来,不管是何种原因或理由造成的金融压制,都是一种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选择。要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得到持久而稳定的发展,必须抛弃金融抑制手段或政策,进行金融改革和深化。 5. 试说明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含义及其对该问题的理解。
【答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就是指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中央银行由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自主程度。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文献,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布通货膨胀率、汇率或货币政策目标以及根据白己的操作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时不受政府的干预,在解决中央银行与政府间的矛盾时存在公开的和透明的程序,并且中央银行的管理和财务是独立的。
独立性问题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可概括为两点: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独立性; 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总是相对的。
中央银行之所以应对政府保持独立性,是因为:(1)中央银行与政府所处地位、行为目标不尽相同。经济工作虽然是政府贯彻始终的中心工作,但社会问题往往也是政府关注的重点,而在经济工作中,政府面临的也不仅限于金融。同时,政治矛盾突出时,政治所要解决的目标则压倒一切。中央银行工作的重点虽然也同样要根据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总体形势调整自己的行为,但它的全部活动所围绕的中心始终是货币政策所要追求的稳定货币币值这一基本原则和目标。这就使中央银行的行为目标与政府目标不可能时时保持全面的吻合。
(2)中央银行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机构,无论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还是确定对金融业实施监管的指导方针,都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较为长期的专业经验积累。仅凭政治经济的普遍原理和普遍经验在这一领域作原则性判断和指挥,往往是不充分、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