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依恋
【答案】依恋是指婴儿和照看人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它表现为婴儿和照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一般可以分为安全依恋型、逃避型和矛盾型。其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期。
二、简答题
2. 如何理解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小学生思维能力、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如何?
【答案】(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①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小学儿童思维的这种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②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这个关键年龄在四年级,有的认为可以提前到三年级。
③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完善。小学儿童思维的过渡性,显示出思维结构在从不完善向完善水平过渡。
④思维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成分的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具体到不同的思维对象,不同学科、不同教材的时候,思维发展常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
(3)小学生思维过程的发展特点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4)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3. 小学生的学习障碍有哪些表现?其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案】(1)小学儿童学习障碍的主要表现是:
学习障碍最明显、最易被父母和教师所觉察的特征就是学习成绩不好,特别表现出有阅读障
碍。尽管儿童在其他领域并未显得愚笨,但就是不能学习,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龄儿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征是与学习障碍相联系的:
①在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存在障碍
学习障碍儿童在认知、语言和思维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如视觉记忆受损、有空间定向障碍、听觉辨别能力
很差、信息加工过程有障碍、语音意识方面有缺陷等。
②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存在障碍
在一般性精神卫生方面,学习障碍儿童的精神疾病、行为、情绪等方面的问题显著多于正常儿童。很多研究指出,有学习障碍的儿童通常存在注意力缺损、活动过度、问题行为、违法犯罪、忧郁、焦虑、控制点不适宜、自我概念较差、自我评价较低、受同伴的欢迎程度较低、社会技能缺损、人际关系不良等方面的问题。
③其他方面的问题,如发育迟缓、品行问题等
有研究者曾用X 光片来比较儿童的骨骼年龄,发现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60%学习障碍的儿童表现为骨龄较小。他们开始走路、说话的年龄也较晚,从学前期过渡到学龄期的时间较正常儿童要长。
(2)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
目前对学习障碍的引发原因尚无确切定论,只有下列假设:
①出生前、出生后的轻度脑损伤或轻度脑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儿童学习障碍;
②遗传、脑认知功能缺陷、感觉综合失调可能导致学习障碍;
③轻度脑功能失调可能导致学习障碍,其发病机制是中枢神经系统之间某种神经递质不足或增加,或是中枢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改变;
④环境因素是引发学习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
⑤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赶不上智力因素的发展是造成学习障碍的重要原因。
一、名词解释
1. 皮亚杰的类包含实验
【答案】皮亚杰的类包含实验是皮亚杰研究幼儿思维发展的实验。类包含是指一类物体及其子类的数量。原则上,总类中物体的数量必然大于任一子类中物体的数量。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缺乏类推理能力,不能同时想到一个子类和整个一类,因此他用一些实验来进行验证。如:他给儿童呈现一束由4朵红花和2朵白花组成的花束,问儿童“红花多还是花多?”“前运算阶段”的儿童通常回答:“红花多。”此外,他还认为幼儿不能区分一个物体表面看起来像什么和真的是什么,不能进行因果推理。一些研究者认为,皮亚杰的研究手段过多依靠语言进行呈现问题和推理判断,造成儿童理解问题本身的困难,低估了儿童的思维能力。
二、简答题
2. 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案】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已趋向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稳。其主要特征有
(1)热情、容易激动
青少年办事积极、富于热情,伤感易被激发,行动迅速,表现为奔放、果断。但由于生理和自我意识上的急剧变化,有时青年的情绪、情感容易过于激动。
(2)情感的内容越发丰富、深刻
青少年的几种基本情绪如愤怒、恐惧、欢乐、悲伤和爱的起因以及表现特点与儿童期不同,表明其情绪情感已经从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由于智力和社会需要的不断增长,青少年慢慢地形成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显提高。
(3)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情感逐渐稳定
这一方面表现在青少年情感持续的时间延长,情感不再像儿童那样容易转换,受外部情境的影响减少。另一方面表现在青少年的情感类型正从外倾型向内隐型过渡, 他们能根据条件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
3. 什么是致畸因子? 简述致畸因子影响胎儿发展的基本原理。
【答案】(1)致畸因子的含义
致畸因子是指怀孕期间环境中的任何引起损害的因素,例如药物、孕妇患有的疾病以及有害环境等。
(2)致畸因子的作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