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10政治学综合一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论述题
1. 试述我国司法机关的活动原则。
【答案】我国司法机关的活动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检察权和审判权由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依法行使,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通过分工明确职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目的是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这里所说的事实,是指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化、消灭的事件与行为,即法律事实。无论处理刑事案件,还是解决民事纠纷,司法机关都要围绕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进行,要客观全面地收集证据,反对主观臆断。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坚持以法律为统一的尺度和标准,正确惩罚犯罪,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障公民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司法独立,只服从法律的原则。
司法机关的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进行。审判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在国家的权力体系中,我国的司法独立是相对于行政权而言的,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都是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的,都要向国家权力机关负责,所谓“一府两院”在宪法上的地位是同等的。
(4)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对于一切公民、一切民族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其含义包括:一是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超越法律之外的权利; 二是在适用法律上对任何人、任何民族不得有歧视。
(5)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刑事诉讼中的自诉人和被告人、被害人,民事诉讼中的原告和被告,各类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对他们诉讼的权利都要给予保障,尤其是要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和被害人的诉讼权利。目的是要查明事实,正确地执行法律,防止错案。
(6)审判案件公开进行的原则。
审判机关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外,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判是针对封建专制的秘密审判提出来的一条重要原则。这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保证公正审判; 有利于当事人进行辩论、质证,维护他们的诉讼权利,从而准确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 也有利于教育广大公民自觉地遵守法律,积极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7)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在司法机关的活动中具体表现为合议制。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第一审的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外,都要组成合议庭进行。合议庭评议案件采取表决方式,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疑难案件的处理。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委员会,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
2. 概括政治学的基本内容,试述构建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答案】政治学作为一门研究政治的科学,其研究范围主要是与政治的内涵联系在一起。
(1)政治学的基本内容
政治学的内容,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和人们对十政治现象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目前,政治学的内容已相当丰富和广泛,按照不同的原则,可以对这些内容作不同的构成分类:
①按照政治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划分,可以把政治学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两大类。
②按照政治学的功能来划分,可以把政治学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理论研究的作用在于为人们全面、深入认识政治及其发展规律提供理论、观点、原则和方法,并且为政治学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政治原则。应用研究的作用主要是指导和规范实际政治活动。
③按照政治学研究的角度和层次来划分,可以把政治学划分为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政治学。宏观政治学从政治群体以上的政治现象入手作政治研究; 微观政治学以个体政治人为研究对象。
④按照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状况来划分,可以把政治学分为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静态研究主要指对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的研究; 动态研究主要指对政治行为、政治过程及社会政治发展变化的研究。
⑤按照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来划分,把政治学划分为规范的政治学和实证的政治学。规范的政治学,即以哲学和规范研究的方法,以逻辑的解释、思辨和证明说明特定政治价值含义的政治学研究; 而实证的政治学,是按照政治学研究和实际政治生活的需要,提出研究的假设和命题。
⑥按照政治学研究的领域来划分,把政治学的研究划分为若干内容结构。即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比较政治、国际关系、政治理论、公共政策和公共行政、政治经济、政治学方法论等等。
(2)构建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①确保政治学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方向。从我国政治学发展历史和趋势来看,我国的政治学理论体系性质无疑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②秉承齐头并进的发展原则,充分重视政治学理论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协同发展。现今我国政治学理论体系主要由七个方面领域构成,即政治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国际政治、政治学方法论。而从我国政治学的高等教育体系来看,目前大体上是按照政治学理论、
政治制度和国际政治这三大类来划分政治学的基本内容的。具体来说:
a. 政治学理论。主要包括政治学原理,马恩列斯政治学经典著作研究,毛泽东政治学经典著作研究,邓小平政治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等。
b. 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国政治制度史、外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等。在政治制度研究中,包含着比较政治的研究,其中包括比较经济政治研究、比较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分析、比较公共政策等。
c. 国际政治。主要包括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方法论、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战略研究、外交学、区域政治和各国政治研究、世界政党研究、国际关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政策,以及国际政治的交叉学科研究如国际政治经济学、生态国际政治学等。
③重视政治学原理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在政治学研究和教学的诸内容中,政治学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基础。就其内容来看,它具有如下特性:
a. 抽象性。政治学原理从客观政治现实出发,对于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把它概括归纳、总结上升为理论形态。
b. 一般性。在现实社会生活和具体时空条件下,政治是千差万别、纷繁多样的,政治学原理则是对于一切同类政治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概括。
c. 基础性。政治学原理的抽象性和一般性,使它成为人们认识政治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学学科体系大厦的理论基石。因为抽象的规定在理论展开行程中表现为起点而不表现为结果,所以政治学原理是政治学训练的理论起点。
3. 政治改革的原因和一般对象是什么? 联系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也即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1)政治改革的原因
政治改革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它来自于社会普遍而强烈的变革要求,而社会的变革要求则来自于一个社会内在的和外在的矛盾运动。
①就其内部来说,政治改革主要根源于利益关系中的共同利益的要求和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社会共同利益在内容、形式和实现方式等方面会随之产生变化,这就要求实现共同利益的政治权力和主张共同利益的政治权利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和变革。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利益关系中利益的矛盾性既包含社会原有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又包含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产生的新的利益要求与原有的利益关系的矛盾。在这些矛盾基础上,具有不同利益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从而要求对于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进行调整; 代表新的利益要求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要求对于原有政治关系进行调整改革。
②就其外部来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外关系的变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国家利益矛盾的发展以及政治秩序的变化等等,也会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关系发生影响,使政治改革得以发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