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832教育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要分析以开拓和创造未来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的行为特点。
【答案】教育价值观是指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它的存在与发展对人的生存和生存环境的意义,以及人对教育自身的意义、作用的一种评价的思想体系。以开拓和创造未来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的行为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向谁学习,以什么认为榜样。这是教育价值观的重要问题之一。信息时代要求最未来人,就要想一切人学习。
(2)教育是人的卞体性行为。教育对学习者来说,具有他人不可代替性,教师的一切努力都代替不了学生对学习的投入程度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教育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以往的教育侧重于适应现实的功能,但是以开拓和创造未来为目标的教育则侧重于创新。信息时代人们还可以借助于电脑技术进行“虚拟现实”的教学软件的制作,使创新性学习在技术条件上有了保障。
(4)教育时空观的变化。以往的教育把学习当作人生长河的一个阶段; 而以开拓和创造未来为目标的教育则把接受教育看作是人一生的事情,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并且学校是人受教育的基本场所,但不是唯一场所。信息时代要求社会一切组织都具有学习的功能,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组知识学习型组织。
(5)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信息时代的教育内容需要扩展,教育方法需要更新。
(6)教师观变化。如何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教育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信息时代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角色将由单一角色向多元角色过渡。在不同的场合或情境下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教师不再是高居学生之上无所不知的全能人。
2. 请论述现代国家建立公立教育体系的原因。
【答案】现代国家建立公立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因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理论方面的原因
教育具有公共性和公权性质,使得政府利用财政举办公立教育有充足的理论依据。
教育的权利属性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在古代社会,受教育权基本属于私权,随着社会演进,教育才逐步具有了公权与社会权的属性。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与公立教育体系的建立是教育权开始具有社会性和强制性的重要标志。
现代教育包含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教育其法律属性也不尽相同。在各个层次的教育中,义务教育的强制性最强,因此更多地体现了公权的特点; 高等教育的强制性最弱,更多地体现了私权的特点; 高中教育的强制性适中,更多地体现了社会权的特点。从法学角度看,义务教育是一种
强制性的权利,具有公权的特点。这为政府建立公立教育体系提供了法理依据。
不论从经济还是从法律的角度,政府都有建立公共教育体系并为之提供经费的理由。
(2)实践层面的原因
①建立公立教育体系有利于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维护社会的安定。维护教育公平是建立公立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理由。公立教育有利于合理分配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从而保证受教育机会的相对均等,使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接受教育,最终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②建立公立教育体系有助于普及中小学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利用公共财政资助的公立教育,如中小学教育,可以使社会成员所受教育的质量不会过多的受到家庭经济情况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老、少、边、穷地区的适龄儿童提供或免除受教育的费用,从而保证实现全民义务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
③建立公立教育体系有助于加强中高等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公立教育中的中高等教育部分,为尽可能多的受教育者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供了可能,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型人才,以及大量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有助于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可见,建立公立教育体系对于现代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不仅有助于人民素质的提高、国家的安定团结,还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现代国家都争相建立自己的公立教育体系。
3. 什么是心理挫折? 造成教师工作中心理挫折的因素有哪些? (讲出4个方面)并就其中一个方面因素产生影响的心理机制做出简要说明。
【答案】(1)心理挫折的含义
所谓心理挫折就是指个体在致力于达到某一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干扰或阻力,使需要和动机得不到实现而产生心理上的失意、烦恼、沮丧等消极情绪反应。
(2)造成教师工作中心理挫折的因素
造成教师工作中心理挫折的因素可能有:
①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对社会的认识过分理想化时,一旦见到丑恶现象或不公平的现实,则容易感到失望。
②成就需要强烈而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时。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或环境所允许的条件,或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过高造成过重压力时,都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失败感。
③当教师面临多种角色期待,而这些期待之间互相矛盾和冲突时,可使教师产生挫折感。 ④当教师产生工作中的失落感、疏远感时。如果教师对所在组织和人群缺乏归属感,人际关系不佳,或工作环境恶劣而个人无能为力时,都会产生这种感觉。
(3)例如,当教师所教班级考试成绩较差而教师本人的成就动机又较高时,教师就会产生心理挫折感,这时,教师可能会认为是学生基础差以减轻自责,这就是合理化心理机制; 教师也可能
不去想这件事或者认为别的老师也有教的差的聊以自慰,这就是逃避和投射的心理机制。
4. 为什么现代教育行政管理要求法制化?
【答案】教育法是关于教育的法规,它是举办教育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依据和规范,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文件的总称,是国家法规的一部分,具有法的一般特征。教育法制化在现代教育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1)教育法保证国家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教育法建立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借助教育法这个工具来建立、维护和发展统治阶级在教育领域中的社会关系,并通过对教育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形成良好的教育秩序,从而顺利地实现国家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2)教育法保证必要的教育行政管理秩序
教育法的建立,可以使教育行政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依照法律规定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利、义务、利益,从而使它们各自的职能获得正常的发挥,使彼此间的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进而使整个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得以有效地运转。
(3)教育法加强了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的稳定性
教育法具有法的基本特征即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运用教育法进行教育行政管理,有助于把符合客观规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方法、形式规范化、条文化,把它明确固定下来,并严格加以执行,从而可以大大加强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的稳定性。
(4)教育法促进了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的功效
提高管理活动的效率,增加管理系统的功效是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正确地运用教育法,可以提高教育管理活动的效率,增加教育行政系统的功效,促进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的发展。
5. 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的特征及优缺点。
【答案】所谓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其下属地方政府和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一切措施都必须以中央制定的法令和指示为准。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的特征和优缺点如下:
(1)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的特征
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一般设教育部或教育委员会,其职能是管理全国所有的教育机构,确立学校教育方针和原则,编制教育经费计划和管埋教育经费,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考试的时间和内容,管埋学校教职员人事,制定学校规则,监督检查和指导全面的教育工作。地方教育行政机构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规划。法国教育管理属此类型。有些国家为补充教育集权制的不足,在教育行政机构之外设立由各方面代表组成的各种咨询审议机构,回答行政当局的咨询,行使有关教育的各种诉讼、惩罚案件的预审或终审等职权。
(2)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的优缺点
①优点: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有利于教育政策的统一,有利于统筹全局、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