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工程大学分析化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设计用EDTA 滴定法分析含有

如酸度,掩蔽剂、指示剂等)。已知条件如下所示:

【答案】(1)由已知条件可知,与EDTA 的结合力变为亮黄色。根据EDTA 的消耗量求出基四胺缓冲溶

液调节PH 为5〜6之间,补加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 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根据EDTA 的消耗量计算

含量。

标准溶液测出总量。

(3)另取一份待测溶液,用六甲基四胺缓冲溶液调节PH 为5〜6之间,加入一定过量的EDTA , 使三种离子全部参加反应。再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用

2. 数据处理对分析化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的含量,因为此时

混合离子的溶液(写出主要步骤和重要条件,

所以准确量取一定量的待不与EDTA 反应。

再用六亚甲

测液,用硫酸调节PH 为1左右,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使溶液由紫红色

(2)在上述溶液中,用氨溶液调节上述溶液至碱性,加入KCN 溶液掩蔽

【答案】分析工作者不仅要对试样进行测定,还需根据实际要求,对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程度作出合理的评价和正确的表示。并根据其规律性,采取措施来提高分析测定的准确程度。

3. 直接电势法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测定的?如何减小或消除液接电势?

【答案】根据

,在加入TISAB 后,

6与,

成正比,这是直接电势法进行测定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与标准溶液对比的方法来减小或消除液接电势。

4. 在电重量分析法中,为电解完全且获得致密纯净沉积物要采取哪些措施?简述理由。

【答案】若采用控制电位电解法,则需用三电极系统,以准确控制阴极的电位;若采用恒电流电解法,则电解电流不能太大,并且需加入阴极去极剂,以固定阴极电位,防止其他阳离子的干扰。

5. 比较电位滴定法与直接电位法、指示剂指示终点法的区别。

【答案】电位滴定法与直接电位法的区别是:电位滴定法是根据电池电动势的变化情况确定滴定终点,其定量参数是滴定剂的体积;直接电位法是以所测得的电池电动势作为定量参数,测定组分活度的方法。电位滴定法与指示剂指示终点滴定法方法不同,指示剂指示终点方法是利用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而电位滴定法是利用电池电动势的突跃来指示终点。

6. 简述膜分离技术的类型和定义。

【答案】膜分离过程的实质是物质透过或被截留于膜的过程,近似于筛分过程,依据滤膜孔径大小而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故而可以按分离的粒子大小进行分类。

(1)微滤:以多孔细小薄膜为过滤介质,压力差为推动力,使不溶性物质得以分离的操作,孔径分布范围在

之间;

分离推动力仍为压力差,适合于

(1)超滤:分离介质同上,但孔径更小,为分离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

(3)反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孔径范围在0.0001〜0.001讲1(由于分离的溶剂分子往往很小,不能忽略渗透压的作用,故而成为反渗透) ;

(4)纳滤: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300〜1000小分子量的膜分离过程,孔径分布在平均2nm ;

(5)电渗析: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从溶液中脱除或富集电解质的膜分离操作。

二、计算题

7. 称取AfeCZ 和Atofir 的试样0.5000g ,溶解后用22.00mL 。另取0.5000g 试样,溶解后用

的质量分数。

已知

【答案】设AgC/物质的量为x ,AgSr 物质的量为y 由题意可得:

解得:

所以试样中&的质量分数为:

所以试样中&CZ的质量分数为:

8. 浓度均为的碘离子

浓度为

浓度的EDTA 滴定其中的

(1)通过计算说明Hg2+能否被掩蔽; (2)计算滴定的Cd2+终点误差。

溶液滴定,终点时耗去

处理得到沉淀质量为0.4020g

。计算试样中

的混合溶液,加入碘化钾固体掩蔽

使终点时游离

在溶液中pH=6.0时,以二甲酚橙(In )作指示剂,

又已知r 与

积稳定数

常数

【答案】(1)因为碘离子存在,得到Hg 的副反应常数为:

所以

可以完全掩蔽。

9. 在pH=5.0的HAc-NaAc 缓冲溶液中,用等浓度的EDTA 滴定浓度到平衡时

【答案】已知

若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终点时

10.pH=5.5的缓冲溶液中,使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

(1)不加入掩蔽剂时,能否准确滴定(2)以KI 为掩蔽剂掩蔽否准确滴定

计算滴定的终点误差。

(3)己知二甲酚橙与(4)计算滴定

均能显色,选择滴定

形成的络合物的累

的稳定常数分别是

EDTA

形成的络合物的累积稳定

,在达

=5.54, 求TE 。

滴定含有同浓度

试液中的采用

(,终点时游离的KI 浓度为0.80mol/L,能与KI 不反应)

时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是否恰当?

至化学计量点时与滴定剂反应的百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