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的设计采用了( )。

A. 顺序技术

B. 多选技术

C. 迫选技术

D. 投射技术

【答案】C

【解析】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的设计的主要特点是使用迫选技术来控制社会赞许效应。社会赞许效应是指题目内容受到社会舆论赞许和反对的程度。迫选法是要求受测者在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社会称许性而又测不同特质的题目中做一个选择。

2. 大部分色盲不能区分( )。

A. 红和青

B. 红和黄

C. 红和蓝

D. 红和绿

【答案】D

【解析】色盲以红绿色盲较为多见,蓝色盲及全色盲较少见。

3. —般而言,对于时间间隔主观估计最准确的间隔时间是( )。

A.1秒

B.3秒

C.5秒

D.7秒

【答案】A

【解析】在时间知觉中,人的个别差异和误差较大。心理学研究表明,用计时器测量出的时间和人对时间的主观估计存在着差异。一般情况是对于1秒钟左右的时间间隔,人的主观估计最准确,短于1秒钟的间隔常被高估,而长于1秒钟的时间常被低估。

注:此题有争议,不同的教材解释不同,比如,有的教材认为本题选B 。

4. 个体对单个声源方向进行判断需要利用双耳线索。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双耳线索的是( )。

A. 强度差

B. 时间差

C. 速度差

D. 周相差

【答案】C

【解析】人们对声源方向的判断,主要有三种双耳线索:强度差、时间差和周相差。没有速度差这一说法。

5. 下列关于成人中期的人格发展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自我发展处于从众水平

B. 性别角色进入整合阶段

C. 对生活的评价具有现实性

D. 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日益关注

【答案】A

【解析】成年期自我发展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从众水平,只有少数成年人处于这个水平。公正水平,自主水平,整合水平,是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这一水平。所以成人中期自我发展大部分处于公正和自主水平。

6. 注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由此形成了小样本研究范式的学者是( )。

A. 费希纳

B. 赫尔姆霍茨

C. 斯金纳

D. 韦伯

【答案】C

【解析】费希纳提出了用以了解人们对刺激量的心理经验的费希纳定律;赫尔姆霍茨是用反应时法对神经的传导速率提供经验测量的第一人;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而斯金纳则开创了单被试研究的范式。

7. 在史蒂文斯的幂定律中,幂函数的指数决定按其公式所画曲线的形状。当指数值大于1时,曲线是( )。

A.S 形曲线

B. 反S 形曲线

C. 正加速曲线

D. 负加速曲线

【答案】C

【解析】史蒂文斯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刺激强度和感觉量之间关系的幂定律:

其中S 是感觉量,b 是由量表单位决定的常数,a 是感觉通道和刺激强度决定的幂指数。幂函数胡指数决定着按此公式所画曲线的形状。当指数为1时,便是一条直线;当指数值大于1时,曲线是正加速曲线,而指数值小于1时,曲线是负加速曲线。

8. 以下不是发展心理学研究要遵循的原则是( )。

A. 客观性

B. 教育性

C. 营利性

D. 能动性

【答案】C

【解析】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心理发展研究工作的指针和研究者所持的态度,主要有:客观性、矛盾性、层次性、教育性、生态化五项原则,同时要注重人的能动性。

9. 格赛尔认为学习与“生理准备状态”有关,没有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有效。支持该观点的依据来自( )。

A. 选择性繁殖实验

B. 双生子爬梯实验

C. 视觉悬崖实验

D. 恒河猴依恋实验

【答案】B

【解析】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当个体达到生理准备状态时,学习会有效。因此选B 。

10.与自制力相对立的意志品质是( )。

A. 任性

B. 犹豫

C. 独断

D. 执拗

【答案】A

【解析】意志的品质有四个: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而与之相对的是受暗示性、优柔寡断、屈服、任性和怯懦。而自制力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与自制力相对立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11.有一组数据:3, 6, 2, 7, 32, 4, 8, 6, 5。要描述这组数据的特征,受极端数据值影响的统计量是( )。

A. 平均数

B. 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