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理工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805微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解释下列各组名词
1. 毒力与侵袭力。
【答案】毒力,又称为致病性,是指某种微生物对一定宿主,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疾病的能力,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由侵袭力和产毒素能力决定;侵袭力是指病原体具有突破宿主防御功能,并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和实现蔓延扩散的能力。
2. 非循环光合磷酸化(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答案】非循环光合磷酸化(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这是各种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所共有的利用光能产生A TP 的磷酸化反应。其特点为:①电子的传递途径属非循环式的;②在有氧条件下进行;③有有利于红光吸收,
同时产生A TP (产自和2个光合系统,含叶绿素a , 反应中心的吸收光波为)和(产自);⑤还原力,中的含叶绿素b ,反应中心的吸收光波为)、还原力[H](产自和电子。 有利于蓝光吸收;④反应中可[H]来自分子的光解产物
3. 宽温微生物。
4. 表型和基因型 【答案】宽温微生物是指即可在生长温度范围很宽得一类微生物。
【答案】(1)表型(phenotype ),又称“表现型”,是某一种生物具有的自然特征,即一个生物体可以观察到的外在的特征,是某一遗传型在特定条件下所表现的性状总和。
(2)基因型,又称遗传型,是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在杂交试验中,专指所研究的、与分离现象有关的基因组合。基因型一般不能直接看到,需要通过杂交(测交)试验从表现型来推知。
5. 噬菌斑。
【答案】噬菌斑是将噬菌体稀释液接种于布满敏感细胞的平板上,经一定时间培养,以每一噬菌体粒子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圆形、透明和有一定特征的溶源区域。噬菌斑可以用于噬菌体的鉴定、分离和计数。
6. 人工被动免疫。
【答案】人工被动免疫就是采用人工方法向机体输入由他人或动物产生的免疫效应物,如免疫血清、淋巴因子等,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达到防治某种疾病的目的。
二、填空题
7. 现代微生物学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研究工作向纵深和分子水平发展;基础研究不断深入,一批新学科、潜学科正在形成;学科间渗透、交叉、融合正在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研究工作正在向宏观和复合生态系统发展;一大批高技术应用性学科正在形成
8. 细菌细胞中间体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
【答案】参与细胞壁的合成;与核的分裂有关;与细胞呼吸有关;与芽孢形成有关
9. 普通性转导的基本要求是,它可能出现的三种后果是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具有能偶尔识别宿主DNA 的包装机制并在宿主基因组完全降解以前进行包装;形成转导子;流产转导;转导失败
10.真菌的营养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五种类型。
【答案】原生质团;单细胞体;假菌丝体;两型菌体;菌丝体
11.常用的活菌计数法有_____、_____和_____等。
【答案】稀释平板计数法;滤膜培养法;稀释培养法(MPN 法)
12.微生物可利用的能源是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
【答案】有机物;目光辐射能;还原态无机物
三、选择题
13.下列微生物中能通过细菌滤器,并营专性寄生的是( )。
A. 苏云金杆菌
B. 蛭弧菌
C. 衣原体
D. 立克次氏体
【答案】C
14.白喉棒杆菌被噬菌体溶源化后,成为产毒株,此即( )。
A. 转化
B. 转导
C. 转染
D. 溶源转变
【答案】D
15.中介体是由细菌哪种结构衍生的?(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核质
【答案】B
16.在肽聚糖合成过程中,为让其前体分子顺利通过疏水性的细胞膜而转移至膜外进一步合成,必须借助于( )。
A.UDP 核苷酸
B. 细菌萜醇
C.“Park”核苷酸
D. 类固醇甾体
【答案】B
17.基团转位有如下特征( )。
A. 浓度由高到低
B. 不需载体
C. 不消耗能量
D. 运输前后物质分子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基团移位是一类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
18.工业微生物所用菌种的根本来源是( )。
A. 向生产单位购买
B. 从科研单位索取
C. 自然环境
D. 购买专利菌种
【答案】C
19.Staphylococcusaureus 肽聚糖双糖亚单位组成中的四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为( )。
A.L-丙氨酸 L-谷氨酸 DAP D-丙氨酸
B.L-丙氨酸 D-谷氨酸 DAP D-丙氨酸
C.L-丙氨酸 D-谷氨酸 L-赖氨酸 D-丙氨酸
D.L-丙氨酸 D-谷氨酸 DPA D-丙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