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822语文教育学[专业硕士]之语文教育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语文教材的主要功能。

【答案】语文教材的主要功能包括:

(1)德智启迪功能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反映着作者鲜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学习这样的语言作品,学生的思想品德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语文历练功能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要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都得有所凭借,课本或选文就是这个凭借。因此,语文历练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功能之一。

(3)语言积累功能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就有着重视朗读、背诵的优良传统,其作用在于通过记忆背诵、积累语言、丰富语汇、掌握渊博的知识,以供日后的写作运用。

(4)知识扩展功能

语文教材不仅包括关十语文的知识,还含有丰富的社会、自然领域的白科知识,这些知识通过优秀的语言作品表达出来,显得更为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感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2. 什么是语文校本课程?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开发语文校本课程。

【答案】(1)语文校本课程的含义

语文校本课程是语文学科视野中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开发主体,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为适应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而开发的有学校个性特色的语文课程。

(2)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

语文小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包括:

①课程的选择

这一途径对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要求最低,也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模块的选择,就课程资源而言主要是利用现有的语文教材。课程选择只要应当具备两个前提:教师具有选择权和有充足的选择空间。

②课程的改编

这一开发方式的重点在于“改编”,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要求较高,除了课程选择外,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选择好的选修模块进行因地制宜地改造,以更好的满足学生需求,即进行课

程改编。课程改编利用的课程资源也主要是语文教材。课程改编涉及的因素包括:目的;

b. 内容选择;

c. 内容组织;

d. 学习经验;

e. 学习资料。

③课程的新编

a. 高中语文选修II 中各模块课程属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这正是课程标准预留给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阵地,由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主开发,这部分课程是完全意义上的语文校本课程,这部分课程的开发也是完全意义上的课程开发,即课程新编。

b. 课程新编中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等各要素,均由当地有关部门组织力量或该学校教师自主完成开发任务。课程新编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无限的。

3. 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你觉得新型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答案】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与业务素质要不断更新,具体要求如下:

(1)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成为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设计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动态的课程理念,确定教师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给予教师以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自主权。这相应地要求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它面向社区资源、学校资源,面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背景,要求教师不仅要能因材施教,而且还要学会因材设教。语文综合性学习对语文教师的课程创新和教学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2)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拓展对教学本质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必须树立以下几个核心理念:

①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探究性的活动;

②教学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构建生活的过程;

③教学是师生身心全面互动的交往活动。

(3)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学会多重关注

①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

教师要拓展视野,从关注学生某一方面智力高低转变为关注学生不同的智力类型和多元智力的发展。

②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对间接经验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获得情况。直接经验同样是学生获得知识和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授受式的学习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听和记。而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习方式是多样化的、个性化的。对此,教师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并积极地引导。

④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体验和感受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时的一种心境。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验性学习,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时的心理情绪,为他们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和自信。

4. 如何理解科学是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又一个核心理念及价值。

【答案】在中国近代文化教育变迁中,科学进入语文学科,不仅表征着传统语文教育的深刻危机,而且意味着它在改造和重建语文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后语文教育中科学主义盛行,在语文教育中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

(1)语文课程知识、结构及体系的逻辑化、系统化

①语文课程知识小断系统化、逻辑化。即使一个子系统也按照一定的标准被细分为一个严密的体系,比如语文知识就被划分为语法、逻辑、修辞和文学知识,等等。

②语文知识系统中最重要的知识被冠以“基本的科学知识”之名出现在语文教学大纲中。如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时期就提出了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的目标和要求。

(2)语文教育中的科学方法

①科学方法的含义

a. 一是指一般的科学方法论原理,包括强调逻辑推理,注重事实验证;

b. 一是指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如实验、测量和计算,等等。

②科学方法的运用

a.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语文教育问题;

b. 通过可以控制的、程序化的范式设计语文教学。

(3)语文教育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理性精神

在语文学习中,提倡怀疑和质问的精神,严肃的科学探究态度。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理性精神的双重影响下,语文教育强调不盲从权威,积极探究的态度以及强烈的批判精神。

5. 简述世界课程评价的历史发展,并概括不同历史时期课程评价的特点。

【答案】(1)第一代评价时期:测验和测量时期

①主要内容

盛行于19世纪末至20纪30年代,该阶段的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以测验或测量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质。

②主要特点

该阶段评价认为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术员的工作——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

(2)第二代评价时期:描述时期

①主要内容

这代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从而发现问题,改进课程教材和教育教学方案方法。这一时期美英等国出现了诸多针对评价而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