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710体育学综合(含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何谓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简述其产生的机制。
【答案】(1)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概念
①静息电位是指细胞静息时膜电位。
②动作电位是指细胞接受刺激兴奋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所发生的一次可逆性电位波动。
(2)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膜电位的成因可用离子学说来解释。该学说认为,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的不均衡、膜对离子的选择通透性和离子的跨膜运动是形成膜电位的原因。
①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细胞膜外的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而膜外钾离子浓度低于膜内,静息时膜主要对钾有通透性,这样钾的外流就使膜处于极化状态,产生了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相当于钾的平衡电位。
②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a. 首先是细胞在有效刺激作用下膜的逐步去极化,当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时,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迅速提高(快钠通道开放),钠离子迅速大量地由膜外向膜内移动,钠的内流形成了动作电位的除极相,动作电位相当于钠的平衡电位。
b. 当膜电位迅速除极至一定水平时,膜对钠的通透性迅速下降,而对钾的通透性又迅速提高,此时,出现的钾离子的外流形成了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2. 简述降脂运动方案。
【答案】(1)传统上推荐的防治高脂血症的运动
每天最少20〜30min 的中等强度的持续运动,每周最少3天,推荐的运动强度是
率储
(2)最近研究的降脂运动方案
最近的研究显示,在一天中累计运动达
于那些很难有
用以步代车、爬楼梯等达到锻炼的目的。
3. 为什么中长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休息?
【答案】剧烈运动时,由于血液大部分流向运动的肌肉,为了加速疲劳的消除,就应促使肌
心心 备(
即可对心血管健康有明显的良好影响。这对
整块时间而不能坚持规律运动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他们可以采
肉中大量的静脉血液快速流回心脏,进行肺循环,从而使静脉血动脉化,清除其中致疲劳的代谢废物。
(1)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的措施
根据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剧烈运动后应先慢跑或走一段时间,同时注意加深呼吸,等到机体平缓一些后,可以降低体位或平躺。若是以下肢为主的运动,还可以躺着举起双腿,并抖动。
(2)原因
①慢跑或走的目的是为了利用骨豁肌的肌肉泵作用,加速静脉血液回流。
②深呼吸是为了降低中心静脉压,增加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压力梯度,促进静脉血回流。
③降低体位或平躺则是克服静脉回流时重力的阻碍作用,使血液回流更容易;举腿则是利用重力的作用,加速下肢静脉血回流。
4. 老年人最适宜的运动项目有哪些?体育锻炼时应注意哪些生理原则?
【答案】(1)老年人适宜的运动项目
①耐力健身运动项目中的步行、健身跑、游泳、自行车、登山、跳健身舞等。
②在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中,可选择气功、太极拳、太极剑等。
③自然锻炼法如日光浴、空气浴和冷水浴等,以及医疗体育锻炼等。
(2)体育锻炼时应注意以下生理原则:
①适宜运动项目原则
老年人在从事锻炼时,适宜从事耐力性项目,而不宜进行速度性项目。在进行耐力性健身运动同时,还要适当进行一定程度的力量性锻炼,以减轻老年人肌力的减退。
②循序渐进原则
在进行健身运动的初期运动负荷和运动量要小,经过锻炼对运动负荷和运动量适应后再逐步増加以达到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锻炼的动作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时间也要逐渐増加。
③经常性原则
健身运动一定要持之以恒。每周锻炼不应少于2〜3次,每次锻炼不低于30分钟。同时要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养成按时锻炼的良好习惯。
④个别对待原则
每个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个脏器的功能水平不一样,因此一定要根据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力特点、运动习惯及运动基础来选择最适宜运动项目,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
⑤自我监督原则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要加强医务监督。要学会观察和记录自己的脉搏、血压及健康状况,以便进行自我监督,防止过度疲劳,避免发生运动损伤或者意外的发生,提高锻炼的效果。
5. 根据儿童少年骨与关节的特点,如何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
【答案】(1)儿童少年骨与关节的特点
①儿童少年的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软骨成分较多,骨化尚未完成,在生长过程中,骺软骨不断增长并骨化,使骨不断增长。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不断增生,使骨增粗。青春期前后,骨骺软骨逐渐骨化,骨骺与骨组织合为一体,20〜25岁左右骨化完成。与成人相比,儿童少年骨组织中有机物与无机物之比为5:5, 而成人为3:7, 故其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完全骨折但易弯曲峦形。
②儿重少年在关节结构上与成人基本相同,但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较薄,关节内外軔带较薄而且松弛,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故其伸展性和活动范围都大于成人,关节的灵活性与柔初性都易发展,但牢固性较差,在外力的作用下较易脱位。
(2)儿童少年在体育教学或训练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①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全面的身体锻炼
儿童少年骨骼承受压力和肌肉拉力功能比成人差,如果长期处于不良身体姿势状态下,其骨易弯曲变形,其中常见的是脊柱的变形。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教育儿童少年,养成坐、立、走等正确的身体姿势,注意各种姿势的轮换。对一些单侧活动较多的肢体,要注意加强对侧肢体的锻炼,防止脊柱弯曲变形或肢体发育不均衡。
②力量训练时,应注意负荷的重量
儿童少年骨化过程完成较晚,骺软骨承受压力的功能比成人差。如果负重过大、静力性动作过多或剧烈的震动,容易造成脊柱弯曲、骨盆和腿型畸形,也会使骨化过程过早完成或骺软骨的损伤,影响骨的生长发育。15岁以后,进行较大重量的力量练习,并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进行
必要的静力性练习时,也要控制时间,做到动静结合,同时不宜在过硬的场地上经常用力踏跳等。
6.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案】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1)动物实验法
动物实验包括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两类。
①慢性动物实验
慢性动物实验是指在完整、清醒、健康的动物体上进行各种生理实验研究的方法,如摘除或破坏动物的某个器官,以观察其生理功能及活动规律。
②急性动物实验
急性动物实验可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
a. 在体实验
在体实验是指在麻醉或破坏神经中枢高级部位的条件下,解剖动物并对某个器官的功能进行观察。
b. 离体实验
离体实验是指从活的或刚被处死的动物体内摘取器官、组织或细胞,置于人工控制的实验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