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975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之变态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答案】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最突出的特征是经常发生违反社会法律和规范的行为,其表现为工作不良,婚姻不良,酒精与药物滥用,情感肤浅、无情、自我中心,不诚实、欺骗、作弄他人,冲动性、攻击性及法律问题等。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比率在0.05%〜2%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反社会人格经常伴发药物滥用、酒精中毒,与酒精中毒共病机会尤其多。

反社会人格障碍,曾有若干个名称,如“悖德狂”、“自我病态”、“社会病态”和“精神病态”,其中主要的两个名词是“精神病态”和“反社会人格障碍”,但在这两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异:

①按照对病人进行精神病态诊断的检核表,临床医生可以通过与病人访谈、结合与其相关的其他人的反映和情境材料(如监狱纪录)给病人打分,高分意味着精神病态。检核表的项目包括:能说会道/外表迷人;认为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人物;易感到厌倦/需要刺激;病理性撒谎;控制/操纵;缺乏自我反省能力;情感淡漠;缺乏同情心;寄生的生活方式;缺乏行为控制能力;性关系混乱;有早年品行问题;缺少现实的长远计划;易冲动;缺乏责任感;不能对行为负责;多次的婚姻关系;少年时期行为不良;犯罪方式的多样性等。

②检核表与反社会人格的诊断标准相比较有部分标准是一致的。DSM 的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判断标准中是由病人自己报告多年以前的生活事件的,可能不真实。因此,精神病态的概念在进行诊断时似乎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2. 神经性厌食症

【答案】英国的内科医生RichardMorton 首次对神经性厌食症症状进行全面描述。1694年他第一次描述了神经性厌食症的症状,并称之为“神经性消耗”。此后的200年中几乎没有任何研究进展。

19世纪后,人们对该病的兴趣达到一个高峰,并发现这类障碍有某些心理学特点。19世纪70出现了“厌食”这一术语,并将其作为一种心理障碍,归于癔病的一个亚型,这种观点的提出常被作为对该病认识的开端。

在1914年后一度把该病作为原发性垂体功能障碍。直到30年代,才逐渐把神经性厌食症又作为心因性障碍重提。

20世纪30年代,有些学者注意到病人怕胖怕增重、对体形极为关注、极度清瘦等是该病的主要特征,并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

20世纪40年代后,神经性厌食症逐渐从癔病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疾病单元。

3. 依赖型人格障碍

【答案】依赖型人格障碍者缺乏自信、依附于他人,遇到轻微应激即退却,寻求帮助,需要保护,且其性关系多不成熟,往往存在婚姻问题,缺乏亲密朋友。可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也可继发酒精和药物依赖方面问题。

美、德等国采用PDQ 和SCID 等临床调查表、定式检核表等工具,得到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0.3%〜6.7%。依赖型人格障碍与重性抑郁症、强迫症、惊恐障碍的共病率分别为17%, 46%, 18%。

4. 基因

【答案】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教养环境都会影响人的行为。遗传决定了一个人可能的发展范围,而环境则影响了这个人实际的发展可能性。遗传只是带来了“易感性”,而不是疾病本身。

一般采用家庭研究、双生子研究和领养研究来研究遗传对于心理障碍的影响,采用行为基因学中的关联分析法确定和特定心理障碍相关联的基因。

5. 焦虑

【答案】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

(1)焦虑与恐惧情绪相近,不过恐惧是面临危险时发生,而焦虑发生在危险或不利情况来临之前。

(2)焦虑与烦恼不同,烦恼主要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而言,而焦虑是指向未来的。

6. 恐怖症

【答案】恐惧在儿童期非常普遍,恐惧的内容随着年龄増长而发生变化。

①学龄前的儿童倾向于害怕可见的物体,譬如动物或者昆虫。这种恐惧可能会持续很多年,但是很少在5岁之前开始。

②随着儿童逐渐成长,他们恐惧的对象开始包括想象的东西、灾难性的事件以及黑暗。 ③六七岁上学之后,会出现对学校的恐惧,对学校的恐惧在8〜12岁显著増长。

④从12岁到青春期,儿童和青少年的恐惧逐渐更接近于成人的恐惧,譬如社交恐惧以及与自我同一性相关的恐惧。

有时候儿童恐怖症的发展十分复杂,而且不可预期。

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答案】注意缺陷或多动障碍(ADHD )是在儿童和青少年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

最初曾采用镇静类药物治疗注意缺陷,但其反而使症状恶化了;相反,使用精神兴奋类的药物,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之后,人们认为是大脑的损伤造成了儿童多动等症状。许多患此障碍

的儿童并未被发现有脑损伤的病史或特征,并且许多有脑损伤的儿童并未表现出多动的症状,因此脑损伤与多动症状之间并没有因果联系。至80年代,DSM-III-R 才正式将此障碍命名为注意缺陷。

从性别上看,患病人群中男性要显著高于女性。ADHD 在8岁之前的起病人数最多,之后就越来越少。ADHD 还常和其他障碍共病,如对立违抗障碍。ADHD 的一些症状在成年之后可能还有残余存在。

(1)临床表现和诊断

①孩子总是过度兴奋、冲动,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会走路后,往往会以跑代步,在房间乱跑,四周的东西都非碰不可,家长会觉得他们好喧闹和捣乱,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在学校其表现更为明显,他们不停地做符种小动作,干扰其他同学学习。他们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一样,甚至到睡眠时亦不愿意安静。这样的情况可能被诊断为ADHD 。

②DSM 中ADHD 有三种亚型:混合型,注意缺陷为主型和多动一冲动为主型。

③表现

a.ADHD 的患者在社会功能上通常会有很大损害:

b. 因为冲动和多动,在和父母相处上有问题,家庭气氛是对立的。家庭冲突和消极的父母子女互动经常会影响干预的效果。

c. 患ADHD 的儿童虽然可能表现得健谈和友善,但是可能因为忽略信息而误解别人的意思。因此他们与同伴的关系会受到影响。

④ADHD 患者的学业表现也会严重受损,会表现出某种学业能力缺陷。

⑤从智商上看,ADHD 患者既有高智商也有低智商,更多的人处于平均水平,但他们在智力测验中往往得分较低,这可能与他们在进行测验时未能专注回答问题有关。

8. 分离性焦虑障碍

【答案】分离焦虑障碍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在青春期之前的发病率为3.5%。女童的发病率为男童的将近两倍。严重的儿童可能不能上学或参加户外活动。因为儿童经常出现躯体症状,所以通常接受多次躯体检验。

症状:有分离焦虑的儿童时刻都在担心和家人分离或家人遇到不幸,他们拒绝和家人或其他依恋的人分开,如果分开就会让他们惊恐不已;做和分离有关的噩梦;可能表现出与焦虑相关的躯体反应,如头痛、胃痛、恶心,这些反应在不得不分开的时候会格外明显。

连续4周出现以上情况,就可能被诊断为分离焦虑障碍。

9. 儿童性别认同障碍

【答案】儿童反复申诉自己想成为另一个性别,或坚持认为自己是另一性别的人;男孩喜欢穿女性服装;女孩则坚持一直穿典型的男性服装;在假扮游戏中强烈而坚持地偏爱另一性别的角色,或坚持幻想成为另一性别;强烈地希望参加典型的另一性别的游戏及娱乐,偏爱另一性别的游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