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海德格尔与西方思想的两次转渡

关键词:海德格尔,转渡,存在,形而上学,科学,思,EREIGNIS,可能性

  摘要

 海德格尔认为,西方思想经历了从古希腊源始之思到形而 上学的转变,我称这种转变为转渡,因为在海德格尔看来,这 种转变并非是逻辑性发展的必然,也没有“蜕变”所体现出的 倾向性,它只是人类思想在命运之河上的转渡,而这一转渡, 是现代人所面对的困境之根源所在。海德格尔认为克服这一困 境的解脱之路,是渡回到源始之思,并尝试着这,一渡回,在我 看来,这实质上是西方思想的第二次转渡。  通过对PHYSIS, LOGOS等词的全新阐释,海德格尔认为, “存在”一词的源始含义,是无蔽,是敞开,是澄明之境,是 隐与显的互抱互合,是有无的相生、是“出—现”,逻辑的 本真含义是采集,是采集中的集中。真理的本真含义是涌现。 这三者就是本真的存在,是在本身,是显现,是全部显现的过 程之和,是永不停息的涌现。存在是超越的,超出了一切存在 者,它比形而上学更源始,形而上学关切的不是存在本身,而 是存在者之存在,海德格尔将这种把存在与存在者之存在的混 淆,称为存在的被遗忘状态。这种存在的被遗忘状态,就是西 方形而上学之基。 从源始之思到形而上学的转渡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从 “这是什么?”这个问题开始,二者间的临界区域,是柏拉图 和亚里士多德。海德格尔认为,二人的思想中既有源始之思, 也把它推向了确定性,如柏拉图的理念一词既有显现、现象之 意,也有本质的和概念的意味,他把显现的结果当作显现本 身,从而把存在静态化了,古希腊人由现象直观而来的PHYSIS 被抽去了生气,只留下了僵化的静止的理念。在亚里士多德那 里,LOGOS成为逻辑,真理成为符合,存在成为本体,存在之 澄明转身而去了,源始之思转渡为形而上学。至此,在存在的 隐显一体中,隐藏被忘却了而显却一脉独张。这是思想的自由 结果,也是存在的命运。 形而上学使我们有了主客二分法,有了认识论、本体论、 方法论,我们可以把它们统一到“存在──神──逻辑学”这 一形而上学的机制中,这一机制通过科学决定了我们的时代的 本质特征,也决定了人类的命一运。在科学的摆制下,人类陷入 了无家可归状态,人占到了存在者的对立面,人和自己的本质 本分离。要摆脱这种困境,只有回到那作为源头活水的存在、 逻各斯、真理,在生存中去领悟自身,领悟存在者,和存在者 圆融一体。  如何渡回源头,谁是转渡之渡轮?海德格尔说:是思。思 是先于科学的对其自身显示者的应答。思与存在是共属一体 的,是彼此撑开的,在思中,既没有方法,也没有论题,而只 是一个地带,只有这种非概念非逻辑的思才能把我们所未思的 带给我们,只有倾听思的召唤,才能摆脱我们的困境,因为思 能把我们带入EREIGNIS  EREIGNIS是海德格尔的核心词,它意指人和存在相互归属 的态势,是一种最源始的存在观,我们只能描述它,而不能概 括它。它是澄明,是涌现,是隐匿,是隐与显的互抱运作,是 时间之四维匀连。在EREIGNIS的源始统一性中,天、地、神、 人四方归于一体,世界、成为一个由天地神人构成的涌动空间, 四方相互匀连,相互协作,生生不息。只有在之中,人才能实 现“诗意栖居”,才能成为存在的看护者。EREIGNIS是人类思 想之第二次转渡的彼岸,是海德格尔对时代问题所提出的解决 方法,是一方澄明之境,是形而上学之根基,也是化解形而上 学之蔽的林中路。  EREIGNIS的当代意义.在于,它唤醒了人们产关于救渡的沉 思,它为我们提供了反思技术时代的思之路径。它至少有以下 几点现实意义:一,现实性大于可能性:二把思想从固定性与 现成性以及僵化中解放出来;三,把人从种种的本质规定中解 放出来,把人定位于生存;四,“在之中”的思想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