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设计之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F 分布
【答案】F 分布:F 分布有两个参数,
2. 次数分布
【答案】次数分布,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各单位按组归类整理,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3. 协变量
【答案】协变量:指一些与应变量、自变量可能都有关系的连续性变量。它们的存在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要加以控制,此类分析称为协方差分析。
是分子自由度,是分母自由度,随着两个自由度增大,F 分布亦由正偏态趋于正态分布,其均值和标准差分别
为
二、简答题
4. 如何讨论元分析的结果?
【答案】有关元分析结果的分析与讨论一般会涉及以下一些方面:
(1)分析变异来源。如果纳入元分析的研究间有异质性,应检验异常值,讨论异质性的来源及其对效应合并值的影响。异质性的来源主要有研究纳入标准不一致,各个研究的基线水平、处理、结果变量不同等。
(2)讨论各种偏向的识别和控制。如前所述,元分析过程中出现各种偏向在所难免,因此应该通过计算出失效安全系数或画漏斗图等方式对偏向情况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说明和评估,并在文中交待为了避免偏向做出了哪些努力。
(3)讨论元分析结果的意义。对元分析结果的解释必须十分小心,特别是心理学研究中的有些结果是似是而非或相互矛盾的。在讨论元分析的结果时,应结合研究背景和实际意义进行讨论,必要时也可以比较大样本的单独研究和元分析结果的一致性。
5. 简述两类错误的关系。
【答案】(1)类错误和类错误的定义
类错误是指在否定虚无假设类错误是指在接受接受对立假设时所犯的错误,即将属于没有差异的总体推论为有差异的总体时所犯的错误。由于这类错误的概率以表示,又常称为错误。
为真时所犯的错,这类错误也称为错误。也就是说,接受H 。时并
不等于说二者100%的没有差异,同样有犯错误的可能性。两类错误的关系:
(2)两类错误的关系 ①不一定等于1。错误和错误是在两个前提下的概率,是拒绝时犯错误的概率(这
为真”是接受时犯错误的概率(这时前提是“为假)。 时前提是“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不可能同时减小或增大。两个总体的关系若是确定的,增大,就减小;减小,就增大。 ③要使第类错误的概率保持在需要的水平上,而控制第类错误的概率,有以下方法:利用已知的实际总体参数与假设参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合理安排拒绝领域的位置,确定选择双侧检验还是单侧检验,如果是单侧检验,确定是左侧检验还是右侧检验;加大样本容量。
6. 对下列变量进行测量属于哪种层次(定名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比率测量)?
英语成绩 智力 态度 人格 性别 宗教信仰 体重 学习速度 自尊
【答案】根据定名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比率测量的定义和特征,得出:
(1)定名测量,反映性质和类别,因而人格、性别、宗教、信仰反映的即是定名测量; (2)定序测量,反映等级、位次、大小及相对数量,因而态度、自尊即属于定序测量; (3)定距测量,是具有相等单位的连续变量,英语成绩、智力属于定距测量;
(4)比率测量,具有绝对零点和相等单位的连续变量,体重和学习速度属于比率测量。
7. 结合研究实例,谈谈对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教育性原则的认识。
【答案】(1)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教育性原则是指,心理与教育研究可能对研究对象,尤其是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要求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要符合被试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被试的健康发展。
(2)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设计过研究儿道德判断的实验。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的方法,研究儿童在面临一定的道德情境时,如何对行为责任进行判断。他本来的目的是去研究不同年龄的儿童会从哪个角度去看待故事里行为者的行为,并做出怎样的判断。同时,皮亚杰的实验不仅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研究,并且实验本身具有教育意义,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
而社会心理学中著名的“模拟监狱实验”则相反,不但忽视了伦理性原则,同时也没有注意对大学生的教育性原则。实验过程中对被试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并且在实验被迫停止后,很多回到正常生活中的学生花费了较长时间去平复实验带来的心理冲击。
所以,从正反两方面来看,教育性原则是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它可以保护研究被试的身心健康,使实验变得积极有益。这是心理与教育研究者在设计和实施实验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重要原则。
8. 简述传统的文献综述的问题与元分析的价值。
【答案】(1)传统的文献综述的问题
①以定性分析或描述为主,难以给出一个定量的结论。同时,当所涉及的实验数量不断增加
时,得出错误结论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②如果有关研究的数量众多,则从这么多的研究结果中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超出了个人的能力。
③综述者究竟使用了哪些文献常常不得而知。
④传统综述中没有足够重视研究质量、样本大小等因素对研究结论带来的影响。
⑤使用同样的文献,不同的综述者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2)元分析的价值
①解决研究结果的矛盾,定量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做出决策提供全面的文献总结。
②提高统计分析的功效。
③揭示和分析多个同类研究的分歧。
④为确定新的研究问题和对新实验的设计提供帮助。
⑤具有处理大量文献的能力,不受研究数目的限制。
⑥节省研究费用。
⑦研究发表偏向等问题。
9. 简述元分析中存在的各种偏向及其控制办法。
【答案】元分析中存在的各种偏向及其控制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选择偏向,是指根据文献纳入标准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时产生的偏向,主要是由于元分析者有时会根据自己想要得到的结果和已有的知识,有目的地选择或放弃某些文献造成的。
(2)研究内偏向,是在资料提取时产生的偏向,主要包括从纳入研究中提取的数据信息不准确和对研究质量的评价不恰当。
(3)汇集偏向,是最难控制的问题。元分析是对以往研究的再次分析,一个好的元分析应包括所有与课题有关的资料。由于多种原因,不可能收集到同一研究问题的全部资料,这就是汇集偏向。
10.如何提高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答案】信度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或量表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1)提高信度的方法
①适当増加测验长度,需注意新增项目应与原有项目同质,数量适中;
②保证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
③努力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
④选取适当的被试团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团体上的分数;
⑤主试严格按照手册实施测验流程,评分者严格按照标准评分,实施环境标准化,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