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学631生物综合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模式微生物。

【答案】模式微生物是指被人们用来当作模式或者说当作典型来研究的微生物菌株。如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

2. P/O比值。

【答案】P/O比值是指每消耗1mol 氧原子所产生的A TP 的量(mol ),可定量表示呼吸链氧化磷酸化效率的高低。

3. 孢子囊。

【答案】孢子囊是在根霉、毛霉等少数真菌中,长在孢子梗顶端的一种囊状构造。形状多样,内产无性的孢囊孢子。是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标。

4. 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答案】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是某水溶液中一个可用压力来量度的物化指标,它表示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间若被一个半透性薄膜隔开时,稀溶液中的水分子会因水势(waterpotentiality )的推动而透过隔膜流向浓溶液,直至浓溶液所产生的机械压力足以使两边水分子的进出达到平衡为止,这时由浓溶液中的溶质所产生的机械压力,即为它的渗透压值。

5. 中枢免疫器官。

【答案】中枢免疫器官,又称一级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部位。

6. 硝酸盐呼吸

【答案】硝酸盐呼吸又称反硝化作用,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这是一种异化性的硝酸盐还原作用。能进行硝酸盐呼吸的都是一些兼性厌氧微生物即反硝化细菌。

7. 外毒素与内毒素。

【答案】外毒素是指病原细菌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外界环境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有的属于

酶,有的属于酶原,有的属于毒蛋白,它们可以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其毒性作用强;

内毒素是存在于细胞内、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的毒素,热稳定,高剂量有毒,有弱的免疫原性,没有器官特异性。

8. 菌血症。

【答案】菌血症是病原体从宿主局部原发病灶侵入血液,然后传播至远处组织,但未在血液中大量繁殖时的传染病。

9. 鉴定。

【答案】鉴定是借助现有的单位微生物分类系统,通过特征鉴定,确定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

10.霉菌。

【答案】霉菌,丝状真菌的俗称,是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即“会引起物品霉变的真菌”。

11.免疫活性细胞。

【答案】免疫活性细胞是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即接受抗原的刺激,并随后进行分化、増殖和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以发挥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类细胞,主要指T 细胞和B 细胞。

12.磁小体。

【答案】磁小体是指存在于少数水生螺菌属和嗜胆球菌属等趋磁细菌中的颗粒物质,其大小均匀,数目不等,形状为平截八面体、平行六面体或六棱柱等,

成分为

活。

13.H 抗原与O 抗原。

【答案】H 抗原,又称鞭毛抗原,是存在于鞭毛上的抗原;

O 抗原,又称菌体抗原,包括存在于细胞壁、细胞膜与细胞质上的抗原。

H 抗原与O 抗原都是微生物的抗原结构。

14.R 质粒。

【答案】R 质粒,又称R 因子,是指痢疾志贺氏菌等许多细菌产生并转移耐药性的遗传因子,一般由两个相连的DNA 片段组成,其一抗性转移因子,另一为抗性决定子。

15.防腐。

【答案】防腐是指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即通过抑菌作用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对象发生霉腐的措施。

外有一层磷脂、蛋白或糖蛋白膜包裹,无毒,具有导向功能,解鞭毛引导细菌向最有利于的泥、水界面微氧环境生

二、选择题

16.在以下四大类微生物中,只含DNA 或RNA —种核酸的是( )。

A. 真菌

B. 真细菌

C. 古生菌

C. 病毒

【答案】D

17.化能无机自养微生物可利用( )为电子供体。 A. B. C. D.

【答案】B

18.最常见的产芽孢的厌氧菌是( )。

A. 牙抱杆菌属

B. 梭菌属

C. 孢螺菌属

D. 芽孢八叠球菌属

【答案】B

19.在草履虫“放毒者”品系的细胞中,存在着一种卡巴颗粒的核外染色体,其本质是一种( )的共生细菌。

A. 放毒细菌属

B. 共生细菌属

C. 杀手杆菌属

D. 杀毒杆囷属

【答案】C

20.高等陆生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 )为主。

A. 纤维素

B. 葡聚糖

C. 甘露聚糖

D. 几丁质

【答案】D

【解析】低等真菌的细胞壁成分以纤维素为主,酵母菌以葡聚糖为主,而高等陆生真菌则以几丁质为主。即使同一真菌,在其不同的生长的阶段中,细胞壁的成分也有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