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综合(含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之计量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假使在回归模型
中,用不为零的常数
去乘每一个x 值,这会不会改变Y
的拟合值及残差? 如果对每个x 都加大一个非零常数【答案】回归模型则有:
的拟合值与残差分别为:
(1)记
,则有:
记新总体模型对应的样本回归模型为:
则有:
,又会怎样?
,
的样本回归模型记为
于是在新的回归模型下,Y 的拟合值与残差分别为:
因此,对x 乘非零常数后,不改变Y 的拟合值与模型的残差。 (2)记
,则有
,于是新模型的回归参数分别为:
在新的回归模型下,Y 的拟合值与残差分别为:
因此,对x 都加大一个非零常数后,也不改变Y 的拟合值与模型的残差。
2. 线性回归模型
的零均值假设是否可以表示为
【答案】线性回归模型
,因为
在x 取特定值
的零均值假设
。不可以表示为
,即只是随
?为什么?
表示的随机千扰项的期望,实际上表示的是
的条件下,随机干扰项代表的因素对Y 的平均影响为0。而
机干扰项一个样本的平均值,而样本平均值只是总体平均值(期望)的一个估计量,不能简单将两者等同起来。
3. 指出下列假想模型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其中,
为第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
为第
年居民收入总额(单位:亿元)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总额之和)额(单位:亿元)。
【答案】该假想模型有两处错误: (1)居民收入总额
的系数符号与经济理论和实际情况不符,该符号应该取正号;
,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没有直
(2)在解释变量的选取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接影响,因此,不宜作为
的解释变量。
为第
二、计算题
4. 下列设定的计量经济模型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l )
为随机干扰项。
,其中为第二产业增加值,是工业、建筑业增加值,
(2)消费模型总值,(3)
为随机干扰项。
为前一期人均居民消费额,
,
,其中,Y 为人均居民消费额,为随机干扰项。
为人居国内生产
为某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其人均消费性支出,
【答案】(l )该模型不合理。因为作为解释变量的工业、建筑业的增加值均是第二产业增加值Y 的构成部分,且工业、建筑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即变量与Y 之间的关系并非随机关系,也非因果关系。 (2)该模型合理。在模型中,解释变量解释能力。
(3)该模型不合理。因为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人均消费性支出,而非相反,两者之间的正确的模型,解释变量应该为人均可支配收入,被解释变量应为人均消费性支出,
即
。
5. 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答案】
,试证明:
与
与被解释变量Y 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对Y 具有
,因此这两个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