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同济大学会计学之管理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产品功能成本决策

【答案】产品功能成本决策是将产品的功能即产品所担负的职能或所起的作用与成本(为获得产品一定功能必须支出的费用)对比,寻找降低产品成本途径的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产品适当的、必要的功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贡献毛益

【答案】贡献毛益,是指产品销售收入扣除自身的变动成本后为企业做出的贡献,而这种贡

,所以贡献毛益的称谓或许较为妥当。 献要在扣除固定成本后才能成为真正的贡献(利润)

3. 账户分析法

【答案】账户分析法是根据各个成本、费用账户的内容,直接判断其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变动关系,从而确定其成本性态的一种成本分解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根据各有关成本账户的具体内容,判断其特征是更接近于固定成本,还是更接近于变动成本,进而直接将其确定为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

4. 成本差异账户

【答案】成本差异账户,是指采用标准成本法时,针对各种成本差异,而另设置的反映各个成本差异的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和“材料用量差异”账户;“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账户;“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账户;“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等账户。各种成本差异类账户的借方核算发生的不利差异,贷方核算发生的有利差异。

5. 工时动因作业

【答案】工时动因作业是指资源耗费与工时成比例变动的作业,每种产品按其所耗工时吸纳作业成本。

二、简答题

6. 亏损产品停产和转产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案】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某种产品发生亏损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亏损产品绝不能简单地予以停产,而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各种产品的经营状况、生产能力的利用及有关因素的影响,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分析后,做出停产、继续生产、转产或出租等最优选择。一般的基本标准为:

(1)如果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如存在更加

,一般不应停产。但如果亏损产品不能提供贡献毛益额,通常应考虑停产。 有利可图的机会)

(2)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并不意味该亏损产品一定要继续生产,如果存在更加有

,能够使企业获得利可图的机会(如转产其他产品或将停止亏损产品生产而腾出的固定资产出租)

更多的贡献毛益额,那么该亏损产品应停产。

(3)在生产、销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的亏损产品,也会扭亏为盈,并使企业的利润大大増加。

(4)对不提供贡献毛益额的亏损产品,不能不加区别地予以停产。首先应在努力降低成本上做文章,以期转亏为盈;其次应在市场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适当提高售价来扭亏为盈;最后,应考虑企业的产品结构和社会效益的需要。

7. 简述产品寿命周期的阶段价格策略。

【答案】(1)生命周期定价法就是借助产品生命周期而帮助企业制定定价策略的定价方法。无论产品的品牌、样式风格如何千变万化,市场总是逐渐演变的。一个产品从产生开始,逐渐被顾客接受,然后被所有顾客接受,最后被更能满足顾客的新产品代替而步入死亡。在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关成本、购买者的价格敏感性和竞争者的行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定价策略要适合时宜、要保存有效性,在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必须要有所调整。

(2)按照产品的寿命周期,定价策略划分为:市场引入期的定价策略、市场成长期的定价策略、市场成熟期的定价策略、市场衰退期的定价策略。

①市场引入期的定价策略。在产品的市场引入期,通常采用的两种基本定价策略:撇油性定价策略、渗透性定价策略。撇油定价策略是指把新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求在短期内把本钱赚回来的定价策略。这种定价策略的特点是,对新产品的价格定得比较高,利用顾客对新产品的价格尚无理性认识,利用顾客求新求异的心理。渗透定价策略,又称薄利多销策略,是指企业在产品上市初期,利用消费者求廉的消费心理,有意将价格定得很低,使新产品以物美价廉的形象,吸引顾客,占领市场,以谋取远期的稳定利润。

②市场成长期的定价策略。在产品的市场成长期,通常采用产品差异化定价策略、低成本产品定价策略。采用产品差异化战略的企业致力于为自己的产品开发独特的形象。在成长期,企业必须迅速在研究、生产领域以及顾客心目中确立自己的地位,成为具有这种属性的重要供应商。当竞争趋于激烈时,产品独特的差异可产生价值效应,降低顾客的价格敏感性,保证企业仍能获得较高的利润。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致力于成为低成本企业。在成长期,企业必须集中力量开发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通常是减少产品差异性,期望能凭借成本优势在价格竞争中获利。如果市场不是对价格很敏感,宜采用适中定价,这与追求成本领先也是步调一致的。

③市场成熟期的定价策略。在这一阶段,企业通常采用的两种战略分别是:产品歧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

歧异化战略是指增加企业的独特性来源,变企业歧异成本为优势,改变规则以创造企业独特性,以全新的方式重构企业独特价值链。歧异化战略的目的是创造买方价值与企业价值链中独特性的成本之间差额最大。成本领先战略也称低成本战略。当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价格相当于或低于

其竞争厂商时、它的低成本地位就会转化为高收益。

④市场衰退期的定价策略。在市场衰退期一般有三种战略可供选择:紧缩战略、收割战略和巩固战略。紧缩战略意味着全部或部分地放弃一些细分市场,将资源重新集中于企业更有优势的市场上。紧缩战略是经过精心规划和执行的战略,它将公司置于更有利的竞争地位上,并不是为了避免公司瓦解而不得已采取的办法。紧缩战略的实质是把资金从公司薄弱的市场上撤出来,用于加强在公司具有优势的市场。收割战略意味着逐步退出行业,最终完全退出。巩固战略试图在衰退期加强竞争优势以从中获益。这种战略仅适用于那些财力雄厚的企业,它可以度过使众多对手溃败的难关。成功的巩固战略能使企业在危机后重新组合,在缺乏竞争的行业中获利。

8. 如何理解审计风险,它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案】(1)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二是注册会计师认为错误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是公允的。

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指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同固有风险一样,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检查风险指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度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

(2)影响因素

①主观因素。其一,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水平。其二,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的责任心及职业关注。其三,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

②客观因素。其一,审计执业环境欠佳。审计活动所处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不理想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客观原因;行政干预的制约也会加大审计风险;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使审计面临风险。其二,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范围的拓宽使得审计服务领域从财务报表的验证和管理咨询扩展到质量的审计、风险评估等,审计范围的扩展也给审计职业界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压力。其三,政府和社会公众审计的意见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以及对其认识上的偏差。

9. 与实行差别化战略的公司相比,实行低成本战略的公司的管理会计系统有哪些特点。

【答案】(1)在持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中,战略管理会计侧重于使用传统管理会计,它们用标准成本评价部门业绩,用产品成本作为定价和编制弹性预算的基础,力求完成预算目标,并重视分析竞争对手的成本。随着适时制生产系统(JIT )的建立,作业成本得以广泛应用于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中,从而成为战略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2)而在持高差异战略的企业中,战略管理会计注重市场营销部门的成本效益分析,认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