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纺织大学管理会计(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品种决策
【答案】品种决策是解决生产什么产品问题的决策,如生产何种新产品,亏损产品是否应停产等。决策中,经常以成本或贡献毛益额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
2. 标准成本法
【答案】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3. 复利现值
【答案】复利现值是指为取得将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现在所需要的本金,即未来一定时间的特定资金按复利计算的现在价值。
4. 变动成本法
【答案】变动成本法,是一种在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中,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的成本计算方法。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它是与完全成本法相对的成本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法具有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强调不同的制造成本在补偿方式上存在差异性、强调销售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等特点。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在于:增强了成本信息的有用性,有利于企业的短期决策;更符合配比原则中的“期间配比”;便于进行各部门的业绩评价;能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并可避免固定性制造费用分摊中的主观臆断性。而变动成本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至少目前还不合乎税法的有关要求;按成本性态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本身的局限性,即这种划分在很大程度上是假设的结果;当面临长期决策的时候,变动成本法的作用会随决策期的延长而降低。
5. 共同消耗作业
【答案】共同消耗作业是为多种产品生产提供服务的作业。共同消耗作业按其为产品服务的方式和原因分为如下几类:批别动因作业、产品数量动因作业、工时动因作业、价值管理作业。
二、简答题
6. 确立资源动因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确立资源动因的原则是:
(1)某一项资源耗费能直观地确定为某一特定产品所消耗,则直接计入该特定产品成本中,此时资源动因也是作业动因,该动因可以认为是“终结耗费”,材料费往往适用于该原则;
(2)如果某项资源耗费可以从发生领域区划为各作业所耗,则可以直接计入各作业成本库,此时资源动因可以认为是“作业专属耗费”,各作业各自发生的办公费适用这种原则,各作业按实付工资额核定应负担工资费时,也适用这一原则;
(3)如果某项资源耗费从最初消耗上呈混合耗费形态,则需要选择合适的量化依据将资源分解并分配到各作业,这个量化依据就是资源动因,如动力费一般按各作业实用电力度数分配等。
7. 简要说明换入资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差额的处理。
【答案】换入资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根据是否涉及补价分为两种情况:
(1)不涉及补价,在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换入资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2)涉及补价,支付补价与收到补价的双方的会计处理不相同。①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即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②收到补价方:应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对于支付补价方而言,作为补价的货币性资产构成换入资产所放弃对价的一部分,对于收到补价方而言,作为补价的货币性资产构成换入资产的一部分。
8. 材料用量差异永远是生产主管的责任。你是否同意这句话?为什么?
【答案】不同意。
因为:影响材料用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生产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对工作的责任感、材料的质量、生产设备的状况等。一般来说,用量超过标准大多是工人粗心大意、缺乏培训或技术素质较低等原因造成的,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但用量差异有时也会由其他部门的原因所造成。例如,采购部门购入了低质量的材料,致使生产部门用料过多,由此而产生的材料用量差异应由采购部门负责。再如,由于设备管理部门原因致使生产设备不能完全发挥其生产能力,造成材料用量差异,则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找出和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是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
9. 何谓零库存?零库存的实现需要哪些必要条件?
【答案】(1)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并不是等于不要储备和没有储备。所谓的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
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是均处于周转的状态。它并不是使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实现零库存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社会劳动占用量(主要表现为减少资金占用量)和提高物流运动的经济效益。如果把零库存仅仅看成是仓库中存储物的数量减少或数量变化趋势而忽视其他物质要素的变化,那么,上述的目的则很难实现。因为在库存结构、库存布局不尽合理的状况下,即使某些企业的库存货物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不存在库存货物,但是,从全社会来看,由于仓储设施重复存在,用于设置仓库和维护仓库的资金占用量并没有减少。
(2)实现零库存的条件:
①管理者树立需求拉动思想。管理者要清醒的认识到,降低库存必须以最终需求为起点,有供应链的下一环节的需求决定上一环节的商品需求,并且要求对最终需求的预测要准确。
②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时候死及时管理方式,要求供应商提供的商品品质优良、稳定,企业省去对商品的检验时间。这样供应商能够对企业订货的变化做出及时、迅速的反应。
③小批量的配送。零库存要求供应商及时、迅速的配送,这样才能做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实现对顾客的有效服务。
④先进的物流条件。要求供应商及时、迅速、小批量地配送就必须拥有先进的物流设备、设施。零库存的关键是管理,为了降低小批量配送成本,需要各供应商的相互配合、联合配送。因此,采用现金的物流信息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⑤全员参与。零库存管理方式的实施需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首先树立零库存管理理念,积极支持和推广相关技术;要求企业员工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参与和履行。
10.说明在投资决策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答案】科学的投资决策应考虑以下因素:货币时间价值;现金流量;资本成本。
所谓货币时间价值,指的是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与再投资后,所増加的价值。
现金流量指的是在投资活动过程中,由于引进一个项目而引起的现金支出或现金收入増加的数量。投资决策涉及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和净现金流量。
资本成本也称资金成本,指的是企业资本结构中各种长期资金使用代价的综合。
11.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零配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通常只需要考虑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的成本高低,在相同质量并保证及时供货的情况下,就低不就高,考虑的成本包括外购不减少固定成本和自制增加固定成本。将由于零部件外购而腾出的剩余生产能力的租金收入或转产其他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作为自制方案的机会成本。
三、论述题
12.成本按同特定产品的关系或分配方式划分,可分为几类?这种分类有什么作用?
【答案】(1)成本按照成本与特定产品关系或分配方式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