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管理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投资中心

【答案】投资中心是指既要发生成本又能取得收入、获得利润,还有权进行投资的责任单位。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它拥有最大的决策权,也承担最大的责任,不仅要对责任成本、责任利润负责,还要对投资的收益负责。投资中心应拥有完整的或较大的生产经营权,实际上相当于独立核算的企业,或总公司下属的独立核算的分公司或分厂等。

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有两个重要的财务指标:

(1)投资报酬率。投资报酬率是投资中心一定时期的营业利润和该期的投资占用额之比。该指标是全面评价投资中心各项经营活动、考评投资中心业绩的综合性质量指标,它既能揭示投资中心的销售利润水平,又能反映资产的使用效果。投资中心管理层在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成功引进新产品等方面负有责任,其原因在于他们要负责确定公司的战略防线。

(2)剩余收益。剩余收益是指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扣减其投资额(或净资产占用额)按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收益率计算的投资收益后的余额,是一个部门的营业利润超过其预期最低收益的部分。

剩余收益和投资报酬率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剩余收益弥补了投资报酬率的不足,可以在投资决策方面使投资中心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取得一致,并且剩余收益允许不同的投资中心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

总之,投资中心可以看作有投资决策权的利润中心,其权责高于利润中心。投资中心必然是利润中心,但利润中心并不都是投资中心。

2.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答案】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的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变动制造费用是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与直接人工工时相乘之积,因此,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3. 批别动因作业

【答案】批别动因作业是服务于每批产品并使每一批产品都受益的作业。

4. 变动成本价格策略

【答案】变动成本价格策略是指产品进入衰退期后,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最低价格,防止产品销售量减少,从而以该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来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的价格策略。

5. 预计资产负债表法

【答案】预计资产负债表法是指通过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来预计预测期资产、负债和留用利润,从而测算外部资金需用量的一种方法。

二、简答题

6. 作业成本计算法中的作业有什么特点?

【答案】作业是成本分配的第一对象。资源耗费是成本被汇集到各作业的原因,而作业是汇集资源耗费的对象。从管理角度看,作业就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工序和环节;但从作业成本计算角度看,作业是基于一定的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作业应具备如下特征:

(1)作业是以人为主体的。尽管现代制造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但仍然不乏人的参与,

人掌握并且操纵各种机器设备仍然是现代制造业中各项具体生产工作的主体,也就是作业的主体。

(2)作业消耗一定的资源。作业以人为主体,至少要消耗一定的人力资源;作业是人力作用于物的工作,因而也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源。

(3)区分不同作业的标志是作业目的。在一个完备的制造业中,其现代化程度越高,生产程序的设计和人员分工越合理,企业经营过程的可区分性也就越强。这样,可以把企业制造过程按照每一部分工作的特定目的区分为若干作业,每个作业负责该作业职权范围内的每一项工作,这些作业互补并且互斥,构成了完整的经营过程。作业目的不同于某一具体工作的目的,如采购作业负责适时为生产提供材料,但从该作业内部看,仍然包括若干项具体工作:有人负责与供应商建立固定联系,有人处理款项结算与材料交接,有人负责材料运输,等等。之所以把这些工作确定为一项作业,是其深层次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作业动因,因为这些具体工作都因该作业动因而发生。

(4)对于一个生产程序不尽合理的制造业,作业可以区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这里,非增值作业虽然也消耗资源,但其消耗并不是合理消耗,对于制造产品的目的本身并不直接做出贡献。如企业内部产品的搬运作业,以搬运距离作为其动因消耗资源,但作业成本计算法认为,这种搬运作业可以采用缩短搬运距离即紧凑经营过程的方式予以逐步消除。

(5)作业的范围可以被限定。从管理角度看,设定作业往往基于某一特定企业的生产状况,既可以作粗略的划分,又可以把作业区分得很细,这要视管理的要求而定。而就作业成本计算而言,虽然试图提供精细的成本管理信息,精细到何种程度并无特定的标准,但由于作业区分的依据是作业动因,而作业动因对于特定企业是客观的,因而作业范围是能够得到本质上的限定的。

7. 什么是辅助生产费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它有什么特点?

【答案】(1)辅助生产费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即为交互分配法,它是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步进行分配,首先根据各辅助车间的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部门之间进行依次交互分配。然后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费用按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2)特点:采用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全都进行了交互分配,从而

,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但各辅助生产费用要计算两个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

因而増加了计算工作量。

8. 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产品功能与成本之间的比值关系,称为价值,可用公式表示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功能与价值成正比,功能越高,价值越大,反之则越小;成本与价值成反比,成本越高,价值越小,反之则越大。因此,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可概括如下:

(1)在产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尚功能,将会提尚产品的价值。

(2)在产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3)在产品功能提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4)在产品成本提尚的情况下,功能提尚的幅度大于成本提尚的幅度,将会提尚产品的价值。

(5)在产品功能降低的情况下,成本降低的幅度大于功能提高的幅度,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9.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有哪些? 说明它们的具体含义。

【答案】本—量—利分析是对成本、产量(或销量)、利润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简称,也称CVP 分析。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

(1)相关范围假设,即本一量一利分析中对成本性态的划分都是在一定的相关范围之内的。相关范围假设同时又包含了“期间”假设和“业务量”假设两层含义。

(2)模型线性假设。具体包括:固定成本不变假设;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

(3)产销平衡假设。由于本—量—利分析中的“量”指的是销售数量而非生产数量,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量也就是销售收入。本—量—利分析的核心是分析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但产量这一业务量的变动无论是对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可能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所以从销售数量的角度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就必须假定产销关系平衡。

(4)品种结构不变假设。本假设是指在一个多品种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中,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会发生变化。

上述假设的背后都暗藏着一个共同的假设,就是:假设企业的全部成本可以合理地或者说比较准确地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10.什么样的企业需要编制全面预算? 你认为小企业是否需要编制预算?

【答案】(1)全面预算是企业的一项重大经营管理决策活动,也是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时间性强、操作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评价及控制等工作。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