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学方向文博基础之文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简帛文字
【答案】简帛文字是指秦至汉初保留着篆隶写法的、刻在竹简或写在布帛的文字。简指竹简,帛指帛书。它主要流行于东周到魏晋时期,但自从纸张普遍使用以后,便逐渐被废除。自19世纪末以来,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简帛文字资料,如居延汉简、马王堆帛书等,这其中记载了关于古代法律、史事、礼书、医学、兵法、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弥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对于古代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关中唐十八陵
【答案】关中唐十八陵是指唐代帝王陵墓群。唐朝包括武则天在内共历21位皇帝。除昭宗、哀帝外,其余19位皇帝的18座陵墓(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乾陵)都分布在今陕西省渭河以北的乾县、礼泉、径阳、三原、富平和蒲城六县境内,东西延绵150公里。十八陵以都城长安(今西安市)为中心,自西向东呈扇形展开,南隔关中平原与秦岭遥遥相对。共同特征是坐北朝南,地势多为北高南低。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封土为陵和依山为陵。整个墓中建筑分别模仿都城中的宫城。每座都有完整的陵园设置,大致可分为玄宫、神道以及乳台以南的兆域3部分,在神道的两边和四神门外设有精美的石刻。各陵园南部,还设有大量的陪葬墓。这宏大的帝陵群反映出唐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
3. 官窑
【答案】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又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所烧制的瓷器全部供宫廷专用。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专烧制宫廷瓷器,位于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但由于宋代汴京遗址已深埋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地下,北宋官窑己难以寻找。瓷器胎为紫黑色,青釉肥润莹亮,胎骨透过半透明的玻璃青釉显露紫色,颜色总体上近黑色(铁色),有“紫口铁足”之称。南宋官窑是宋室南渡后在杭州另立的新窑,是北宋官窑的继续。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郊坛下,已发掘。其瓷器产品造型规整、坯薄釉厚、胎灰褐色或紫色; 釉色以天青为正,并有粉青、月白、油灰等色。其口足部也有“紫口铁足”现象。器身一般无纹饰、多开片,片纹较大且纵横交错。
4. 徐渭
【答案】徐渭是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所用号比较多,有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等。他自认“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他的草书相当著名,发泄了愤世疾俗之气,被称为“明之草书,以天池生为始。”他的诗歌得“李贺之奇,苏轼之辩”,他的传世著作有文集《徐文长全集》,剧本有《四声猿》、
《歌代啸》,嘉靖三十八年撰成戏曲理论著作《南词叙录》,总结了宋、元南戏艺术。他的绘画新颖奇特,打破了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的题材界限,水墨大写意花鸟笔势狂逸,墨汴淋漓,是写意花鸟画成熟的标志。他与陈淳并称为“青藤”、“白阳”,对后来清代八大山人、扬州八怪都有很大影响。
5. 珐琅彩瓷器
【答案】珐琅彩瓷器,又称瓷胎画珐琅,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是汉族陶瓷艺术之瑰宝。它先在瓷胎上上釉,烧结后再用珐琅粉(主要以石英和长石为原料)画彩,再烧。珐琅质彩料的颜色稳定,绘成何颜色,烧成后仍是何颜色,便于绘制精细的图饰。其施彩薄,画面立体感却很强。色彩瑰丽,非常精美。珐琅彩瓷创烧于清代康熙年间,盛烧于雍、乾,是宫廷垄断的高级艺术品。
6. 燕下都
【答案】燕下都是指战国中、晚期燕国都城遗址,位于河北省易县东南。从历年出土的兵器铭文看,该城的繁荣时期主要在燕昭王(公元前311年~279年)。公元前222年,秦灭燕,下都废弃。1930年,以马衡为首的燕下都考古团开始对老姆台进行了发掘。古城平面呈方形,城市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城是燕下都的主体,和西城都略呈方形。宫殿建筑以武阳台为中心,武阳台以北,依次有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诸夯土台基,是其主要的宫殿区。在东城的西北隅有两个公共墓区。宫殿区周围出土大量陶制泄水管道和瓦当、筒瓦、板瓦、陶井圈等。城内有制铁、兵器、骨器作坊遗址,居民区有制铁、兵器、铸钱、烧陶作坊遗址。
7. 天龙山石窟
【答案】天龙山石窟是南北朝至唐代佛教石窟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的天龙山。从现存造像和《开皇石室铭》碑记考察,石窟创建于东魏末年,其后北齐、隋、唐相继开凿。洞窟开凿于东、西两峰山腰间,共有编号洞窟21个,以唐窟最多。东魏第2, 3窟为一组双窟,方形平面,覆斗顶,三壁三完式。北齐第1, 10, 16窟均有仿木式前廊,主室方形,三壁三完式。隋开皇四年的第8窟为中心柱窟,有仿木式前廊,中心柱四面开完。其余洞窟均为唐代所凿。石窑内采用圆雕法雕出佛像,华丽美观,世称“天龙山样式”。
8. 铅釉软陶
【答案】铅釉软陶是指西汉武帝时期出现的一种表面有铅釉的陶器。铅釉陶以粘土作胎,铅釉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熔剂,大约在700摄氏度左右即开始熔融,温度较低,属于低温釉陶。它的主要呈色剂是铜和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铅釉陶在东汉时期极为盛行,但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汉代铅釉陶器都是明器,无实用器,这可能是因为烧成温度低,器体不坚固及铅釉对人体有害不宜做实用器的缘故。
二、简答题
9. 简述环氧乙烷杀菌杀虫的特点、机理和安全性?
【答案】(1)特点
①沸点低易挥发。
②穿透力强。
③效果可靠、强烈、应用范围广,对各种微生物、生物杀灭作用均很强,即是对抵抗能力很强的芽抱菌也有很强的杀灭能力,且使细菌再无复活能力。
(2)机理
环氧乙烷中含有环氧基,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可与蛋白质中的氨基、羧基起反应,取代各基团中的活泼氢,生成含轻乙基的化合物,阻碍了酶的许多正常化学反应,使微生物新陈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环氧乙烷混合于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会通过害虫的呼吸系统而进人内部组织,引起中毒,经一定时间致其死亡,因此环氧乙烷也是一个毒杀效力很高的杀虫剂。
(3)安全性
不燃、不爆、安全。气压增加,穿透力增强。增加了灭菌效果,又降低了成本、使气体残留量、毒性大大降低,混合气体的毒性只有纯环氧乙烷的1/l0。
10.举出一本考古报告的名称及内容简介。
【答案】例如:《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
内容简介:该报告报道了四川省博物馆1954年在巴县冬笋坝和昭化县宝轮院发掘的70多座墓葬,包括出土“巴蜀铜器”的船棺葬和一些汉代墓葬,第一次明确了所谓“巴蜀铜器”的出土情况及其年代问题。报道分为六张,第一张总叙,叙述了发现及发掘经过,墓葬区的地理概况,并讨论了船棺葬的名称。第二章为墓葬总说,根据墓葬的形制分为船棺葬墓,狭长坑墓,长方坑墓,方坑墓和砖室墓五种,分别叙述。第三至第五章,分别描述随葬品中的铜器、陶器和竹、木、漆器和杂物。第六章为推论,讨论墓葬的时代,船棺葬的族属及社会形制以及由墓葬所表现的物质文化演变等问题。
11.古漆木竹器类文物保护处理的必要性。
【答案】(1)由于出土的古漆木竹器类文物因在古墓中埋藏了漫长的岁月,多数曾受到地下水的长期浸蚀。这些漆木竹器的内部分子结构已经全被水饱和,所以又被称为饱水漆木竹器。
(2)这些饱水漆木竹器出土后,饱水状态下的环境突然改变,器物的表面很快干缩,而内部则干的较慢,这样内外干缩情况差别很大,就会引起起翘、开裂、脱皮、变形,甚至达到完全不可收拾的地步。
(3)因而对于出土的饱水漆木竹器,不能让其自然干燥,而必须立即采取保护性处理。
36. 蔗搪脱水定形法的优点。
答:(1)含义
蔗糖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很容易进入饱水木材中,当水分失去后,由于蔗糖的浓缩结晶,可替代原来水分对细胞的支撑作用,保持器物的外形不再变化收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