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二军医大学北京军区总医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测验指导语一般由( )组成。
A. 如何选择反应形式
B. 如何记录这些反应
C. 时间限制
D. 给例题,有时告知被试者测验目的
【答案】ABCD
【解析】测验指导语包括:①如何选择反应形式;②如何记录这些反应;③时间限制;④如果不能确定正确反应时该如何操作(是否允许猜测等);⑤例题(当题目形式比较生疏时,给出附有正确答案的例题十分必要);⑥有时告知被试测验目的。
2. 对测验按奇数项目、偶数项目或其它标准分成两半,以两半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的信度,称为( )。
A. 重测信度
B. 内部一致信度
C. 复本信度
D. 折半信度
【答案】D
【解析】折半信度即对测验按奇数项目、偶数项目或其他标准分成两半,以两半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的信度。内部一致信度反映的是测验中某些项目的分数与测验中另一些项目的相关。重测信度即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表示的信度。复本信度即同一组被试接受两个等值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3. 最早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是( )。
A. 比奈
B. 西蒙
C. 韦克斯勒
D. 卡特尔
【答案】C
【解析】韦克斯勒除了编制这一系列著名的智力测验之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离差智
商”。
4. 测验的使用者利用( ) 可将原始分数转换为与其对应的导出分数,从而对测验的分数做出有意义的解释。
A. 转换表
B. 分布表
C. 对照表
D. 都不是
【答案】A
【解析】转换表就是将原始分数通过已经制定的表转换成与其相对应的到处分数,从而对测验分数作出有意义的解释。
5. 某项目的鉴别指数为0.25, 根据美国测验专家伊贝尔提出的评价项目性能的标准,对此项目的评价应该是( )。
A. 很好
B. 良好,修改后会更佳
C. 尚可,但需修改
D. 差,必须淘汰
【答案】C
【解析】1965年,美国测验专家R.L.Ebel 根据长期经验提出用鉴别指数评价题目性能的标准如表所示。
表 题目鉴别指数与评价价标
6. 分半信度通常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者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 )内容取样的一致程度。
A. 原测验
B. 所有条目之间
C. 题目与分测验之间
D. 两半测验
【答案】D
【解析】分半信度指的是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分半信度可以和等值性系数一样解释,即可以把对等的两半测验看成是在最短时距内施测的两个平行测验。此外,由于分半信度描述的是两半题目间的一致性,所以它有时也被称作内部一致性系数。
7. 团体测验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是第一个团体测验。
A. 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
B. 瑞文测验
C. 陆军甲种和乙种智力测验
D.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答案】C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团体智力测验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1917年,叶克斯等提出用团体智力测验来选择士兵,以便迅速确定新兵的才能,把他们分配到适当的岗位上。在此之前,推孟的研究生欧提斯已提出将斯坦福一比内量表改成纸笔测验形式的设想。于是将其应用于军队,编制了陆军甲种测验。此后,又编制了适用于母语为非英语被试和文盲被试的陆军乙种测验。这两个测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施测了近200万名美国新兵。
8. 描述被试在现实生活当中典型行为表现的测验是( )
A. 能力倾向测验
B. 成就测验
C. 心理健康测验
D. 人格测验
【答案】D
【解析】心理学上,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9. 1937年,施瑞奥克(J.LShryoek )将我国三国时期刘邵关于人的能力研究的著作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该著作是( )。
A. 《人物志》
B. 《心书》
C. 《吕氏春秋》
D. 《学记》
【答案】A
【解析】三国时期刘邵的《人物志》是一部研究能力的专门著作。在该书中,刘邵把人的才能划分为12种类型,即清节、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