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由于幼儿的智力发展迅速,收集幼儿智力测验信度资料的最佳方法是( )。

A. 再测法

B. 复本法

C. 分半法

D. 方差分析法

【答案】C

【解析】分半信度指的是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A 项,再测法,幼儿的智力发展迅速,所以不可以使用再测。B 项,复本信度指两个平行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但是这个平行测验很难构造。

2. 难度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用P 代表。P 值越( ),难度越低。

A. 大

B. 小

C. 低

D. 接近0

【答案】A

【解析】通过率表示项目的难度时,通过人数越多,P 值越大,其难度越小;通过人数越少,P 值越小,难度越大,题目越难。所以有人也称P 值为容易度。

3. 按( )分类,可将测验分为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和人格测验。

A. 测验的功能

B. 测验材料的性质

C. 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

D. 测验的方式

【答案】A

【解析】按测验材料的性质,测验可以分为文字测验和操作测验,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可以分为客观测验和投射测验。按测验的方式可以分为个体测验和团体测验。

4. 团体测验的优势在于( )。

A. 可对被试者的言语情绪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

B. 能够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资料

C. 测验结果较个别测验准确可靠

D. 临床上使用较多

【答案】B

【解析】团体测验的优势在于,可以一次性的获得多份问卷,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资料。

5. 为了规范和维护心理测验工作的发展,中国心理学会于1992年颁布了( )。

A. 《计算机化测验学解释指南》

B. 《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

C. 《心理测验管理》

D. 《教育和心理测验标准》

【答案】B

【解析】针对滥用和误用测验的情况,中国心理学会于1992年提出《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

6. 在吴天敏修订的比内一西蒙量表中,某儿童通过了4岁组的全部题目,5岁组通过3题,6岁组通过2题,7岁组通过1题,其智龄为( )。

A.4岁3个月

B.4岁6个月

C.5岁

D.5岁2个月

【答案】C

【解析】比内一西蒙量表的智龄计算方法是儿童的智龄是基础年龄与在较高年龄水平的题目上获得的附加月份之和。吴天敏修订的比内一西蒙量表中,每个年龄都有6个测题,答对每题则得智龄2个月。这名儿童的

7. 欲探讨当前我国汉族5岁儿童与苗族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特点,下列工具哪种较为适合( )。

A. 最新原版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

B. 罗夏克墨迹测验

C. 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中国版)

D. 瑞文图形推理测验(中国版)

【答案】D

智龄应该是

【解析】瑞文图形推理测验是一种非文字型的图形测验,属于团体智力测验,瑞文图形推理测验属于公平性测验,并且儿童识字也比较困难。因此,适合选用瑞文图形推理测验。

8. 在测量理论中,信度被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方差与总方差(实得分数的方差)的比率,即(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表示的是真分数方差,表示总方差。

9.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 )进行客观和标准化测量的系统程序。

A. 特质

B. 心理疾病

C. 行为样本

D. 生理疾病

【答案】C

【解析】心理测验是指通过观察人的少数代表性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10.( )指的是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

A. 内容效度

B. 构想效度

C. 逻辑效度

D. 效标效度

【答案】D

【解析】效标效度又称实证效度,反映的是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

二、名词解释

11.成就测验

【答案】成就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个人(或团体)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之后对知识和技能

掌握的程度。因为所测得的主要是学习成就,所以称为成就测验,最常见的是学校中的学科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