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863行政管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行政领导的特点和作用。

【答案】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拥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权力,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所进行的组织、决策、指挥、控制等活动的总称。具有具有一般领导的共同特点,又有自身的特定属性,在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行政领导的特点

行政领导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领导活动,它具有一般领导的共同特点,又有自身的特定属性。主要表现为:

①行政领导发生在行政管理活动中

在特定的行政环境约束下,为实现行政目标,行政领导者依据法律,对纳入行政活动的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统御,从而保证国家政策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②执行性是行政领导的重要特征

我国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行政机关必须对权力机关负责。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按权力机关的合法指不,依法行政; 据权力机关的合法要求,迅速组织人力与物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高效地实现权力机关的决策意志。

③从行政领导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行政领导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政府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使命而建立的组织,政府机关依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法律规定来行使行政权力,实行国家的统治职能。行政机关的使命是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意志。国家机构具有强烈的阶级性,行政机关也不例外。

(2)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协调、统‘的保证

行政管理本身是复杂的社会系统。为保证系统内行政活动的协调和统一,需要行政领导的统一意志和统一指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行政机构日益庞大,涉及领域越来越广,、日常事务日益复杂,行政人员不断增加,统一意志和统一指挥的行政领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为突出。行政管理既有纵向层次的区别,又有横向领域的划分。形成统一的意志,实施统一指挥,是对所有行政管理的共同要求。

②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过程的战略核心

一般而言,行政领导的过程是推动他人去做、借助他人智慧和力量来表现的,符合管理的特征。因此,行政领导是有管理性质的社会活动,行政管理过程与行政领导过程是交叉的。从具体过程看,行政管理是通过建立行政组织、选才用人、收集信息、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调节完善等各环节连接起来的链条,即其实质上是不断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决策即“出主意”,“出主意”、“用干部”是行政领导的根本职责。正是这两种领导职责构成有效的行

政管理活动,并贯穿于行政管理活动过程的始终。

③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

行政管理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大系统,每个因素都对行政管理产生影响。由于行政领导有“统领”、“引导”的整体管理功能,尤其是行政决策规定了目标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因而成为行政行为的指南和准则。行政效能由行政决策的效率决定。要保证行政决策的高效能,不仅要提高效率,更要保证行政决策的正确导向。否则,方向错了,效率愈高,损失愈大。正是这样的决定作用,规定了担负行政决策责任的行政领导,是整个行政管理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正确认识行政领导的职、权、责,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行政领导制度,掌握并运用科学的行政领导方法、方式和艺术,优化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这些无不对行政管理效能产生决定性影响。

2. 简述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答案】政治环境是行政系统运行的主要外部环境之一,其对行政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

(1)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

国体是一个国家中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它体现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行政系统是国家政权的心脏,行政系统的性质由国家的性质决定。

(2)政体规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

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国体的表现形式,它规定国家机构的组成形式及各机构间的相互关系,也决定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及其在国家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

政党制度对行政系统有多方面影响,它不仅直接影响行政系统与政党间的关系,而且直接影响行政系统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功能发挥、政策稳定性及纠错机制。

(4)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

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平等程度越高,行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就越高。政治权力的民主与平等程度,还制约行政执行中的沟通、协调与公开化程度,即行政执行中的民主程度。

(5)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

政治形势包括稳定与不稳定两种基本态势。稳定的政治形势是行政系统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是行政系统各层级、各部门有序工作的保证。而不稳定的政治形势则会引起行政系统运转的异常,主要表现为:

①政治不稳定造成行政系统的既定日标出现局部性,甚至全局性的变化;

②政治不稳定导致行政系统内部各部门或各层次的忙闲不均,破坏现有行政系统结构;

③政治不稳定导致信息沟通的困难,并使沟通的失真度加大;

④政治不稳定打乱己有工作程序、破坏行政人员的心理平衡,甚至能引发行政系统的彻底崩溃。

(6)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制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行政系统的地位、权限、功能、机构设置等都

由法律规定和保障。不同法律制度在这方面的规定不尽相同,对行政系统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关系也有不同规定。

(7)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

法律的完善化与科学化有机统一,共同制约行政系统的协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法律的有关规定如果详尽、完备、科学,就会促进与保障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与规范化水平:反之,则容易导致行政系统的混乱。

3. 简述行政监察体制。

【答案】行政监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实践中,中央、省级、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分别设监察机关。监察部主管全国监察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负责本地区的监察工作。地方行政监察机关同时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负责,而在监察业务方面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家行政监察机关与中共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

(2)行政监察形式

①检查监督执法情况。检查监督行政管理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命令、决定中存在的问题。

②受理控告和检举。受理的监察机关对行政管理机关、公务员和行政管理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法行为的控告和检举。

③调查处理违纪行为。调查处理行政管理机关、公务员和行政管理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纪行为。

④受理申诉。监察机关还受理公务员和行政管理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管理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

(2)行政监察权限

我国行政监察机关权限包括:检查监察对象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规情况,查处违法行为; 受理对监督客体违法、违纪行为的申诉和控告; 审议本级政府仃命人员的纪律处分事项; 教育监察对象遵纪守法; 制定、颁布监察工作相关规章、命令和指示。行政监察是行政监督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它在确保政令通畅、维护行政纪律、推动廉政建设、促进行政管理等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

4. 简述民主集中制的主要内容。

【答案】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根本的行政领导制度。我国宪法把民主集中制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确立下来。具体表现为: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贯穿于各级行政领导的全部实践活动中,是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