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863行政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政府的基本职能及具体职能。

【答案】政府的职能又称为行政职能,指的是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起的作用。政府的基本职能和与之相对应的具体职能如下:

(1)政治职能。维护政治统治是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从而使政治职能成为行政职能的核心内容。政治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包括防御外来敌对势力的颠覆和侵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镇压国内敌对阶级的反抗,维护社会秩序,增进法制和民主等。具体来说,可以把政治职能分为以下几种:①保卫职能。政府通过征兵、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军事科研、国防工程建设等,提高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能力,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的完整,保卫国家的安全。政府还可以通过外交外事活动,联合国际上一切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加深本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②专政职能。政府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镇压叛国、分裂国家和颠覆政府的活动,惩办和改造各种违法犯罪分子,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各种行为。从方向上来看,专政职能主要是对内的,其目的是要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和秩序。③民主职能。我国政府的民主职能,主要是提高行政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做到重大政情让人民知晓、重大决策让人民讨论; 疏通和不断增加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完善公民监督检查行政活动的机制。

(2)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全部活动,目的在于维护特定的经济基础,促进经济繁荣。一般来说,政府管理经济的方法通常有三种: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在实际的国民经济运行中,政府应该针对经济事务的不同特点,灵活地把三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①行政方法即政府行政机关把一般行政工作的原理、措施、手段运用到经济事务的管理上来。它是从行政的根本属性一一执行国家意志的管理活动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管理经济的方法。它主要依靠从上到下的行政组织,通过运用行政手段的方法来实现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领导和组织,强调纵向的垂直领导关系和强制性是这种方法的两个显著特征。②经济方法是政府的经济行政部门运用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经济运动规律的要求管理国民经济活动的一种方法。它有两个特点:依靠经济组织本身进行管理,运用反映价值规律的经济杠杆进行管理。政府运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从本质上说,是利用经济组织和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这一特质,组织、协调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③法律方法即经济行政部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国民经济的一种方法。把经济事务有其自身的发展运动规律和规则,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加以固定下来,要求参与社会经济运动的各经济主体在各自的经济活动中严格遵守。国家经济行政部门在进行经济管理中必须运用这些法律规定,裁判经济活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社会经济生

活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3)文化职能。文化职能也是政府行政职能中最古老、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其目的在于影响和控制公民的社会化过程,增进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并对公民的精神生活进行导向。政府文化职能又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其内容和实施方式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中都是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科学的和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根据这个日标,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制定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计划; 制定和颁布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 组织力量对重大科学技术项目进行协调攻关,统筹安排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组织科技知识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健全文化市场的管理体制,规范文化市场的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加强对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体育场馆、纪念馆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单位有效贯彻国家科教文卫体发展的规划、计划、法规、政策和经费使用情况; 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加政府对科教文卫体等事业的投入,稳定和加强科学文化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

(4)社会职能。政府的社会职能在这里是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之外政府所具有的管理社会生活领域中公共事务的职能。它是通过专门机构对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事业进行管理,来保障和改善公民的社会生活。具体地说,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制定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监督和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有效使用; 加强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优良的社会服务;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强化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生产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及时收集、汇集、整理、发布和传递各类信息,促进信息畅通; 积极引导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愚昧落后和腐朽颓废的生活方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基本职能,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开来的,而是一个相互制约、密切联系和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 简述办公自动化的系统构成、功能及办公室管理的要求。

【答案】办公自动化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先进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

(1)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由人型电子计算机和光缆组成的局部信息网、综合办公系统、办公室服务站、文字处理中心; 大中小型电视会议系统、图像传真会议室、电传系统、内线电话号码检索系统、电子归档与检查系统; 数字及数据交换机、终端机、个人电脑、文件处理机、传真机、缩微照像,以及大楼管理系统等。

(2)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功能齐全的特点,其基本功能有七个方面:文字/文件处理功能、图形/图像处理功能、声音处理功能、信息查询功能、网络通信功能、决策支持功能和行政管理功能等。

(3)办公自动化对办公室管理的要求

我国尚处于办公自动化的初期,各地区和单位在实现办公自动化的过程中,各自的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相互间又有较大差异。办公自动化的实施,对于机关办公室管理的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人员素质。办公自动化的核心是人机关系,若仅是在设备或硬件上更新、改进,而忽视人员素质的提高、改造,根本不可能实现办公自动化。因此,必须克服这样的错误认识,即只看到先进设备对人的解放,而无视先进设备对人的要求。

②管理手段。在办公自动化条件下,技术性手段已成为管理的基本手段,许多管理问题将以信息化形态出现,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处理都有赖于管理者对技术性手段的应用。技术性手段主要指对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方法、措施的采用。

③管理媒介。办公自动化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改变和增加了管理媒介。采用自动化办公手段,大量不同性能的现代化电了设备成为办公室管理新媒介,这些新媒介工作节奏为传统媒介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而且能在管理者非办公时间起自动工作的作用,如常见的电子信箱、传真机等。

3. 公共行政研究大致经历了哪些变化?

【答案】公共行政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从演绎分析转向归纳分析,即从关注于确定基本原则,并把这些基本原则和基本观念作为行政学研究的规范标准,转变为从现实的行政活动出发,在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产生行政原则并用以分析行政活动。

(2)从价值分析转向实证分析。从注重“应然”的分析,偏重于对价值的考虑,转变为从“实然”出发,注重事实的调查和收集,以发现行政活动和行政关系的问题。

(3)从静态分析转向动态分析。从注重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职权规范、原理等静态的制度、结构研究,转变为注重行政活动中人和行政过程的研究。

(4)从生理分析转向心理分析。在对行政人员的研究上,从关注人员的生理活动和生理需要,并把满足这种需要作为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转变为注重人的心理层面的研究。

(5)从间接分析转向直接分析。从较多地采用已有的二手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和逻辑分析,转变为偏向于经验的作用,偏向于从第一手资料,包括调查研究等手段来进行研究。

(6)从单科分析转向多科分析。从较少利用其他的学科来研究行政活动涉及的问题,转变为一种带有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特征的研究。

(7)从比较分析转向生态分析。这是比较方法中的一个新发展。生态研究把不同生态的行政体系的特点作为比较的重要考虑内容,这使得比较具备了较为合理的基础,防止将一些行政模式简单地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