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大学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答案】呼吸性本体感受性反射是指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当呼吸肌被动拉长或呼吸道阻力加大时,肌梭受到牵拉,反射性地使呼吸肌收缩力量増强,克服气道阻力实现呼吸运动。

2. 稳态

【答案】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动态平衡状态。内环境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交换、转变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状态。稳态不是没有变动,而是通过调节机制能够消除不稳定变动而保持在目标值上。

3. 血红蛋白的氧合作用

【答案】血红蛋白的氧合作用是指血红蛋白中的亚铁

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的现象。

4. 牵张反射

【答案】牵张反射是指在脊髓完整的情况下,一块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扯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是脊髓反射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站立姿势。牵张反射分为动态牵张反射(腱反射)和静态牵张反射(肌紧张)两种形式。

5. 赛前状态

【答案】赛前状态是指在比赛前或运动前,人体各器官,系统会产生一系列机能变化。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分为四种:赛前过分激动、赛前淡漠、赛前盲目自信和赛前战斗准备状态。

6. 下丘脑调节肽

【答案】下丘脑调节肽是指下丘脑促垂体区的肽能神经元合成并分泌的一些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迄今,已经发现9种下丘脑调节肽: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催乳素释放因子、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7. 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

【答案】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是指因

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是细胞外液和值降低原发性减少或增加引起的酸碱失衡。代谢性酸增加或丢失而引起的以原发性

降低在氧分压高时(肺内),易与氧为特征。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体内酸丢失过多或者从体外进入碱

过多的临床情况,主要生化表现为血

8. 高原适应 过高,增高。

【答案】高原适应又称高原习服,是指人体在高原产生的适应现象。高原的低氧环境会给人体,特别是呼吸循环功能带来不利影响,但对高原居民不会有特殊的不良反应,这就是身体对缺氧产生了适应。高原习服可分为短期习服(几天、几周、几个月)和长期习服。最初的习服包括酸碱平衡的变化,使通气的调节和氧的结合能力得到改进;更长期的习服包括氧运输能力、细胞代谢效率、肺和肌肉的血管分布增加等。

二、简答题

9. 简述降脂运动方案。

【答案】(1)传统上推荐的防治高脂血症的运动

每天最少20〜30min 的中等强度的持续运动,每周最少3天,推荐的运动强度是

率储

(2)最近研究的降脂运动方案

最近的研究显示,在一天中累计运动达

于那些很难有

用以步代车、爬楼梯等达到锻炼的目的。

10.无氧耐力的限制因素?

【答案】无氧工作能力也称无氧耐力,是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通常以最大无氧代谢状态下的身体工作能力表示。它由两部分组成,即

(非乳酸能)和糖无氧酵解供能(乳酸能)。

(1)和CP 的含量

和CP 含量,以及通过CP 再合成人体在运动中A TP 和CP 的供能能力,主要取决于

的能力。肌肉中的A TP 和CP 在10秒内就几乎耗竭,

(2)糖原含量及其酵酶活性

糖原含量及其酵解酶活性是糖无氧酵解能力的物质基础,糖无氧酵解供能是指由肌糖原无氧分解为乳酸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实验表明,通过训练可使机体能过糖酵解产生乳酸的能力及其限度提高。不少学者提出用运动后最大乳酸评价无氧代谢能力。他们发现最大乳酸值与多种无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的成绩相关。

(3)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及运动后恢复过程的代谢能力

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包括参与代谢过程的酶活性、神经与激素对代谢的调节、内环境变化使酸碱平衡的调节以及各器官活动的协调等。血液缓冲系统对酸性代谢产物的缓冲能力,以及组织细胞尤其是脑细胞耐受酸性代谢产物刺激的能力都是影响糖酵解能力的因素。

心心 备(

即可对心血管健康有明显的良好影响。这对

整块时间而不能坚持规律运动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他们可以采分解供能

(4)最大氧亏积累

在剧烈运动时,需氧量大大超过攝氧量,肌肉能过无氧代谢产生能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最大氧亏积累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度运动时(一般持续运动分钟,)完成该项运动的理论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最大氧亏积累是目前检测无氧工作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11.简述急性、慢性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答案】急性、慢性运动受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与肾上腺激素、生长激素的影响。

(1)儿茶酚胺对运动中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儿茶酚胺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统称,儿茶酚胺由肾上腺髓质所分泌,属于应激激素,在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发生的应答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①儿茶酚胺对急性运动的反应特征

由于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支配,在运动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所以在运动期间,儿茶酚胺必然升高,而升高的程度与运动的强度密切相关:即运动强度越大,升高的幅度也越大。

②儿茶酚胺对长期运动的适应特征

这种适应性表现为随着运动训练的进行,儿茶酷胺对同一运动强度增高的幅度越来越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完成同等运动负荷时儿茶酚胺的反应降低,表明运动能力得到改善,机体对同样符合刺激的“总和”刺激变小,从而不需要发生如同过去那样强烈的应答性变化。

(2)糖皮质激素对运动中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属于应激激素,在机体对刺激的应答反应中,具有加快能量代谢、更好的动员机体潜能的作用。

(3)生长激素对运动中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运动期间腺垂体所分泌的生长激素在血中的浓度升高,而且升高幅度与运动强度成正比。生长激素对长期运动的适应表现在:

①受过训练者与未受过训练者相比,在完成相同负荷时,前者血中生长激素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后者。

②力竭性运动后,前者生长激素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后者。

12.肌适能的含义如何,它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案】(1)肌适能的含义

肌适能主要包括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它既是实现完满的健康效益的前提条件,又对人体外观,自我表象和工作业绩及运动成绩起着基础效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ACSM 倡导均衡发展“健康体适能”,建议除了提高心肺耐力以外,还要重视肌肉力量的提高,并指出:肌力和肌肉耐力是“健康体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规律的负重练习对增强体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肌适能的内容

①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