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一)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一)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一)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核心题库(二) 10 2018年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一)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核心题库(三) 18 2018年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一)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核心题库(四) 24 2018年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一)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核心题库(五) 30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测量的概化理论中,G 系数一般是指( )。
A. 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与相对
B. 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与它加上相对误差方差之比
C. 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与总效
D. 相对误差方差与总效应方差之比差之比
【答案】B
【解析】概化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任何测量都处在一定的情景关系中,应该从测验的情景关系中具体考察测量工作,该理论用“全域分数”代替“真分数”,用“概括化系数(G 系数)”代替信度。G 系数是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与测量目标效应方差加相对误差方差之和的比,是对常模参照性测验分数稳定性程度的度量。
2. 小亮在这次的期末考试中,年级排名第25, 参加考试者共1000名学生,小明的百分等级为( ) 。
A.97.55
B.90
C.75
D.25
【答案】A
【解析】根据百分等级的计算公式,可得:
3. 人格测验MMPI 常模表中的导出分数是( )。
A. 标准九
B. 标准十
C. 标准二十
D.T 分数
【答案】D
【解析】MMPI 常模采用T 分数,平均分是50, 标准差是10。
4. 心理测验长度与信度的关系是( )。
A. 増加同质的题目,可提高信度
B. 増加异质的题目,可提高信度
C. 测验长度越长,信度越差
D. 测验长度越短,信度越好
【答案】A
【解析】增加测验题目是提高测验信度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并非测验题目越多越好。增加测验长度的效果遵循报酬递减律,测验过长是得不偿失的,有时还会引起被试的疲劳和反感而降低可靠性。同时,只有增加的测验题目与原有的题目质量相近时,才能提高信度。
5. ( )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A. 团体
B. 常模团体
C. 受测人群
D. 样本
【答案】B
【解析】常模团体是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人所组成的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6. 心理咨询师常采用心理测验对来访者的焦虑症状进行初步评定。在下列测验中,咨询师最恰当的选择是( )。
A.SDS
B.NE0
C.SCL-90
D.SAS
【答案】D
【解析】焦虑自评量表SAS 能够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求助者的主观感受,是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自评工具,因此选D 。A 项,SDS 为抑郁自评量表;B 项,NE0为大五人格量表;C 项,SCL-90为症状自评量表。
7. 项目分析时划分高分组或低分组时,一般是选取总分最高和总分最低的( )。
A.10%
B.27%
C.33%
D.37%
【答案】B
【解析】在项目难度和鉴别指数分析中多次提到划分高分组与低分组,一般情况下,是根据效标成绩或测验总分将被试排队,取27%的高分端被试组成高分组,另外27%的低分端被试作为低分组,其余46%的被试可以不作分析。
8. 在经典测量理论模型X=T+E中,关于E 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真分数和误差分数(E )之间的相关为零
B. 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E )之间相关为零
C. 误差分数(E )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和
D. 误差分数(E )是一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答案】C
【解析】真分数理论有三个基本假设作为整个理论的支柱:①误差分数的平均数是零,即E 是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②误差分数与真分数相互独立,相关为零;③两次平行测验测量的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第②、③条说明E 是个随机误差,没有包含系统误差在内。
9. 最早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是( )。
A. 比奈
B. 西蒙
C. 韦克斯勒
D. 卡特尔
【答案】C
【解析】韦克斯勒除了编制这一系列著名的智力测验之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离差智商”。
10.下面是某定向能力测验中五道选择题的项目分析数据,根据项目筛选的一般要求,最佳的项目是( )。
A.P=0.15,D=0.30
B.P=0.75,D=0.85
C.P=0.45,D=0.75
D.P=0.50,D=0.15
【答案】C
【解析】一般能力测验和成就测验的平均难度在0.50左右为宜,而D 值越大,项目的鉴别力越大,表示项目的质量越好。一般D 值在0.19以下,则必须淘汰项目。
二、名词解释
11.测验的间接性
【答案】测验的间接性是指测验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活动,只能测量人的外显行为,即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来推论个体的心里特质。
12.文化公平智力测验
【答案】文化公平智力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R.B. 卡特尔和A.K. 卡特尔于1949年编制的一种智力测验。测验编制的理论基础是R.B. 卡特尔关于液态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区分,目的是把个体的一般能力从学习教育和社会背景中分离出来,排除文化影响,测量G 因素的最稳定、最核发心的成分。该测验包括3个不同水平的量表,每个量表又有A 、B 两个复本,量表1适用于4〜8岁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