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856中外政治制度与行政管理之行政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政府绩效管理
【答案】政府绩效管理是一个包含绩效计划与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改进等环节的系统过程,强调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形成组织目标,并推动团队和个人达成目标。总的来说,政府绩效管理是由收集绩效信息、确定绩效目标、划分考核指标、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改进绩效等流程构成的行为体系,它既包括对政府绩效创造过程的管理,也包括对政府绩效结果的评估; 既包括对公务员个人的考核,也包括对政府组织绩效的考核。绩效管理活动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是持续提高政府绩效、不断促进管理创新的动因。
2. 行政道德与行政立法
【答案】(1)行政道德是职业道德或行业道德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般道德在行政活动中的体现,是统治阶级的道德对行政管理活动的特殊要求。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行政者自身完善和进步所具有的功效和意义,表现在对行政者的规范、约束、教育、调节和激励等方面。
(2)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狭义的行政立法行为是行政权作用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就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与相对人所形成的关系结构来说的。与其对应的有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它有别于立法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行为和其他行政行为。
(3)行政立法要受行政道德的制约。
3. 分税制
【答案】分税制是一种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原则,在中央与地方一各级政府之间划分税源,确定税收的权限、税制体系、税务机构和协调财政收支关系的财政体制。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体制,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的,也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分税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彻底的分税制; 另一种是不彻底的分税制。
【答案】辞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通过法定程序,在法定管理权限内解除公务员职务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国家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①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②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③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④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
⑤不履行国家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国家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5. 职能分类
【答案】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后,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度。一方面,按照工作性质、责任大小、难易程度和任职资格条件等因素确定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职位系列,同时又根据所任职务及所在职位的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以及国家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工作经历确定等级系列。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又确定公务员的级别,这是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大特色。
6. 行政信息存储
【答案】行政信息存储是行政信息管理中继加工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指将加工处理后的行政信息按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行政信息存储是行政信息检索和有效利用的基础。具体包括两层含义:①将加工后的信息,按一定规则,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 ②将这些信息载体,按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组成系统有序的、可供自己或他人检索的集合体。科学合理的信息存储,有利于方便用户检索和延长使用寿命,有利于资源共享和信息管理。信息存储是行政信息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它是信息采集与信息利用之间的纽带。信息存储应遵循统一性原则、记录准确原则、编排有序原则、便捷性原则和安全原则。
7. 行政管理的经济职能
【答案】经济职能是指政府管理和组织社会经济建设的职能。我国政府经济职能主要有:①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对社会经济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②国有资产管理职能。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所特有的管理经济的另一项职能。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要求相适应的。由于国家拥有的国有资产规模较大,需要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全部国有资产的所有权,重点管理国家投入各类企业的国有资产,负责拟定相应的管理法规和制度,并对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检查,但不是直接管理企业。
【答案】立法权时立法主体依法行使的制定、认可、解释、补充、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的权力,表现为调整各类社会关系的综合性权力体系。关于立法权限,现行宪法确立我国立法机制的框架;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力一性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分别报上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部委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规章。
二、简答题
9. 简述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
【答案】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具体包括:
(1)实事求是的方法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既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国行政领导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坚持和运用这一方法,必须做到: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客观实际是行政领导得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决策和制定计划的基本依据。只有真正认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从中引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方法。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行政领导者必须勤于思索,将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找出事物内部的规律性。
③坚持用实践检验和发展真理。通过实践检验,判定从“实事”出发求得的“是”,把被证明为“是”的认识,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逐步提高、完善,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群众路线的方法
一切为犷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和运用这个方法,必须做到:
①虚心向群众学习。有事和群众商量,把群众的智慧、经验和意见集中起来,实施正确的行政领导。
②领导骨干与广大群众相结合。行政领导者都必须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领导骨干,依靠他们团结处于中问状态的多数群众,热情帮助少数后进群众。
③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行政领导必须善于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向群众指明奋斗目标。同时,进行蹲点试验,取得经验指导全局。
(3)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原则去分析事物。学会分析矛盾,养成分析矛盾的习惯,是做好行政领导工作的重要保证。矛盾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