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8行政学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公共危机预警
【答案】公共危机的预警,指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主要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根据本国或本地区有关危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数据、情报和资料,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的方法技术,对某些危机现象出现的约束性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做出科学的估计与推断,并发出确切的警示信息,使政府和民众提前了解事件发展的状态,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策略,防止或消除不利后果的活动。
2. 行政领导者职位
【答案】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国家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按规范化程序选择或任命行政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并赋予其应履行的责任的统‘体。职务和责任是构成行政领导者职位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3. 行政信息存储
【答案】行政信息存储是行政信息管理中继加工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指将加工处理后的行政信息按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行政信息存储是行政信息检索和有效利用的基础。具体包括两层含义:①将加工后的信息,按一定规则,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 ②将这些信息载体,按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组成系统有序的、可供自己或他人检索的集合体。科学合理的信息存储,有利于方便用户检索和延长使用寿命,有利于资源共享和信息管理。信息存储是行政信息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它是信息采集与信息利用之间的纽带。信息存储应遵循统一性原则、记录准确原则、编排有序原则、便捷性原则和安全原则。
4. 行政首长负责制与集体负责制
【答案】行政组织中法定最高决策权由行政首长一人行使的为首长负责制; 而法定最高决策权由委员会行使的则是集体负责制。
首长负责制的优点是事权集中,责任分明,指挥灵便,行动迅速,效率较高; 但由于权力集中于一人,容易造成行政首长的主观片面,独断专行,不易监督和制约。
集体负责制的优点是集思广益,相互监督,能够发挥群体作用,协调各力一利益和意见; 其缺点是决策和行动缓慢,权力分散,责任不明确,容易造成无人负责现象。
由此可见,首长负责制和集体负责制各有利弊,在行政组织管理中,应力求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点,克服其缺点,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
5. 行政领导权威
【答案】行政领导的权威是指建立在法律、正当程序或领导者人格魅力基础之上的可以对领导对象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指引效果的影响力。权威是领导权力和领导艺术的综合反映,对领导活动的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简答题
6. 简述行政环境及其意义。
【答案】(1)行政环境的含义
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能直接和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行政环境的含义有两个方面: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的所有外部因素以及行政活动内部系统的相关因素。
(2)行政环境的特点
①主导性。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某一事物的过程中,必定会有某些因素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
②联系性。各环境要素之间都是互有联系、互相调整并相互适应的,某一环境因素的变化常常会引起一系列环境因素的变化。
③综合性。某一事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化是各种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④层次性。井非所有的环境因素都有同样的重要性。
⑤变异性。客观环境的变化影响行政管理诸因素的变迁。
(3)行政环境的意义
①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行政系统必须并只能在一定行政环境中运行和发挥作用。行政环境改变了,行政系统的存在和活动方式也必须随之改变。
②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施加影响的对象,行政环境的改变是行政系统功能有效发挥的结果。 ③行政系统的活动和行政环境的改变,只能在实践中取得一致。行政系统活动主要是执行国家意志,是制定方针、政策、法规、命令,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这些变成改造环境的物质力量。而行政环境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改造。离开实践,行政系统的运作就陷于空谈而不能产生实际效果,行政环境也得不到自觉改造。
④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制约
良险的行政环境可为行政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恶性的行政环境则会对行政管理起到阻碍和抑制的作用。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制约有三种形式,即要求、支持、反对。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制约途径是:a. 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b. 行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行政管理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c. 行政环境影响着行政体制与机构建设; d. 行政环境影响着行政过程。
⑤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改造
体现在:a. 适用性改造。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改造在适应行政环境的基础上进行; b. 积极性、开放性改造。提倡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积极主动的开放性改造,而不是相反; c. 能动改造。政府
引导整个社会协调有效地发展。
7. 试述行政法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1)我国已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方略与目标,“依法治国必先依法行政”己在行政管理领域达成广泛的共识。行政法治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行政组织法治
行政组织是行政行为的载体和基本架构。因此,实行行政组织法治有影响全局的关键作用。行政组织法治是指严格按法律法规的规定管理行政机构的设立、职能和职权配置、行政编制和管理幅度、管理方式; 处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和相互关系,处理各级政府间、各政府部门间的关系。
②行政职权法治
职权是行政组织实行管理的基础,是实现行政管理任务的依据。行政组织一日_设立,即享有法律赋予的职权,掌握相应的权威资源,并据此拥有可直接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权利子以直接干预的强制权力。行政职权法治是规范行政管理行为、促进行为公正、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保障。行政职权法治必须从立法、执法和监督三个方面进行规范。
③行政行为法治
要坚持依法行政,具体要做到:a. 行政权的作用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b. 行政权没有法律依据,不得使人民负担义务,或分割其权利; c. 行政权没有法律依据,不得免除特定人在法律上应负的义务,或为特定人设定权利; d. 法律经各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时,其权限仍须受法律限制。一切行政权力的行使都必须根据、服从、遵守法律。
(2)基本内容间的相互关系
①行政组织法治是行政法治的基础,只有政府行政机构以及各级政府之间和各政府部门之间的设置、职能和职权设置比较明确才能给行政法治提供良好的基础;
②行政职权法治是行政法治的核心,要求行政权力都要依据法律来行使,政府的各项职权都要有法律明文规定,防止行政职权的滥用;
③行政行为法治是行政法治的保障,要运用正当的法律程序进行行政,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8. 简述行政管理的兴起及其原因、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及其学科特征。
【答案】行政管理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及思想基础,有明礁的研究范围及对象,有独特的学科特征。
(1)兴起及其原因
行政管理学于19世纪末萌芽到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其产生的原因如下:
①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随着美国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上层建筑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就政府行政活动的变化而言,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