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820行政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社会燃烧理论
【答案】社会燃烧理论是牛文元在《社会燃烧理论与中国社会安全预警系统》中提出的,该; 理论认为公共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社会系统由有序向无序发展,从高秩序向低秩序退化,从初始状态量变到以后质变,最终爆发突发性危机事件的过程。它是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之上,把社会系统的有序与无序、平衡与失衡、稳定与暴乱,同自然界的燃烧现象进行形象类比,将社会组织/系统的稳定状况纳入严格的理论体系和统计体系—“社会稳定预警系统中”。
2. 行政组织
【答案】行政组织是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组织活动过程的统一。
①动态组织过程,指行政组织是为完成行政管理任务而进行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过程。
②静态组织结构,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组织,除政府行政组织外,还包括立法、司法、企业、事业等部门及社会团体中具有行政性职能的机构。狭义的行政组织,则专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行政组织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3. 授权立法
【答案】授权立法是指政府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或者根据国家权力机关专门决议的授权,就自己职权范围内以外的事项制定规范性文件,它包括国务院的授权立法,国务院所属各部委的授权立法以及地方人民政府的授权立法。实践中,有人把下级行政机关根据上级行政机关的授权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也包括在授权立法的范围内。
4. 事前评估
【答案】事前评估又名预评估,是在政策执行之前进行的一种可预测的评估,评估内容必须包含:①对政策实施对象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③对政策可行性进行评估; ③对政策执行后可能产生的效果和影响预先评估。其特点是将评估从单纯的事后检测变成了事前的预测和控制,有利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更好的效果。
5. 行政组织结构
【答案】行政组织结构是指构成行政组织的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它包括行政组织各成员、单位、部门和层级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式。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的行政组织是实现行政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组织保证。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最重要的是纵向、横向结构,它是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基本框架。
二、简答题
6. 简述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措施。
【答案】公共危机事件,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域内危及政府职能运行、社会生活和群众利益的重大事件。对政府来说,国内国际社会出现重大纠纷或冲突都可成为公共危机事件。由于公共危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并非单纯公关意义上的解决之道,它可能表现为政治、经济、社会意义上的应对和处置。公共危机时间的处理步骤如下:
(1)尽快掌握事实真相的全貌
政府公关人员应及时调查分析,迅速了解事件全貌,判断危机事件性质与来源,并尽量弄清:①事故原因、影响程度、发展趋势; ②外界与内部对事件的反应; ③现有的控制和处理措施是否有效等。了解清楚后,政府公关部门应立即向有关主管部门通报,使领导充分了解事实真相与全貌。同时迅速利用有效的传播媒体向公众公布事件真相和政府对事件采取的处理措施,向新闻媒体发出准确、权威信息。
(2)确定对外发言人及统一新闻发布口径
一日发生紧急事件,政府就会成为新闻界和其他媒体关注的焦点。为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政府发言人要及时提供真实信息,主动澄清不实的新闻报道和社会传言,向公众报告政府采取的对策、措施和效果。政府公关部门要与新闻界保持紧密联系,必要时也可适当调整和控制信息发布的数量、范围、时机、频率和具体方式,但要注意对信息的控制应是有利于危机事件的及时处理和善后。
(3)加强信息交流,寻求公众支持
危机发生后,各种社会关系空前紧张,政府公关部门必须加强沟通,协调各方关系,如上下级领导机关、各有关业务部门、新闻媒体、意见领袖、受影响公众之间,及时沟通信息,以取得谅解和支持。
(4)做好善后处理
危机事件的善后处理往往非常复杂,需要精心组织。如重大自然灾害、武装暴乱事件等,给公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也给公众造成强烈的心理创伤。这些后果不是马上能够清除的,因而需要提供有关事实真相、赔偿损失、责任者处理,以及今后预防措施等消息,通过处理危机事件来宣传政府机构的政策和行动,尽快恢复其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处理结束后,政府公关部门应向有关领导详细报告处理的全过程,协助制定预防措施并跟进落实。
总之,危机事件的成功解决,与政府公关部门有效履行双向传播与沟通的职能是分不开的。危机事件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而且会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公关人员应迅速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妥善处理,尽量减轻其危害。
7. 简述精干效益原则的基本内容。
【答案】精干效能原则的基本内容有:
(1)机构设置要合理精干。合理性表明政府规模要合理适度,符合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 精
干意味着设置最低限量的机构和最低限量的职位,可设可不设的机构和职位坚决不设,实设机构和职位要有科学依据。
(2)人员编制要合理精干。人员编制数量必须根据工作任务多少、管辖范围大小、工作难易程度等科学地加以限定,坚持因事择人,防止因人设事,做到事得其人,适才适所,以最少的人力投入,取得最大的效能。
(3)坚持效能至上。效能是行政组织内部的行政效率和外部的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效能至上表明行政组织机构的增设和废止,要以效能高低为取舍标准; 同时,在组织运行过程中,要把整体效能放在首位,注意组织内部的纵向和横向协调与功能整合。(4)建立廉价负责的政府。行政组织的物质基础是行政经费,它自身不创造价值,行政经费是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财政拨款,来自于劳动人民创造的价值。因此,行政经费支出越多,表明政府的行政服务就越昂贵,反之,行政服务就越廉价。廉价的政府是人民所需要的政府,是向人民负责的政府。
8. 简述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答案】经济职能是指政府管理和组织社会经济建设的职能。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两类。
(1)社会经济管理职能
山于市场经济机制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所以需要山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来进行宏观调控,以保证国民经济总体结构的合理性,维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对社会经济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动态平衡,确保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制定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实现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目标; 制定产业和重大投资政策,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 实施有效的税收政策,调节行业、企业、个人之间的收入; 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市场,搞好各种协调工作; 提供信息引导、弥补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失灵,加强市场监管,推进市场的完善和发展等。
(2)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所特有的管理经济的另一项职能,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要求相适应的。由于国家拥有的国有资产规模较大,需要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全部国有资产的所有权,重点管理国家投入各类企业的国有资产,负责拟定相应的管理法规和制度,并对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检查,但不是直接管理企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中心内容是政企分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还给企业,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9. 简述行政协调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行政协调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行政目的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间建立良好协作与配合关系。行政协调能够保证行政过程的稳定,正常发挥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