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4公共经济管理综合之财政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票证补贴
【答案】票证补贴指由政府按户或按人发放一定量针对某邺商品的票证,持票证购买商品,价格低廉,超出票证规定的数量,则须按较高的价格购买。它实质上是对供不应求的商品的一种特殊补贴。由于某些商品供不应求,按照市场规律,这些商品的价格将上涨,从而会排挤部分购买力较低的消费者。但这些商品又是人们必须或偏好消费的,为了使人们都能购买这种商品,政府强制这些尚品降价,由于供应不足,降价的商品必须限量供应,这样就形成了票证。
2.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答案】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意味着这种政策本身不具有内在的调节功能,需要借助外力
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一般来说,这种政策是政府利用本身财力有意识于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按照财政政策的早期理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按照汉森的财政理论,汲水政策是对付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是在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的政策。
汲水政策有四个特点:
①是一种诱导经济复苏的政策;
②载体是公共投资;
③财政支出规模是有限的;
④是一种短期的财政政策。
补偿政策是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以达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两种政策区别:
①汲水政策只是借助公共投资以补偿民间投资的减退,而补偿政策是一种全面的干预政策; ②汲水政策的实现工具主要是公共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载体不仅包括公共投资,还有所得税、消费税、转移支付、财政补偿等;
③汲水政策的公共投资不能是超额的,而补偿政策的财政收支可以超额增长;
④汲水政策的调节对象是民间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调节对象是社会经济的有效需求。
3. 负荷定价法
【答案】负荷定价法是指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在电力、煤气、自来水、电信等行业,按需求的季节、月份、时区的高峰和非高峰的不同,有系统地制定不同的价格,以平衡需求状况。在需求处于最高峰时,收费最高,而处于最低峰时,收费最低。
4. 隐性债务
【答案】世界银行专家把政府承担的所有债务分为两类:即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直接负债和或有负债又可以从债务风险的角度进一步划分为两种类别:显性债务(即被法律或者合同所认可的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即反映公众和利益集团压力的政府道义上的债务)。
因而存在四种类型债务:直接显性债务、直接隐性债务、或有显性债务和或有隐性债务。这种划分,实际上指明了两类债务风险;
①直接债务风险,也即由财政直接承担的债务,相当于世界银行所指的直接显性债务;
②间接债务风险,也即由财政间接承担的国家预算体系以外的债务,包括直接隐性债务、或有显性债务和或有隐性债务。
5. 社会保险和就业支出
【答案】社会保险和就业支出在财政支出项目中也是一项经常性支出,它的属性属于转移性支出。所谓社会保险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社会保险支出就是为了保证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而发生的财政支出。就业支出是政府为了帮助失业人群尽快就业所发生的财政支出。
6.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答案】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以MGP 表示。该指标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 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 增长额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二、简答题
7. 简述转移性支出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总的来看,转移性支出在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日益上升的趋势。这是一个带有规律性的历史走向,无论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还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以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性支出都呈现出共同的增长趋势。
影响转移性支出变动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通常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建
设任务较重,加上财政收入水平有限,转移性支出比重相对较低; 而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经济建设更多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来完成的,加上财政收入水平较高,所以,其转移性支出比重也相对较高。
(2)居民收入水平及收入差距状况。财政的转移性支出的主要功能在于实现社会公平分配的目标。当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较人时,政府为了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目标,转移性支出必然会扩大,当政府的转移支出政策依照累进方式实施时,转移性支出增长会更快。
(3)经济运行的不同周期。在经济处于高涨时期,充分就业自然使劳动者收入水平得到保障,转移性支出比重相对低些; 而在经济衰退阶段、失业率较高时,转移性支出会自动地提高。
(4)国家职能及国家政策因素。一般认为,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府更注重其经济职能,转移性支出比重相对较低; 而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更注重其社会职能,更注重其社会公平分配政策目标的实现,因而转移性支出的比重相对较高。
8. 试述国家预算的主要原则。
【答案】国家顶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以及编制国家预算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影响较大并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预算原则,主要有以下五项:
(1)公开性。国家预算是反映国家和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与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之于众,让民众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2)可靠性。每一收支项日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依据充分,数据确实,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仟意编造。
(3)完整性。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不得打理伏、造假账,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可以另编预算外收支预算,也应在国家预算中有所反映。
(4)统一性。尽管各级政府都设有各该级财政部门,也有相应的预算,但这些预算都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所有地方政府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这就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
(5)年度性。任何一个国家的预算的编制和实现,都要有明确的时间的界定,即所谓预算年度。预算年度是指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365天)。所谓预算的年度性原则,是指政府必须按照法定预算年度编制国家预算,这一预算要反映全年的财政收支活动,同时不允许将不属于本年度财政收支的内容列入本年度的国家预算之中。
上述预算原则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不是绝对的。一种预算原则的确立,不仅要以预算本身的属性为依据,而且要与本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要充分体现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一个国家的预算原则一般是通过制定国家预算法来体现的。
9. 试述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和财政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
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一般都采取立法的形式规定投入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