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透视感

【答案】透视感是指特写比其他新闻文体更强调“以小见大”的传播效果。它不是为了描写而描写。特写的目的是把新闻事实“镜头化”了以后,对读者产生更强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深入细致地体味其中的神韵与精髓。因此,它虽然摄取与描写的只是新闻事实的一个片断、一个剖面,但这个片断、这个剖面,应该具备透视全局性或者本质性内容的功能。

2. 新闻角度

【答案】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新闻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记者从什么方向、在哪个立足点上、用什么视角,或者通过什么突破口去透视、寻找、挖掘、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地、更鲜明地体现其新闻价值和思想性。

3. 新闻结构

【答案】新闻结构是指消息组织材料、安排内容的方式,是体现体裁特征的重要因素。多数消息包含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四个部分,一般按突出主要新闻事实和简明扼要、脉络清晰的要求组织成有机整体。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结构、时序结构、逻辑结构、导引结构等形式。一条消息究竟采用哪种结构形式,往往是综合考虑新闻事实本身的联系、媒介的传播特点,以及更好体现报道意图等诸多因素的结果。

4. 系列报道

【答案】系列报道是指对在一个较短时间内人们普遍关心的几个重要的相关问题或一个重大问题的几个侧面,分为若干各自独立又有机结合的篇章加以报道的形式。选好主题是完成系列报道的关键,它不仅要统帅所有的材料,还要统帅各个独立篇章的中心思想,使它们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占有大量材料是完成系列报道的基础。安排系列顺序时应注意各篇章之间的逻辑关系,才有利于发挥其强势。系列报道不仅仅简单报告事件的现状、变动和结果,而且还需透过现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是一种有较强指导性的报道形式。

5. 三度重复

【答案】“三度重复”是消息特有的一种叙述方式。具体是指,从标题到导语,再到主体,三次重复叙述同一新闻事件。标题第一次用一句话报道新闻事实,起索引作用; 导语第_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者; 卞体第三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消息的“三度重复”要求标题、导语和卞体围绕同一新闻角度叙述,不是简单的“三次重复”,而是层层递进。这种叙述方式也称倒金字塔结构。一般认为,这种结构方式起源于19世纪中叶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这种写法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6. “白描”

【答案】“白描”原指中国绘画中的一种传统技法。它有别于工笔,也有别于写意画。在作画时它纯用墨线勾描物象,线条简练而传神逼真,不用颜色渲染,有的只是略施淡墨。采用此种技法,能达到遗貌取神的艺术效果。把这种技法借用到新闻写作上来,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小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白描虽然是描写,但如果从形式上看,它与直接叙述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可以这样说,白描是直接叙述和描写的高度统一。它洗尽铅华、质朴平实,透明度高,有利于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法来处理,进而突出事物的特征,即突出新闻价值,便于受众在快速交流中接受。

二、简答题

7. 如何加强报道的针对性? 选择对同一个新闻事实的不同报道,对比其针对性的强弱,并解释原因。

【答案】(1)加强报道的针对性的方法

针对性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指在进行新闻写作时,要了解传播对象; 第二要明确传播目的。针对性的特点是灵活而动态,灵活的精髓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动态是指新闻报道要随时跟踪、随时调整,针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加强报道的针对性,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加大信息量

总体而言,要在比较中选择信息量较大的新闻事实加以报道; 二是要把选定的新闻事实中固有的信息量充分地反映出来。a. 学会多侧面地进行报道

多侧面报道要求客观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透过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报道,避免单向、直线思维模式。

b. 学会抓特点

信息在本源上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差异。特点越鲜明,差异越显著,其信息量越大。没有特点,流于一般,则没有新意,信息量就小。因此要选择那些特点鲜明、差异显著的新闻事实,并在新闻写作中力求充分地将其特点与差异表现出来。

c. 学会使用新闻背景

充分挖掘新闻背景,无论是事件本身的直接背景还是与事件有关的间接背景,都能够有效地加大新闻报道的信息量。

d. 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

对纸介媒体而言,新闻信息通过语言文字传递给读者,因此要学会用精练的文字浓缩信息,以传递更多的内容。

②加大知识含量

新闻报道的内容里要加大知识的含量,这既是读者的需要,也是媒介引导的需要。

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经验总结,它最大的特点是科学性。因此,在一定的意义而言,加大新闻报道中的知识含量,即要讲究科学性,要注意挖掘和展示信息背后的某种客观规律。这种增加,不仅是简单的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在质量上的增加,即在报道的选

材、角度上都要比单纯信息的报道更深入一步。

③挖掘思想深度

读者不仅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要了解发生的原因,要理解事实的“意义’,,于是,能够给读者提供一定思想深度的新闻报道,其现实的针对性也越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也越大。新闻传播是柔性、隐性协调,它需要通过挖掘事实本身内在的逻辑性,挖掘内含的思想深度实现舆论导向。记者要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从事实中提炼新闻主题,锻炼洞察力和深切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2)以下是关于春运期间火车票退票的新闻报道:

报道一:

铁路春运期间退票不得晚于开车前6小时

新华网北京1月19日电(记者齐中熙)为了更好利用和优化运能,加强客票管理,铁路部门作出规定,对2010年春运期间旅客退票、改签有关办法进行了调整优化,因旅客原因退票、改签时,退票时间不得晚于开车前6小时。

记者19日从铁道部获悉,因旅客原因退票、改签时,退票时间不得晚于开车前6小时,改签车票不晚于开车前,但团体旅客、因不可抗力或者伤、病(凭医院证明)等特殊原因不能按票面标明时间、车次乘车的普通旅客和购买实名制车票的旅客,仍按《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的有关规定办理。当日当次有效的车票办理改晚乘车手续时,推迟乘车的时间不超过3天; 因旅客原因在开车后两小时以内改签的车票,不能再办理退票。

目前,铁路部门正采取有效措施,在车站等所有的铁路车票销售场所进行公告,并利用其他方式向社会广泛宣传,以便旅客周知。铁路部门希望广大旅客,提前掌握出行时间,」渝快旅行。

2010年春运从1月30口起至3月10口,节前15天,节后25天,为期共40天。根据春运客流预测分析,铁路部门预计今年春运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将达2.1亿人次。铁路部门以“和谐铁路、平安春运”为主题,以确保安全为核心,以落实便民利民措施为重点,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文章来源:新华网)

报道二:

换票台提醒:春运期间退票须提前6个小时

本报讯(记者石承承孙肖戎美容)“因为走得仓促,我真担心22日的这张车票会来不及转让,被浪费掉。还好,已经转让了。”己经回到江西九江老家的肖小姐给本报QQ 发来消息说。本报再次提醒旅客:离春节越来越近,想要转票或换票的旅客一定要提前准备。

帮助了老乡很开心

肖小姐原先买的是1月22日早上8点从宁波到九江的汽车票,因为公司提甲一放假,她准备在1月17日就坐车回家,22日的汽车票就空了出来。肖小姐告诉记者,她是1月15日向“春运换票台”发布信息的,1月16日有人给她打电话购买,原本269元的票,肖小姐最终以260元的价格卖给了对方。肖小姐表示,虽然双方素昧平生,但对方是自己的老乡,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