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体育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可读性

【答案】可读性是指具有可感受性。就是说一篇报道拿到读者面前,报道中的白纸黑字中不仅向读者传达理性的逻辑信息,即有用的信息,而且可以触动读者的感官,使读者阅读报道后不仅仅是得知了信息,而且能够“感受”到报道中的事实。

2. 新闻结构

【答案】新闻结构是指消息组织材料、安排内容的方式,是体现体裁特征的重要因素。多数消息包含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四个部分,一般按突出主要新闻事实和简明扼要、脉络清晰的要求组织成有机整体。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结构、时序结构、逻辑结构、导引结构等形式。一条消息究竟采用哪种结构形式,往往是综合考虑新闻事实本身的联系、媒介的传播特点,以及更好体现报道意图等诸多因素的结果。

3. 虚中觅实

【答案】虚中觅实是指对一些抽象性、概念性强的事实材料,要尽量寻找其中所包含的实在而具体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入手表现整个事实的新闻价值。“虚中觅实”找角度对改进会议报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改进会议新闻写作的重要出路之一,是要学会找出这一个与那一个会议之间实在的“不同”。因为只有具体的不同,有特点有内容的不同,才能构成新闻,才会引起读者的兴趣。

4. 英国广播公司

【答案】英国广播公司,英文简称BBC ,是英国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是英国的一家政府资助但却独立运作的媒体,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成立于1922年10月18日,1926年被英国政府收购,1927年获皇家特许状,由理事会负责公司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英国政府赋予的一项特权:收取电视许可费,节目小播发任何商业广告。这些措施使英国广播公司在经济上不受政府和广告商的操纵,能够独立运作,保持中立的政治立场,建立公信力。英国广播公司的巨大声誉还来自它对英国传统文化、高雅艺术、历史教育等不遗余力的介绍和推广上,但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也一直是困扰英国广播公司的难题。2006年3月14日,英国政府宣布了一份有关英国广播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白皮书,首次肯定“娱乐”对这个一向以新闻事实节目著称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英国广播公司一直处于广播电视技术革新的前沿,“超越广播”是其新媒体战略的核心。如今,英国广播公司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队和互联网新闻服务。

2009年,英国广播公司主持人萨维尔因性丑闻被调查,无果而终。2012年10月24日,英国媒体称除了萨维尔,BBC 内部还有多人卷入儿童性侵犯案件。2012年11月10日,BBC 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因不实报道宣布辞职,13日,新闻总监海伦·博登及其副手史蒂夫·米奇尔被暂停其

编辑工作,BBC 继性丑闻之后又陷入了新一轮的信任危机。

二、论述题

5. 请你结合所掌握的新闻传播学相关知识,谈谈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报纸要结合实际,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领导同志和办报同志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当地新闻上,要大量刊登本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报社要时时和领导取得联系,根据本地当前任务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报道方针。”(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工作和实践为基础,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益的新闻思想和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其中,邓小平同志的新闻观占据着重要地位,他的一些论述和观点,对于我们改进当前的新闻工作也有着重大意义。

(1)“报纸要结合实际”是新闻的真实性的必然要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因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忠实于客观实际的性质和程度,指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符合客观实际。这使得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积极调查研究,使得报纸的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2)“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领导同志和办报同志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当地新闻上,要大量刊登本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夕是尊重新闻价值的体现。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诸多需要的功能。新闻价值一般包括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五大要素。强调当代新闻、坚持围绕当下的中心任务,就是对于接近性的重视,这样贴合白姓日常生活的新闻才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将“当地中心任务”作为重要结合点,是我国报刊党性原则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新闻宣传的党性,概括来说,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的集中表现。这是区别于资产阶级新闻宣传的最显著的标志。我们说报纸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就是对新闻工作党性的一种鲜明的、形象的和科学的表达。它的主要内容是:公开声明自己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坚持实事求是,说真话,不说假话;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真诚地和人民同呼吸,共甘苦,齐爱憎,正确地反映他们的愿望、呼声和要求; 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宣传纪律。

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宣传真理,宣传现实生活中进步的、光明的、先进的、积极的东西,揭露和批评反动的、黑暗的、落后的、消极的东西。必须准确地、坚持不懈地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新闻报道必须注重社会效果,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在报刊、广播、电视的宣传中,决不允许发表违反宪法和法律的主张,决不允许发表低毁、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报道和言论,决不允许散布错误舆论、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决不允许利用精神鸦片毒害人们的灵魂。不能因为新闻报道的失误影响社会的稳定。

我们的新闻事业是党的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新闻的党性同新闻的人民性,

两者是统一的。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党是人民利益的最集中的代表者。因此,党的耳目喉舌当然是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工作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是完全一致的。

(4)“报社要时时和领导取得联系,根据本地当前任务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报道方针。”肯定了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力法,这也要求报纸要及时根据党的政策和社情民意调整策略,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力一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新闻舆论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具有迅速、广泛而深刻的导向作用。人们常说,报纸是“射程最远的大炮”。特别是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正确发挥新闻舆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导向作用,既是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的需要,一也是稳定社会大局的需要。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对此我们必须有新的足够的认识。

新闻报道只有坚持以正面为主的方针,才能正确地、充分地发挥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才能有助于大局的稳定和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党的力一针政策是人民群众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新闻引导社会舆论,要坚持用党的政策主张引导群众,把党的政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全面地准确地宣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做到不偏颇倾斜,始终是新闻舆论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有关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防止由于宣传不当影响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对于在小范围内进行的试验,宣传上要取谨慎态度,不允许公开宣传与现行政策相抵触的东西,防止造成干部、群众的思想混乱。

新闻引导社会舆论,要注意防止片面性。新闻宣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旗帜要鲜明; 在具体掌握上要防止“刮风”。当我们宣传某项工作时,要讲清具体情况、政策界限; 当我们表扬先进人物、先进经验时,要讲清不同的条件,留有余地; 当提倡某种做法、形式时,不要贬低另一种可行的做法、形式; 在强调宣传这一面时,对允许存在的另一面也要作适当报道; 当社会舆论过分集中在某些“热点”问题时,要注意适当分流。解决好这个问题,要靠记者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感,更要靠总编辑掌握全局,统筹安排。

6. 论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1)“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含义

①新闻价值

即对新进发生的事实(包括观点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事实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价值判断是主观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同一事实的新闻价值判断会有所不同。

但是在重大问题上,在共同不知的情况下,人们对相当多的事实具有较为相同的价值判断。由于有这样的共同判断的基础,所以便存在一些新闻传播从业人员认同的、比较一致的新闻价值标准。这种对新闻的共同认识,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成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