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工商大学保险学原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理想的均衡监管水平
【答案】监管的边际收益(MR (x ))是指监管机构将监管水平(X )提高一单位(如严格监管标准与增加检查频率)所带来的监管收益的增加。监管机构将监管水平提高一单位所造成的成本的增加,称为监管的边际成本(MC (x ))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即MR=MC时,监管的净收益
水平。
2. 火灾保险
【答案】火灾保险,简称火险,是指以存放在固定场所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财产物资为保险标的,由保险人承担保险财产遭受保险事故损失的经济赔偿责任的一种财产保险。火灾保险特征包括:①火灾保险的保险标的是陆上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条件下的各种财产物资,动态条件下或处于运输中的财产物资不能作为火灾保险的投保标的投保; ②火灾保险承保财产的存放地址是固定的,被保险人不得随意变动,如果被保险人随意变动被保险财产的存放地址或处所,将直接损害保险合同的效力,保险人可以因此对保险损失拒绝赔偿; ③火灾保险的保险标的}-分繁杂,与其他保险业务相比,火宅保险的保单承保的内容包括多项标的,而其他保险的保险标的的结构比较单纯。
3. 赔付率
【答案】赔付率是一定时期的赔款支出与保费收入的比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赔付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也是评价保险业务的经营状况、衡量保险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达到最大,此时达到理想的监管均衡状态,监管水平则为理想的均衡监管
4. 医疗保险
【答案】医疗保险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行为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接受诊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医疗费用是病人为了治病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它不仅包括医生的医疗费和手术费用,还包括住院、护理、医院设备等的费用。医疗保险就是医疗费用保险的简称。常见的医疗保险有:普通医疗保险,住院保险,手术保险,综合医疗保险等。医疗费用保险一般规定一个最高保险金额,保险人在此保险金额之限度内支付被保险人所发生的费用,超过此限额时,则保险人停止支付,免赔额条款则是医疗保险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此基础上,比例给付条款经常采用。
5. 资产负债监管
【答案】资产负债监管是指监管机构通过对保险公司的资产种类及其运用程度、资产负债比例等的具体限制,从法律方面制约其投资政策和投资程序,也可以从质量方面提出要求。
保险人应当制定并实施其资产管理总体战略,要求董事会依据对公司风险及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来确定投资政策,明确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对投资活动的监督和管理责任,制定内容广泛、准确灵活的投资风险识别、衡量和评估制度,在不同层次上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程序和监督制约机制,建立重要岗位和职责的分离制度,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投资效果进行衡量和评估。在保险公司内部各层次之间,适当及时地交换有关投资活动的信息,建立对投资政策和投资方法适当性的内部检查制度,建立严格有效的审计监督制度,确认并报告在投资控制以及遵循投资政策方面存在的弱点。
6. 分保手续费
【答案】分保手续费指在分出保险中,为弥补分保业务交往过程中的开支,分出公司向分保接受人收取的费用。其高低取决于分出人的营业费用(包括经纪人佣金和业务开支等)的多少和合同成绩的好坏。分保手续费的计算方法包括按固定百分率计算或者按累进百分率计算。
7. 宽限期条款
【答案】宽限期条款又称交付保险费的宽限条款。宽限期是指在人身保险单中分期支付保险费的情形下,投保人在支付了首期保险费后,对到期没有缴纳续期保险费的投保人给予一定时间的优惠,让其在宽限期内补交续期保险费。在宽限期内,即使投保人未按规定的期限交纳保险费,合同仍然有效。在宽限期内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可以在应付的保险金中扣除欠缴的保险费。
人寿保险单规定宽限期条款,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投保人,另一方面是为了不使保险合同轻易失效。我国《保险法》第36条规定宽限期为60天。
8. 投机风险
【答案】投机风险指当损失发生时,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如金融投资、项目投资、商业经营、新技术开发、赌博等。它与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及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呈现出多变、不规则的运动曲线,难以通过大数法则对其进行预测。投机风险导致的后果有三种可能性:损失、盈利、既无损失又无盈利。
二、简答题
9. 论述保险投资的必要性及其对资本市场的作用。
【答案】保险投资是指保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积聚的各种保险资金加以运用,使其保值增值的活动。保险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大类。直接投资就是将资金投向生产经营过程,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其主要形式有合资入股、直接经商办厂、购置不动产等。间接投资就是购买政府、银行、企业等发行的债券和股票以及向企业、个人发放贷款,其投资收益的形式是利息、
股息等。
(1)保险投资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保险投资是保险资金保值和增值的内在要求
为了承担保险事故所引起的保险责任,保险应具有各种形式的责任准备金。由于收取保费和公司赔付之间的时滞和在此期间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原有资金在数量上很可能不足以用来支付赔偿或给付。尤其是人身保险中长期储蓄性的寿险业务,合同期限长,有的长达三四十年。保险基金最终都要返还给被保险人,如果不进行投资的话,这类业务就很难经营。
②保险投资是保险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重要盈利手段
无论是在国际保险市场,还是在国内保险市场上,保险竟争的主要手段是降低费率,以争取保户投保。保险费率是根据实际损失率计算所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费率下降,保险人自然难以足额支付赔款。因此,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保险人必须进行投资,以弥补费率降低后的业务损失,同时扩大承保业务,增加保费收入,促进投资业务发展,从而使保险在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2)保险投资对资本市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效地促进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
保险公司在其经营过程中,经过精确的预测,将沉淀下来的闲置的资本金以及大部分准备金等进行合理的期限安排和资产重组后,可以投资于资本市场,从而大量增加资本市场的供给,刺激并满足当时市场需求主体的筹资需求。
②促进资本市场主体的发育、成熟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在资本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供求主体,如工商企业、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保险公司的投资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促进资本市场的发育、成熟和经济效率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一,通过购买公司股票和债券,成为企业的股东或债权人,并将其稳健的经营思想和专业管理经验带到新的企业中,促进其产权结构的调整,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第二,当政府发行政府债券或央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时,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大量买卖政府债券的形式影响到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和央行货币政策的效果; 第三,保险公司可通过投资于其他金融机构,如创立或加入共同基金、金融咨询公司、不动产信托投资公司等,促进资本市场组织更加完善。
③增加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促进金融深化
由于保险公司对其可投资基金拥有极大的信用责任,它的任务就是在寻求更高可能收益的竞争中采取适当措施以应付结构性支付。因此,不论其本身对风险的偏好如何,一般都必须采取严格的方法来进行风险管理,为了追求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和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保险公司必然要求投资的广泛性,选择一种在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使风险能够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资产组合。在避免风险的同时追求最大收益的需求,无疑将刺激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创新和深化。
④有利于改善资本市场结构
规模庞大的保险公司的投资决策往往还会直接影响到资本资产的价格,导致资本资产收益率的上升或下降。保险公司大量投资资金对资本市场的注入,可大大提高资本的流动性,由此活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