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806普通物理(乙)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判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试说明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的关系。
【答案】引入正电荷i 作为试探电荷,由电场强度的定义
方向就是正电荷
荷无关,然而实际过程中,试探电荷可知,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从理论上讲,电场中任意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
必须是点电荷,而且其所带电荷量也必须足够小,这样做是为避免将引入电场过程中对原有电场构成影响。
2. “受迫振动达到稳定状态时,其运动方程可以写为定是驱动力的频率。”这句话对吗?
【答案】其中由初始条件决由初始条件决定”这句话不对,
因为受迫振动的振幅和初相并不取决于
是驱振子的初始状态,而是与振动系统自身的性质有关,而且也与驱动力的频率和幅值有关。
动力的频率”是对的。
3. 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足够高,是否能看清任何细小的物体?
【答案】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足够高,也不一定能看清任何细小的物体。因为要看清细小物体
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放 大能力,还要有足够的分辨能力,才能把微小物体放大到清晰可见的程度。
4. 在讨论理想气体压强、内能及分子平均碰撞频率时,所采用的气体分子模型有何不同?
【答案】讨论理想气体压强时,将气体分子看做自由质点,即略去了分子大小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并假定气体 分子与器壁作完全弹性碰撞;讨论理想气体内能时,由于要考虑气体分子的平动和转动动能,因而不可略去分子的大小和结构,并由此提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等模型;讨论分子平均碰撞频率时,则是将气 体分子看做有效直径为d 的刚球。
5.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质点作圆周运动时,加速度一定垂直于速度方向并指向圆心;
(2)加速度始终垂直于速度,则质点一定作圆周运动;
(3)质点在作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总是不变的;
(4)只有切向加速度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答案】(1)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垂直于速度方向并指向圆心,如果是变速圆周运动则不然;
(2)不一定,质点作匀速曲线运动时,加速度始终垂直于速度;
(3)错误,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变化;
(4)正确。
6. 有人说,光的干涉与光的衍射是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现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不同意。光的干涉与光的衍射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从本质上说,干涉和衍射都是波的相干叠加的 结果,只是参与相干叠加的对象有所不同而已。干涉是几束光的叠加,数学
上采用的是有限项求和,而衍射则是 连续的、无限多次波的相干叠加,数学上采用的是积分计算。
7. 当热力学处于非平衡态时,温度的概念是否适用?
【答案】如果一个系统整体处于非平衡态,那么整体不会有一个确定的温度。但如果系统的某些局部处于平衡态, 则该局部可适用温度的概念。
8. 有人说:“因为自感所以通过线圈中的电流愈大,自感愈小。”这种说法对吗?
【答案】不对。自感L 与回路的形状、大小、位置、匝数以及周围磁介质及其分布有关,而与回路中的电流无关。
9. 如果光速较小或无限大,“同时”的相对效应会怎样?
【答案】狭义相对论是用光速不变原理作为比较时间先后的客观依据。如果光速较小或无限大,“同时”的相对效 应会遭到破坏。
10.共价结合,两原子电子云交叠产生吸引,而原子靠近时,电子云交叠会产生巨大的排斥力,如何解释?
【答案】共价结合,形成共价键的配对电子,它们的自旋方向相反,这两个电子的电子云交叠使得体系的能量降低,结构稳定。但当原子靠得很近时,原子内部满壳层电子的电子云交叠,量子态相同的电子产生巨大的排斥力,使得系统的能量急剧増大。
二、计算题
11.已知一维线性谐振子处在第一激发态时的波函数为
式中a 为一常量. 求在此激发态时概率最大的位置。
【答案】谐振子处于第一激发态时概率密度为
具有最大概率的位置由决定,即由
解得
考虑到这两点则此坐标即为概率最大的位置。
12.—个人身高1.8 m, 如果此人能够从铅直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这个平面镜应有多高? 如何放置?试作图表示之,假设他的眼睛位于头顶下方10cm 处。
【答案】设人身高h=1.8m, 眼睛位于头顶下方x = 10km处,平面镜高为L , 距地面距离为,如图所示, 则有:
又因为
所以,平面镜高为:L=1.75—0.85=0.9m。
图
13.对于氢原子中处于基态时的电子,试求:
(1)电子绕行速率与光速c 之比值;
(2)电子绕行频率与可见光谱频率的比值。
【答案】(1)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处于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受原子核的库仑力作用。设其在半径为的圆周轨道上作匀速率圆周运动,其绕核圆周运动速率为
由库仑力提供向心力:
电子作稳定的绕核圆周运动,必须满足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化条件,氢原子基态轨道角动量为
代入式得:
将
所以,处于基态的电子绕行可得:与光速C 的比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