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导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答案】目前,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有多种解释的理论视角,主要的有集聚经济原理、交易费用理论、创新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

(1)集聚经济原理的解释

根据集聚经济原理,产业集聚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能够有利于相互之间开展分工与合作,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学习,从而使众多的中小企业通过外部的合作而获得规模经济。同时,由于集聚而增加了企业的数量,相互之间建立垂直或者水平联系,扩大了产业集群内部的生产范围,使中小企业通过就地拓展业务联系,增加发展机会,从而获得外部范围经济。

(2)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

根据交易费用理论,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使得交易的对象和空间范围相对稳定,有利于减少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同时,众多中小企业的集聚增加了本地市场的参与者数量,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3)创新理论的解释

创新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创新理论,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创新。①众多的中小企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中介机构、研发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有经验的消费者等集聚在一起,为企业创新提供所需要的良好环境条件,有利于专门化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创新。②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为开展创新提供了外在的动力。

(4)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在产业集群内,由于有本地的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基础设施、市场需求等构成的较好的发展环境,企业的创建和衍生相对比较容易。

2. 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的区别。

【答案】(1)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论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地租学说、比较成本学说基础上,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发展起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有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2)现代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进一步多样化,仅考虑单一的经济因素已不能全面地反映工厂区位选择的目标,从而重视非经济区位因子以及行为因素的新区位理论也应运而生。如:中心地理论。

(3)两者的区别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

①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

②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

③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3. 经济区具有什么特征?

【答案】经济区作为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有区别于其他空间组织的特征。经济区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

从组织的角度看,经济区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即区内的经济活动是属于某一类的经济活动,并且它所依赖的主要资源和要素的基础相似; 或者,经济区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群体性,即它们依据经济上、技术上的联系而组成经济系统。

(2)空间上的相对排他性

经济区具有比较明确的空间边界,但是,如同所有的地理边界一样,经济区的空间边界也呈现出过渡性,而不是一条绝对的界线。就同类同层次的经济区而言,一个经济区在某一时间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具有排他性,即不可能有另外一个性质和层次相同的经济区与它共享这个空间。

(3)对外联系的开放性

从对外联系的角度看,经济区是开放的经济系统。其内部经济活动的存在和变化时刻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和要素的流动、市场供需、信息传输等。同时,经济区也在对外的联系中扩散自己的影响,提高自己的地位。正是开放性的作用,经济区才获得了来自外部的支持和推动,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4)组合上的层次性

从经济区的概念中我们发现,任何一个经济区所占据的地理空间是有限的。所以,经济区有大小之分,这是其经济活动规模和空间规模的反映。就同类经济区而言,从空间的纵向看,经济区可以分成若干层次,且上下从属或包含,反映出它们之间在规模、经济活动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和纵向联系; 从空间的横向看,每个层次又有若干个规模大体相当、各具特色、具有横向经济联系的经济区。

4. 简述影响邮电通讯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答案】影响邮电通讯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1)信息流信息流是产生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它的流量与人口数量、密度,尤

其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2)自然地理环境

信息和邮件的传输是通过克服空间阻力实现的,自然地理环境对邮电网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3)邮电通信技术

邮电通信技术,尤其是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于该产业的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国家的开放政策影响更为突出。

(4)国家产业政策

国家产业政策(如对邮电通信业的准入政策)以及区域行政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邮电通信业布局产生影响。在邮电通讯业全球化发展中,除了经济发展及轨迹联系加剧所带来的市场需求、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之外,国家开放政策影响更为突出。因为,在一些国家,邮电通信属于比较敏感的部门,对外国公司的开放持谨慎的态度。

二、论述题

5. 试述区域创新网路的特征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答案】(1)区域创新网络的含义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2)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

①系统性

系统性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互动的,创新资源可以在创新主体之间进行多向的流动,从而使创新网络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

②开放性

开放性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的联系并不局限在本地,它们不断地与外部发生相互的作用。 ③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其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规模、相互联系的方式和格局等都在发生着变化。 ④非中心性或者平等性

非中心性或者平等性是指内部的各种创新主体的联系方式是一种网络的、平等的联系。 ⑤本地化

本地化特征体现在区域创新网络的主要结点是本地的行为主体,而所有这些网络结点及其参与活动过程都与区域内的环境保持密切联系,实现互动。

(3)区域创新网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区域创新网络成为了影响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区域创新网络是一种网络化的联系和传递结构,因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创新主体的学习和创新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