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及作用机理。
【答案】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l )资源禀赋
区域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两大类。
①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区域内自然资源的禀赋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活动的类别、规模与效益。
②经济社会资源
a. 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b. 资金是区域经济增长中完成各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c. 技术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着上升趋势。
d.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了社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等等。它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2)资源配置能力
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经济结构等构成。 ①经济体制决定了制约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进而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 ②政府能够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引导、规范企业和个体的经济行为,调节资源的部门和空间配置状况,从而调控区域经济增长。
③企业是区域经济的基本活动单位。企业的组织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④区域经济结构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3)区位条件
①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它们间(由交通联系所决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人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人的自然环境,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4)外部环境
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包括了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区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背景了个方面。
①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从宏观的角度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
②区际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集中在两个方面:
a. 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在与其他区域的经济交往中能否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b. 影响一个区域能否通过与其他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
③国际经济背景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
2. 试述梯度理论的基本内涵,并对其在中国的应用进行评述。
【答案】(1)梯度理论的基本内涵
梯度推移理论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之上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则是低梯度区域。
(2)梯度理论在中国的应用评述
在中国,梯度推移学说于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区域经济研究中,主要探讨国家经济发展的区域重点转移问题。观点提出后,引起广泛讨论,形成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①反梯度推移论
反梯度推移论认为,区域的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次序不能完全依照其所处的梯度,而应该主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条件来定。如果按照梯度推移,只能是低梯度上的区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永远得不到改观。
②并存论
并存沦认为,区域之间的经济技术的空间推移同时存在着梯度式推移、跳跃式推移和混合式推移三种形式。但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他们的作用大小有别。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时期,梯度推移作用最大;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时期,跳跃式推移比较多见。
③主导论
主导论认为,区域之间的梯度推移从不同的层次观察确实存在多种形式。但是,从主体看,起主导作用的是梯度推移,其他推移形式只是发生在少数领域、个别区域或特殊的时期。
3. 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的理论观点。
【答案】泰勒将空间分为地方、区域、全国和多国四种尺度。公司在由地方向多国扩展中,要跨越二种门槛。每跨越一次门槛,便引起一次组织变形。在跨越门槛中,公司活动空间(物质联系空间)的跨越最为快捷,其次为信息空间(信息联系空间),最后为决策空间。这个发展过程始于新公司的建立和相关区位决策的制定。许多早期研究表明,公司建立者的家乡、现存工业集聚地易于成为这些区位的选择地。工业集聚地由于技术创新汇集,更利于创造数量众多的企业家; 集聚地风险较低,促进企业家在此经营; 集聚地常具有较人的市场,也利于公司快速增长。
公司建立后,公司的活动空间、信息空间和决策空间均限于当地。在活动空间带动信息空间和决策空间外扩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组织变形。组织变形组成发展过程中的门槛和障碍。如果公司不能够或不愿意进行必要的组织变化以跨越特定的门槛,不仅其活动空间、而且其信息空间和决策空间均将停滞。按照这种不同部门建立的风险差异和公司扩张的空间环境,泰勒概括出理想
化的公司空间扩张模型。
4. 试述梯度推移学说
【答案】梯度推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周期相对应,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即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是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是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是衰退部门。因此,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 反之,如果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系统来进行的。具体来讲,梯度推移可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创新从发源地向周围相邻的城市推移; 另一种方式是从发源地向距离较远的第二级城市推移,再向第三级城市推移,依此类推。这样,创新就从发源地推移到所有的区域。
二、论述题
5. 试述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以中国为例)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影响的特点。
【答案】(1)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以中国为例)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①跨国公司活动对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法律制度的建立有一定影响
如基础设施、区域差异(或城乡差异)扩大、自然环境、房地产价格、经济法律制度等。 ②我国的外资也出现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逐渐扩散的现象。
(2)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的特点
①广泛性
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六个方面:资本和金融、技术、贸易和产业联系、产业结构和企业家能力、就业、依赖和经济扭曲。
②层次性
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如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
间接影响如原料,燃料联系; 半成品,零部件联系,劳动力及服务联系,信息联系,技术联系等。
③区域性
跨国投资常集中于某些区位上(如主要经济中心,尤其是全国首都和地方中心城市,沿海发达区,国家扶植发展区,经济特区等),因而其投资影响具有区域性。
④多面性
跨国公司对区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例如,投资企业可吸纳一定就业人员,间接带动相关企业就业人员的增加; 但也会取代一些原应由当地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
⑤差异性
不同源地的跨国公司可具有不同的区域格局; 公司规模、投资战略、所属产业部门所带来的影响的差别也很明显; 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跨国投资易于借助广泛的联系,扩散其影响。
⑥时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