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817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法案标志着美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诞生。

A. 《彭德尔顿法》

B. 《克莱顿法》

C. 《国家公务员法》

D. 《联邦法》

答案:A

【答案】

【解析】美国国会于1883年制定了《文官制度法》(俗称《彭德尔顿法》),该法规定文官委员会领导的文官制度在联邦的任命中执行功绩制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奠定了现代美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标志着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

2. 现代决策体制的构成包括( )。

A. 行政决策中枢系统

B. 咨询系统

C. 信息系统

D. 反馈系统

【答案】ABC

3. 在下列各项职权中,不属于行政监察机关的职权的是( )。

A. 检察权

B. 建议权

C. 行政处分权

D. 调查权

【答案】A

4. 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

A. 行政计划

B. 行政决策

C. 行政监督

D. 行政执行

【答案】B

5. 行政决策可能对决策对象以外的情况或人产生影响。这是行政决策( )效果。

A. 连带效果

B. 客观效果

C. 消极效果

D. 积极效果

【答案】A

6. 行政组织中集权制和分权制的划分依据是( )。

A. 决策和承担责任的人数

B. 上、下级职权的大小

C. 同一层次行政组织所受上级指挥和控制的异同

D. 行政组织内各机构功能和性质

【答案】B

【解析】集权制与分权制。这是依据行政组织上、下级职权的大小来划分的。集权制是指行政组织的一切事务的决定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受控地位,凡事都依据上级命令或秉承上级指示办理的组织体制; 分权制是指行政组织中的下级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较大自主权,能自行解决、处理问题,不必事事请示上级,上级对下级在权限范围内的事不加过多干涉的组织体制。

二、概念题

7. 辞退

【答案】辞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通过法定程序,在法定管理权限内解除公务员职务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国家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①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②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③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④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

⑤不履行国家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国家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8. 冷处理与热处理法

【答案】冷处理与热处理法指在双力一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争论激烈的情况下,如事情不是很急,可暂时搁置,等双方冷静下来,能更加理性地对待时再行沟通,争取事情的妥善解决。如事情比较急,就要站在全局高度,权衡利弊,吸取利大弊小的意见,以行政手段裁定。

9. 行政改革

【答案】行政改革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行政管理的诸方面因素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它包括行政责权的划分、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制度、领导制度、行政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行政改革是行政主体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而进行的自我调整、变革过程。由于国情不同,同一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也往往有别。因而行政改革的内容、力一式各有不同。就改革的基本类型看,行政改革有“调适型”、“转轨型”和“发展型”改革三种; 就改革的基本方式看,有“突变式”和“渐进式”两不中。

10.行政发展

【答案】行政发展指行政系统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科学方法,健全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和行政关系,提高行政效率,以便更好地执行政治权威意志的过程。它在相当程度上是与行政改革联系在一起的。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行政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一起构成整体的社会发展。‘白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一种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行政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它的发展也推动着其他发展的进步。

11.数据库

【答案】数据库是对来自异地、异构的数据源和各种数据库的数据经加工后在一种称为数据库的存储地存储、提取和维护的一种存储方式。数据库提供集成化的和历史化的数据、集成种类不同的应用系统、组织和存储数据以供信息化和分析处理之用。数据库的相关技术包括联机分析处理、决策支持系统和数据挖掘。因此,数据库既是一个信息资源的存储机制,也是一个信息资源分析、处理的支持决策系统,基于数据库的行政信息存储将会成为主流的存储方式。

12.政策资源

【答案】政策资源可等同于执行条件,是指政策执行中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政策资源的运用贯穿于政策过程,从制定到执行,都面临着如何配给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问题。因此,政府在特定政策执行项目上提供的公共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即构成有效执行政策的条件,又构成检验政策执行的政策效果的价值评判标准之一。一般可把政策资源因素分为:执行经费、执行人员、执行机构、执行保障。

三、简答题

13.简述拓宽社会沟通渠道作用和措施?

【答案】社会开放度越高,公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性越强; 政府机构与公众的双向沟通就越重要。现在高度开放的社会环境下,政府需要拓展社会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