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信度

【答案】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系统误差对信度没什么影响,因为系统误差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测量值的,因此不会造成不一致性。反之,随机误差可能导致不一致性,从而降低信度。

2. 远程教育

【答案】远程教育一般是指包括以下特性的教育形式:学习者与教师在地点上的分离; 实施有组织的教学项目; 应用远程传播媒体系统; 有双向交流的渠道。远程教学的特点有(1)在远即离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分离状态的异地进行教与学; (2)利用各种媒体技术来传递教学内容;

(3)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联系措施; (4)学生和辅导教师之间有可能实现不定期的会面或在教室实施少量的集体授课; (5)有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中央电大或某些高校)来设计课程计划,组织编写和发送教学材料,监督整个教学过程; (6)很多情况下评价与反思过程是非实时的。

3. 教学目标

【答案】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 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4. 网络教育

【答案】网络教育又称为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需要往校舍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管道互助学习。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

二、简答题

5. 教育技术运用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教育技术运用是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开发的产品走向教育教学领域、促进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实践性环节,又为教育技术应用的管理和评价提供实践依据的标准。一般来说,教育技

术的运用范畴就是教育运用所包含的内容。

(1)教育技术运用的内容

教育技术运用的内容不仅包括媒体的运用,还有以下几个部分:

①学习资源和教学系统开发结果的利用

在学习资源的一切要素中教学媒体和新技术是最主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学习资源的利用主要指教学媒体和新技术在教学和管理领域的运用。

②革新推广

对于教育技术的运用而言,革新推广这个子范畴的重要性在于:促进革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尝试、采纳和运用新的教育技成果。在革新推广过程中通常要考虑四个因素:革新的特点、传播渠道、时间和社会系统。

③实施和制度化

实施是在实际的环境中使用革新成果,目的是要确保组织机构中的个人对革新成果的合理使用。制度化是在一个组织机构中对教学革新成果的持续使用,目的是将革新成果整合到组织机构的运作机制和日常的工作中。

④政策和法规

政策和法规是影响和规范教育技术推广和使用的强制性规则和行为。政策和法规通常受道德和经济问题的限制,它们对实践的影响更大也更直接。

(2)教育技术运用内容之间的关系

对于教育技术运用的理论和基本要素,莫达伦总结出这一过程至少包含三个阶段:使用、纳入和制度化。使用阶段是最低端,运用意味着自发的对学习资源或者技术革新成果的一次性使用; 当学习资源或者技术被嵌入到更大的教学包或教学系统后,或者永久性的运用到课程中时,就进入到纳入阶段; 把教学革新嵌入一个组织的结构或文化中,就进入到制度化阶段。教育技术运用各子范畴之间的关系是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为点—线—面的逐步深入,将技术运用从自发的转为永久性的,从一次性的转为在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并最终纳入到组织结构中,形成技术使用的制度化。

6. 简述学习媒体的特性,并说明学习媒体的分类。

【答案】媒体是指能够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或工具。也可以被看作是实现信息从信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手段。媒体有两层涵义: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物理实体; 一是指非实物的、承载信息意义的符码系统。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称该媒体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它是教学系统的四要素之一。

(1)学习媒体的特性

各种学习媒体对受信者的感官刺激不同,不同的媒体具有各自l 司有的特性。除此以外,学习媒体还具有以下特性:

①固定性:可以记录存储,在需要时能再现信息;

②散播性:可以被远距离传播,突破信息呈现的空间限制;

③重复性:可以重复使用,使用者越多越能显示媒体所负载的信息的价值;

④组合性:媒体可以组合使用;

⑤工具性:媒体是工具,不能替代人(教师)的使用;

⑥能动性:在特定时空下,媒体可以脱离人独立起作用。

(2)学习媒体的分类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习媒体种类越来越多。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学习媒体的分类方法也不同。 ①学习媒体按表达手段可以分为:

a. 口语媒体:指口头语言,如教师和学生所说出的话;

b. 印刷媒体:如教科书、报纸、杂志等;

c. 电子媒体:分为两类,模拟信息的电子媒体如录音磁带、录像带、电视等,数字电子媒体如VCD , DVD , 计算机等。

②学习媒体按作用的感官及信息流向可分为:

a. 视觉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媒体。如教科书、黑板、挂图、标本、幻灯、投影等;

b. 听觉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媒体。如广播、录音等;

c. 视听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媒体。如电影、电视、视盘等;

d. 交互多媒体:指使用多种感官且具有人机交互作用的媒体。如多媒体计算机。

此外,按历史发展可将学习媒体分为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传统学习媒体如黑板、挂图等; 现代媒体如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

7. 基于Web 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的突出优点体现在那些方面?

【答案】基于Web 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涉及的领域很广,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可以在Web 上实现。它的突出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Web 的教学系统

基于Web 的网络教学系统是一整套提供网络教学服务的系统软件,它以网络课程为核心,在教学管理系统的配合下,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科教学资源,为全方位地实施现代网络教学提供服务。基于Web 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有:

①在线发布网上课程;

②学习者的学习和探索;

③学习者的讨论和协作;

④多媒体授课系统。

(2)自适应超媒体学习系统

自适应性超媒体教学系统可根据学习者的个别能力特征,动态呈现与学习者当前学习能力最相关的、基于超媒体的教学内容。自适应的超媒体学习系统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①教学内容的动态适应;

②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