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深圳大学师范学院949教育心理学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提出发展任务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
A. 埃里克森
B. 何林沃斯
C. 哈维斯特
D. 霍尔
【答案】A
【解析】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2. 智力的PASS 模型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其中处于最高层次的是( )。
A. 同时性加工
B. 继时性加工
C. 计划系统
D. 唤醒系统
【答案】C
【解析】PASS 是指“计划一注意一同时性加工一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4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一唤醒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 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进行。
3. 下面是某选拔测验中四道选择题的项目分析数据,根据项目筛选的一般要求,最佳的项目是( )。 A.
B.
C.
D.
【答案】A
最好接近于录取率,理论上,题目的难度接近或等于
鉴别力指数D 在0.4以上,则认为题【解析】在选拔测验中,难度
目很好。
0.50是比较理想的,此时项目具有最大的鉴别力
4. 儿童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是( )。
A.3~4岁半
B.4~4岁半
C.4~5岁半
D.5~5岁半
【答案】D
【解析】不同年龄对学习和心理发展的某个方面有不同的敏感性。在掌握数概念方面,敏感期在5岁~5岁半
5. 客观事物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中介是( )。
A. 动机
B. 兴趣
C. 信念
D. 需要
【答案】D
【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6. 伊扎德认为,个体生来就有的情绪反应是( )
A. 愉快和不愉快
B. 爱、怒和怕
C. 惊奇、苦恼、厌恶、微笑和兴趣
D. 喻快、惊奇、厌恶、痛苦、愤怒和悲伤
【答案】D
【解析】情绪专家伊扎德研究表明,婴儿在出生时就展示出5种不同的情绪:惊奇、伤心、从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
7.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最本质的可总结为( )。
A. 连续性
B. 组合性
C. 整体性
D. 接近性
【答案】C
【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8. 人们注视黄色背景上的一小块灰色纸片几分钟后,会感觉到灰色的纸片呈蓝色。这种现象称为( )。
A. 颜色适应
B. 颜色恒常
C. 颜色对比
D. 颜色混合
【答案】C
【解析】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两种颜色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颜色对比。适应是一种刺激长时间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对该种刺激的感受变化的现象。颜色恒常是指在一个范围内,个体对一种颜色的知觉不随着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颜色混合是几种色光同时作用于视网膜同一区域或不同色彩的颜料混合作用引起的颜色视觉变化的现象。
9.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 感觉登记
B. 注意
C. 组块
D. 复述
【答案】C
【解析】组块是将多个低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过程。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这是以信息单元(即组块)来计算的。组块的大小随个人的经验组织而有所不同,所以可以利用己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扩大每个组块的信息容量来达到增加短时记忆容量的目的。
10.斯坦福一比奈量表现在采用( )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
A. 智力分数
B. 智力年龄
C. 离差智商
D. 比率智商
【答案】C
【解析】1908年的比奈一西蒙量表首次采用智力年龄; 1916年的斯坦福一比奈量表首次采用智力商数; 1960年版的斯坦福一比奈量表使用的是比率智商。1949年,韦克斯勒首次采用离差智商; 现在使用的斯坦福一比奈量表使用的也是离差智商,故选C.
11.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遵循现实原则的是( )。
A. 本我
B. 自我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