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合取概念

【答案】合取概念是指通过相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维度值来定义的概念。如“红旗”这个概念

,即就是由“红色”和“旗帜”两个维度相加而得。这类概念的属性之间,起作用的规则是“和”

相加的规则。

2. 神经元

,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指具有细长突起的细【答案】神经元亦称“神经细胞”

胞,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细胞体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通过细胞突起,与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官相接触。神经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神经元之间通过接受和传递神经冲动来进行交往,这种传递包括电传导和化学传导。

3. 心境

【答案】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心境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某些心境可能持续几小时; 另一些心境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心境持续时间的长短,与人的气质、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人的世界观、理想和信念决定着心境的基本倾向,对心境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4. 表象

【答案】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同时,表象也促进了问题解决。

5. 启发式

【答案】启发式是一种间题解决策略,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式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较省时省力。常用的策略有手段一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经常运用启发式。

6. 编码特定原则(encoding specificity principle )

【答案】编码特定原则是指学习时对整个情境特征一起编码贮存的心理现象,即在学习时进

,如果检索时的内外在情境和编码时的情境行编码工作后(包括学习材料及学习时的内外在情境)

相似,则情境可提供额外线索,记忆较容易提取。

7. 注意广度

【答案】注意广度指个体在一瞬间(

广度可用速示器测定。实验表明,在秒内)能清楚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数量。视觉注意秒内,成人一般能认清8个~9个黑色圆点,4个~6个没有联系的外文字母,3个~4个几何图形; 3个~4个没有内在联系的单个汉字,5个~6个内容联系的汉字。注意广度的扩大,有助于个体在同样时间内输入更多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8. 注意

【答案】注意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某个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和紧张度。注意具有选择、维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二、单选题

9. 小明的母亲让孩子上午学习汉语拼音,晚上学习英文字母,结果小明经常混淆两者的发音。这一学习迁移现象属于( )。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高路迁移

D. 一般迁移

【答案】B

【解析】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看,迁移的发生并非总是积极的影响,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依据迁移发生的自动化程度,可以将迁移分为低通路迁移和高通路迁移。低通路迁移指反复练习的技能自动化的迁移; 高路迁移是指需要有意识地将某种情境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另一种情境中去的迁移。从迁移发生的方式和范围看,迁移又可以分为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一般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特殊迁移是某一领域或课题的学习直接对学习另一领域或课题所产生胡影响。小明经常混淆两者发音,说明存在干扰现象,所以属于负迁移。

10.奥苏伯尔用来解释有意义学习过程的是( )。

A. 强化论

B. 试误说

C. 同化论

D. 发现说

【答案】C

【解析】斯金纳的强化论; 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说;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而用来解释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则是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11.在情绪研究中,研究者长期以来争论的主要问题是( )。

A. 情绪的产生是否与生理活动有关

B. 情绪是否具有动机功能

C. 情绪和认知是否相互独立

D. 基本面部表情是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答案】C

【解析】情绪产生时会出现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生理的唤醒。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基本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一致性。情绪活动必须要有认知活动的指导。

12.对于自发的、原本就有兴趣的学习任务,外部物质奖励往往会降低个体的内在学习动机。持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是( )。

A. 行为强化理论

B. 需要层次理论

C. 自我价值理论

D. 自我决定理论

【答案】D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德西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部动机,并认为外在动机使用不当会导致内在动机的抵消。

13.儿童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学前男童和女童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 )。

A. 语文测试成绩

B. 数学测试成绩

C. 工作记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