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937金融学综合(含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投资学)之货币金融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机构型监管与功能型监管
【答案】机构型监管模式是指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局面下,以机构为中心,由不同的监管部门对不同类型的机构进行监管。该模式的优点是专业性强,监管部门对违法活动的反应速度快,程序简单;缺点是对不同类型机构间的交叉业务会形成监管盲点。
功能型监管,是指在一个统一的监督机构内,由专业分工的管理专家和相应的管理程序对金融机构的不同业务进行监管。其优点主要是:(1)功能型监管关注的是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从而有效地解决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避免监管真空和多重监管现象。(2)功能型监管针对混业经营下金融业务交叉现象层出不穷的趋势,强调要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监管,主张设立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来对金融业实施整体监管,这样可使监管机构的注意力不仅限于各行业内部的金融风险。(3)由于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得据此设计的监管体制和监管规则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能更好地适应金融业在今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
功能型监管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协调过多,程序复杂,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风险确认速度比不上机构型监管模式。随着电子计算机在金融领域的广泛运用,以及金融信息网的建成完善,功能型监管的不足之处将会降到最小程度。
2. 对冲(hedge )
【答案】利用期货交易来避免或减轻现货所受价格波动风险的交易方式。对冲保值是指将期货交易与现货买卖结合起来,通过套用期货合约为现货市场上的商品买卖与经营进行保值的交易行为。它是生产经营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力图把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可能造成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的一种期货买卖方式。
3. 基础货币
【答案】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 是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两者总和, 前者还包括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超额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通常表达为:B=R+C。式中, B 为基础货币;R 为存款货币银行(即商业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准备存款与现金库存);C 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4. 《巴塞尔协议》(Basel Accord)
【答案】巴塞尔协议是由巴塞尔银行管理和监督委员会(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国际
问银行监管的协议。该委员会成立于1974年12月,由设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发起,十国集团(美国、加拿大、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瑞典、比利时、日本)及瑞士、卢森堡的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当局的高级代表组成。1975年9月,该委员会签署了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即《对银行国外机构的监管原则》。该协议于1978年实施,1983年修订。该协议对海外银行监管责任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其监管的重点是现金流量和偿付能力。1988年7月,该委员会颁布了第二个巴寨尔协议,即《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清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这是统一国际
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标准的国际监管条例。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自有资本金充足程度的比率。
由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各种相关标准、原则和文件,已形成“巴塞尔协议体系”,成为各国银行普遍认可的准则。1999年6月,该委员会又提出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草案;2001年1月,公布了该草案第二稿;2003年4月,公布了第三次征求意见稿。新协议草案以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市场纪律为三大要素,体现了银行业监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一步强化了监管的标准和手段。
5. 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
【答案】可支配收入是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中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即用家庭中得到的全部现金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减去记账补贴及家庭从事副业生产支出的费用。可支配收入一般指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和储蓄的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予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 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的生活水平。
6.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答案】需求曲线是用几何图形表示的、反映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这里的“其他条件不变”是指消费者的收入、偏好及其他商品的价格等不变。
7. 现汇交易(spottransaction )
【答案】现汇交易是“远期外汇交易”的对称,指在外汇买卖成交后的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形式。其基本作用是:满足临时性的付款需要,实现货币购买力国际转移;通过即期外汇交易调整多种外汇的头寸比例,保持外汇头寸平衡以避免经济波动的风险;利用即期外汇交易与远期交易的配合,进行外汇投机,牟取投机利润。外汇即期交易的方式可分为:汇出汇款、汇入汇款、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四种类型。
8. 货币流通速度
【答案】货币流通速度也称为货币周转率, 指一单位货币每年用来购买经济中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均次数。用公式定义为V=P×F/M, 其中, M 值货币总量, P 为价格水平, Y 为总产出。关于货币流通速度, 许多经济学家都有不同主张。①费雪看到货币流通速度是可变的, 认为仅基于技术的提
高而促使运输成本降低, 便可以得出货币流通速度具有长期上升的趋势。但是他认为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很小, 在其现金交易方程式的分析中假定其为常数。②现金余额说代表人庇古认为货币收入有多种用途, 且相互排斥, 当觉得保持现金所得收益大于其损失时, 则必定会増加现金余额, 这就意味着流通中现金的增加, 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③凯恩斯将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周期联系起来, 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可塑的”。货币流通速度是实际国民收入与货币需求的比例, 它是实际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函数, 实际收入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通过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起作用的。一般认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要慢于收入变化。并且利率上升将减少实际货币需求, 从而会提高货币流通速度。④弗里德曼提出现代货币数量论, 认为货币流通速度虽然不是一个常数, 但却与价格水平的变动率、利率有着十分稳妥的函数关系。
二、简答题
9. 简述货币乘数与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1)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存款扩张倍数又称存款乘数, 是指总存款(或银行资产总额)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
(2)货币乘数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相同点为:二者都是用以阐明现代信用货币具有扩张性的特点。
(3)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两点:一是货币乘数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分子分母构成不同, 货币乘数是以货币供应量为分子、以基础货币为分母的比值;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以总存款为分子、以原始存款为分母的比值。二是分析的角度和着力说明的问题不同, 货币乘数是从中央银行的角度进行的宏观分析, 关注的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全社会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进行的微观分析, 主要揭示了银行体系是如何通过吸收原始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转账结算等信用活动创造出数倍存款货币的。
10.简述货币学派的主要观点。
【答案】货币学派的主要观点有:
(1)货币需求是少数几个可以观察到的变量的稳定函数, 在这些变量中, 恒久收入最为重要, 利率没有被看成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
(2)在货币供应发生变动时, 因为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效应很小, 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低, 为使货币需求与已改变的货币供求均衡, 收入水平必须改变。
(3)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恒久收入, 它是实测收入的平均值, 为了在货币市场重建均衡, 在短期内的收入必须有较大的变化。
(4)在货币量发生作用的传送机制解释上, 货币学派认为, 货币是一种有独特性的资产, 它的替代品不仅包括金融资产, 还应当包括房产、耐用消费品、投资品等所有实物资产, 通过资产组合效应, 货币的作用直接而迅速。
(5)实际利率、实际收入增长率都是由经济中的实际因素决定的。当货币供应増长率等于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