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02微生物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Phenotype

【答案】Phenotype 即表型,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总和,是其遗传型在合适环境条件下通过代谢和发育而得到具体体现。

2. 琼脂。

C 时才开始熔化,熔化后的溶【答案】琼脂是一种良好的凝固剂,因为其在水中需加热至95°

C 时才开始凝固。用琼脂配制的固体培养基,可用以进行高温培养而不熔化,在液温度需降到40°

凝固之前接种时,也不致将培养物烫死。

3. 真核微生物。

【答案】真核微生物是指凡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微生物。包括真菌、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4. 芽孢与芽孢子

【答案】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称为芽孢。它是生命界中抗逆行最强的一种构造。芽孢子是真菌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孢子,单体近圆形,数量较多,外生。在酵母菌细胞上出芽形成,例如假丝酵母菌。

5. 性传播疾病。

【答案】性传播疾病是指各种与两性接触相关的传染病,除传统的淋病和梅毒外,还包括艾滋病、衣原体和生殖器念珠菌病等。

6. 厚垣孢子。

【答案】厚垣孢子是一些真菌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细胞原生质收缩变成近圆形,外生的一层厚壁结构,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它可以萌发重新长出菌丝。

7. 应用微生物学。

【答案】应用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实践应用的学科。

8. 汤飞凡。

【答案】汤飞凡是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在病毒学发展的早期,他用物理方法研究阐明

病毒的本质。1955年他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人。他对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二、简答题

9. 厌氧菌的特点是什么?目前一般认为氧对厌氧菌毒害的机制是什么?

【答案】(1)厌氧菌的特点:

①分子氧对它们有毒,即使短期接触也会使其抑制甚至致死; ②在空气或含

生长;

③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是由发酵、无氧呼吸、循环光合磷酸化或甲烷发酵等提供;

④细胞内缺乏SOD 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大多数还缺乏过氧化氢酶。

(2)氧对厌氧菌毒害的机制:目前一般认为氧对厌氧菌毒害的机制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学说。该学说认为SOD 的功能是保护好氧菌免受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的毒害,缺乏SOD 的微生物只能进行专性厌氧生活。凡严格厌氧菌就无SOD 活力,一般也无过氧化氢酶活力,故在分子氧对它们有毒害作用。

10.试以梯度平板法来说明定向培育抗药性菌种的原理,并说明为何不能把定向培育说成是“定向变异”?

【答案】定向培育是指人为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长期处理某一微生物群体,同时将它们不断进行接种传代,以达到累积和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体的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而定向变异就是按照人的意愿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让生物朝人的需要进行变异。

梯度是定向筛选抗药性突变株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制备琼脂表面存在药物浓度梯度的平板,在其上涂布诱变处理后的细胞悬液,经培养后再从其上选取抗药性菌落等步骤,就可以定向筛选到相应抗药性突变株。

11.微生物的代谢调节有何特点?调节代谢流的方式有哪两类?

【答案】(1)微生物细胞的一整套代谢调节系统可塑性强、灵敏度高和反应精确,可以确保上千种酶能准确无误、有条不紊和高度协调地进行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反应。

(2)调节代谢流的主要方式有两类:

①一类是酶合成的调节,该方式调节的是酶的合成量,有诱导和阻遏两种机制;

②另一类是酶活性的调节,该方式是调节已有酶分子的活性,有激活和抑制两种机制。

12.什么是鉴别性培养基?试以EMB 培养基为例,分析其鉴别作用的原理。

【答案】(1)鉴别性培养基是:在普通培养基中加人能与某种代谢产物发生反应的指示剂或化学药品,从而产生某种明显的特征性变化,以区别不同的微生物的培养基。

的空气中,它们在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表面不能生长,只有在其深层无氧处或在低氧化还原势的环境下才能生长,只有在其深层无氧处或在低氧化还原势的环境下才能

(2)EMB 培养基鉴别作用的原理:伊红美蓝培养基(EMB )是一种鉴别培养基,可检查在乳品和饮用水中是否含有肠道致病菌。EMB 中含有伊红和美蓝两种染料作为指示剂,大肠杆菌发酵乳糖产酸造成酸性环境时,两染料结合形成复合物,使长出来的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而与其他不能发酵乳糖产酸的微生物区分开来。

13.简述豆科植物根瘤菌保护固氮酶免遭氧毒害的机制。

【答案】豆科植物根瘤菌保护固氮酶免遭氧毒害的机制:根瘤菌侵入根毛并形成侵入线再到达根部皮层后,会刺激内皮层细胞分裂繁殖,这时根瘤菌也在皮层细胞内迅速分裂繁殖,随后分化为膨大而形状各异、不能繁殖、但有很强固氮活性的类菌体。许多类菌体被包在一层类菌体周膜中,维持着一个良好的氧、氮和营养环境。最重要的是此层膜的内外都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豆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的含铁蛋白,在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两者共生时,由双方诱导合成。血红素和球蛋白两种成分由根瘤菌和植物分别合成。豆血红蛋白通过氧化态的铁离子和还原态的铁离子间的变化可发挥“缓冲剂”作用,借以使游离氧维持在低而恒定的水平上。

14.不产氧光合微生物通过哪些方式产生能量? 简述这些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和生态分布。

【答案】(1)不产氧光合微生物主要通过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反应产生能量,具有循环式光合

磷酸化的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真细菌中的光合细菌,它们都是厌氧菌,分类上被放在红螺菌目中。

(2)红螺菌目的主要科属见以下图解:

它们是一群典型的水生细菌,广泛分布于缺氧的深层淡水或海水中。

15.试描述脉孢菌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其作用。

【答案】(1)形态特征:菌丝发达有隔,腐生;无性繁殖产生大小两类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球形成链并双又分枝,小型分生孢子圆形较小,成链状或头状簇生;有性生殖产生囊孢子,子囊孢子着生在子囊壳内的长圆形子囊中,子囊内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黑绿色,表面有纵向脉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