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某土石方工程最高填方为26m,填方高度普遍超过10m,采用爆破安山岩堆石体进行强夯填筑。填料细粒含量不足5%,普遍存在少量超限粒径(≥800mm)的情况,可视为高填方超大粒径全碎石。强夯超大粒径全碎石填筑体是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和一般粗粒土石填方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强夯机理不同,堆积结构形式不同和受力形式不同。强夯超大粒径全碎石填筑体这些新特点给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检测与控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这种超大粒径全碎石填筑体填筑质量的检测工作现有规范的检测技术几乎完全失效,因此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中使用的检测技术,对固体体积率检测方法和k75检测方法进行了适用性论证并对检测技术进行了改进,为今后强夯超大粒径全碎石填筑体的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有: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堆石体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现有检测技术用于超大粒径全碎石填筑体的不足。通过对现场爆破安山岩填料进行筛分试验、比重试验、击实试验和表面振动压实试验研究了堆石体的基本特性。根据大量爆破碎石筛分试验确定了本工程各施工阶段的典型填料级配,并得到填料的分区粒径,为固体率检测的分区提供了依据。根据比重试验确定了填料粒径和比重的关系,为固体体积率检测方法中比重分区提供了依据。根据填料比重试验确定了三区间固体体积率检测方法,并制定了操作规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三区间检测方法不能满足工期要求的提出了全料浮称法,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检测方法的固体体积率检测结果进行了评判。通过试验证明k30试验方法对超大粒径全碎石填筑体不适用,通过加大荷载板尺寸使用k75法进行检测,并对k75法预压值进行调整和评判指标进行优化建立了新k75检测方法,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k75测试结果进行了评价。再通过k30、k75和大板载荷试验结果的对比证实了尺寸效应对大粒径堆石体检测结果的影响。 本文为今后强夯超大粒径全碎石填筑体的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积累资料,完善k75检测与固体率检测的相关性,使其适用性更为广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