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大学0214会计与财务管理之财务管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股利无关论

【答案】股利无关论认为,企业的股权政策不会对公司的股票价格产生任何影响。该理论是由美国股票财务学专家米勒(Miller )和莫迪格莱尼(Modigliani )于1961年在他们的著名论文《股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价值》中首先提出的,因此,这一理论也被称为MM 理论,MM 理论认为,投资者不会关心公司的股利的分配情况,公司的股票价格完全由公司投资方案的获利能力所决定,而并非取决于公司的股利政策。在公司有较好的投资机会的情况下,如果股利分配得较少,留利较多,公司的股票价格也会上升,投资者可以通过出售股票来换取现金;如果股利分配得较多,留利较少,投资者获得现金后会寻求新的投资机会,而公司仍可以顺利地筹集到新的资金。所以,股票价格与公司的股利政策是无关的。

2. 公司治理

【答案】(1)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

(2)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因为在广义上,公司己不仅仅是股东的公司,而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公司的治理机制也不仅限于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对保证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但一般来说对公司治理概念的理解至少包含以下两层含义:①公司治理是一种合同关系。②公司治理的功能是配置权、责、利。关系合同要能有效,关键是要对在出现合同未预期的情况时谁有权决策做出安排。

3. 流动比率

【答案】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变现能力和偿还短期债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具体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越大。但是,

过高的流动比率可能意味着企业流动资产中的资金未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可能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流动比率应该是2或者更高。

4. 权益资金

【答案】亦称自有资金,是指企业所有者提供的资金,包括资本金、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5. 净现值

【答案】净现值是指特定项目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它是评价项目是否可行的最重要的指标。

6. 部门出售

【答案】部门出售是指将企业的某一部分出售给其他企业。出售企业某一部分的主要目的或是为了取得一定数量的现金收入,或是为了调整企业的经营结构,集中力量办好企业有能力做好的业务。在决定是否将公司的某一部门出售时,可以进行必要的投资分析,利用净现值方法或其他投资决策方法对出售该部门的收益与继续经营该部门的收益进行比较,作为决策时的参考。

二、简答题

7. 简要说明资本成本率与内含报酬率的关系。

【答案】(1)资本成本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本而承负的代价。企业筹资实务中,一般通过资本成本率来衡量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率是指企业用资费用与有效筹资额之间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一般而言,资本成本率分为个别资本成本率、综合资本成本率和边际资本成本率。在有风险的情况下,资本成本率就是企业的必要报酬率。

(2)内含报酬率(也称为内部报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缩写为IRR )是指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内含报酬率实际上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该项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

(3)资本成本率与内含报酬率的关系:①资本成本率反映企业项目筹资的成本代价;内含报酬率反映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也就是说,资本成本率从成本的角度评价投资项目,而内含报酬率则从真实收益的角度分析投资项目。②内含报酬率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如果计算出的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企业的资本成本率或必要报酬率则采纳;反之,则拒绝。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内含报酬率超过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最多的投资项目。即,在具体的投资项目决策中,需要利用资本成本率(或必要报酬率)和内含报酬率两个指标,相互比较,并作出投资决策。

8. 企业融资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在融资过程中,为了能够筹集到满足投资需求,并且代价合理和风险适度的资金,企业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认真选择投资方向和项目。

(2)合理确定融资数额和投放时间。

(3)选择有利合理的融资方式。

(4)正确利用负债经营。

(5)依法融资,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9. 简述资本结构均衡理论的基本主张。

【答案】资本结构均衡理论将公司债务增加导致的破产费用、代理费用和风险债务引入MM 理论。认为随着债务水平的提高,这些成本会抵消债务增加导致的避税效应,因此存在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水平。资本结构均衡理论的基本主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破产仅发生于负债的企业。债务越大,固定的利息费用越多,盈利下降的可能性越大,破产的可能性也是越大。企业一旦破产,各种各样的费用将发生,如低价出售资产的损失、破产处理时间所带来的损失、律师和诉讼费用、破产前的销售下降所带来的损失,等等。总之,企业为避免破产,必须考虑合理负债,从而使企业价值难于达到最大。因此可以说,预期的破产费用的现值就是企业放弃其最大价值的代价,所以,预期的破产费用的现值应从企业最大价值中扣除。第二,由于企业的EBIT 会随经营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波动,过度的负债将导致EBIT 下降。同时,企业的债务费用实际上和债务额有关。正因如此,企业也将防止过度负债。同理,由此而产生的后果是降低企业的最大价值。第三,负债企业的市场价值为:负债企业的市场价值=自有资本市场价值+免税现值一预期财务拮据成本现值一代理成本的现值,或:

上述公式的实质是:如果有企业税MM 模型是正确的,那么,随着负债率移向100%, 企业的价值也会不断增加。公式表示如D 为极大值,TD 和

增加而下降。

综上所述,资本结构均衡理论认为,随着公司债权比例的提高,公司的风险也会上升,因而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可能性就越大,由此会增加公司的额外成本,降低公司的价值。因此,公司最佳的资本结构应当在节税利益和债权资本比例上升而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与破产成本之间的平衡点。

10.在评估投资方案相关现金流量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确定投资方案相关的现金流量时,所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是: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才是与项目相关的现金流量。所谓增量现金流量,是指接受或拒绝某个投资方案后,企业总现金流量因此发生的变动。只有那些由于采纳某个项目引起的现金支出增加额,才是该项目的现金流出;只有那些由于采纳某个项目引起的现金流入增加额,才是该项目的现金流入。为了正确计算投资方案的增量现金流量,进行判断时,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也最大,公式中持续增值的TD 是直接来随负债源于负债利息减税,但是企业将来可能发生财务拮据成本的现值和代理成本的现值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