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808国际政治概论之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共同安全

【答案】共同安全是指1982年,以帕尔梅为首的“裁军与安全问题独立委员会”率先提出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即核战争根本没有胜利的希望,战争的双方只能同归于尽,因此,对抗的双方必须谋求共同的生存。该委员会认为,持久的安全只有在全体国家能够共享安全的时候才能实现,而这一点的实现只能通过建立在平等、正义和互惠原则之上的合作。

2. 安全

【答案】安全是指国际关系范畴的“安全”概念,产生于西方。安全概念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与“威胁”和“危险”相关联。在汉语里,“安全”的习惯用法是指一种状态,它有三个含义:没有危险; 不受威胁; 小出事故。在英语中,安全的词义较汉语更宽泛些。按照《韦伯词典》的解释,“security ”一方面指安全的状态,即免于危险,没有恐惧,另一方面还有维护安全的含义,指安全措施与安全机构。比较中英文的安全词义,尽管略有差别,但基本意思是相似的:安全就是不存在威胁和危险。

3. 叙利亚化武危机

【答案】叙利亚化武危机是指2013年9, 10月份爆出的在叙利亚内战中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而引发的危机。

叙利亚由于经济问题导致反对派发生暴乱,要求实现政治民主化,要求巴沙尔下台,危机一直持续并在2013年愈演愈烈,成为各大国关注的重大问题。

叙利亚政府军被爆出在大马士革附近郊区使用化学武器后,政府方面否认使用化学武器。叙利亚化学武器的使用触犯到美国划定的禁庄使用化学武器的“红线”,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将对叙动武并开始部署航母。由于各方反对及美自身考量,同时在俄罗斯的建议下,叙利亚政府同意“以化武换和平”,即叙利亚政府军交出化学武器,美国放弃对叙利亚动武,实现和平解决化武危机。

目前,叙利亚化武的交接及销毁正在进行,此举避免了危机的扩大化,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了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为解决其他类似国际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4. 暴力外交

【答案】暴力外交是指在外交过程中以一种非常有限和有选择的方式运用暴力的一种外交。

这种外交既有外交的形式,又有暴力的手段,在形式上表现为两者的混合。例如,当一方向另一方威胁,“如果不合作我们就采取军事行动,直到你回到谈判桌为止,所构成的就是这样一种外交模式。

5. 安全困境

【答案】“安全困境”是指国家在安全问题上的两难抉择。“安全困境”的概念是赫茨在20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安全困境是一个结构性观念,按照这种观念,国家追求自身安全的意图会增大其他国家的小安全感,因为每一方都把自己的措施解释为防御性,而把另一方的措施解释为可能的威胁。在这里,核心的问题是国家间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巴特菲尔德把这叫做“霍布斯式恐惧”。他指出,在这样一种局面下,你会对其他国家有现实的恐惧感,别国也会对你有同样的恐惧。也许你对别国根本无伤害之意,做的只是一些平常的事情,但你无法使别国真正相信你的意图。你无法理解别国为什么会如此的神经质。反之亦然。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以为对方是有敌意的,无理性的,都不肯作出可使大家都获得安全的保证。军备竞赛的不断升级,就是这种状态的产物。

6. 对外政策

【答案】对外政策是指对外政策是为促进国家利益而为政府官员设计的超出国家边界的明确或不明确的行为,这种设计所确定的优先性构成了国家在特定局势下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行动的指导方针。

7. 经济摩擦

【答案】经济摩擦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在进行经济往来的过程中产生的冲突与影响。按照经济摩擦产生的原因可以将经济摩擦分为:贸易摩擦、投资摩擦、制度摩擦和技术摩擦。按照经济摩擦的层次,可以将经济摩擦分为:微观经济摩擦和宏观经济摩擦。经济摩擦对相关国家影响巨大:①严重影响相关国家进出口商品的贸易额; ②沉重打击相关国家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③破坏一国既有的良好国际经济关系。

8. 国际恐怖主义

【答案】国际恐怖主义是指在国际范围内采用战争以外的特殊暴力手段,如暗杀、投毒、绑架人质、劫机和爆炸等,达到特定政治经济目的的活动和行为。策划和实施跨国恐怖主义行为的组织机构就是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它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国际组织。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的性质不同,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是国际政治的“毒瘤”,在国际政治中充当反面的和消极的角色,起着破坏性的作用。

二、简答题

9. 简述主权国家的基本特征与要素。

【答案】(1)主权国家的基本特征

对于主权国家,人们通常认为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①国家拥有主权,是主权行为体;

②国家拥有一定的政权组织,特别是中央政府;

③国家统治着一定的居民和一定的领土;

④在国际范围内国家代表并保护着这些居民。

通常,人们认为主权、领土、居民和政权组织是现代国家的四个要素。国家失去其中的任何一项,就小成其为国家了。就现代国家而言,人们往往还强调认同与忠诚,认为国家辖下居民的共有认同与对国家的忠诚,也是国家存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主权国家的要素

国家作为一种政治实体,其构成可以说包括三个要素:

①思想观念,以人民的情感为代表,这种思想观念体现在文化、历史和意识形态之中;

②自然要素,包括领土、人口和经济资源等;

③制度因素,包括规制、法律、政府决策结构等,这些东西构成了国家的秩序。

从政治职能来说,国家所起的作用也包括三个方面:

a. 在其统治区域内维持社会的稳定,控制暴力的发生;

b. 自由和自主地分配国家的资源;

c. 作为国家内部大多数人民认同的核心。

在国家的基本特征中,主权是国家所独有的属性。国际关系中的其他政治实体也可以拥有领土、居民甚至政权组织,但不可能拥有主权。只有国家才拥有主权。主权可以说是国家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体的最本质的属性。

10.跨国公司的行为方式和作用途径有哪些?

【答案】跨国公司是指那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控制子公司的国际垄断组织。跨国公司作为一个经济性的跨国组织参与国际政治体系的运行,它影响国际政治的行为方式和作用途径必定不同于主权国家,甚至不同于一般国际组织和其他非国家行为主体。跨国公司的行为方式和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

(1)跨国公司利用自身巨大的经济实力对国际政治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跨国公司拥有的巨大经济实力甚至超过许多主权国家。由于拥有如此巨大的经济实力,跨国公司的跨国界经营活动具有较强的行为能力,不仅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推动了当今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而且其投资方向的选择和投资规模的大小,对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行及国际关系的发展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2)跨国公司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影响母国和东道国的决策过程,进而影响母国和东道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