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662国际关系理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规范理论
【答案】规范理论是指布朗规范的国际关系理论,提出了国际关系的道德层面的问题。它的最基本的特点是提出了社会或国家间关系的伦理性质。在传统的实践中,它关注的是暴力与战争问题; 在新的实践中,它把对传统问题的关注与对有关国际正义分配的现代要求结合在一起。布朗认为规范理论有三个要点:①国家的自主权间题; ②使用暴力的伦理问题; ③国际正义问题。
2. 国家主权
【答案】国家主权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的基本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内的最高统治权,即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或事物以及领土以外的本国人实行最高的统治权,这是国际法己经确认的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的具体体现; ②对外的独立平等权,即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使权力的完全自主性,排除任何外来的干涉和限制; ③防范侵略的自卫权。即国家为了维护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或威胁进行防卫的权利。由此可见,国家主权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即对内的主权和对外的主权。
3. 非传统安全
【答案】非传统安全,又称“新的安全威胁”,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指的是人类社会过去没有遇到或很少见过的安全威胁; 具体说,是指近些年逐渐突出的、发生在战场之外的安全威胁。
4. 暴力外交
【答案】暴力外交是指在外交过程中以一种非常有限和有选择的方式运用暴力的一种外交。这种外交既有外交的形式,又有暴力的手段,在形式上表现为两者的混合。例如,当一方向另一方威胁,“如果不合作我们就采取军事行动,直到你回到谈判桌为止,所构成的就是这样一种外交模式。
5. 格劳秀斯主义
【答案】格劳秀斯主义认为,国际政治既不是国家间完全的利益对立,也不是纯粹的利益一致。国家之间存在冲突,但这种冲突会受到共同规则与制度的限制。在格劳秀斯主义看来,最典型的国际行为并非国家间的战争,而是经济与社会交往。
6. 双边外交
【答案】双边外交是指主权国家两个为了最大限度保护或争取实现本国国家利益而采取的一对一的谈判,磋商,对话等一系列官方行为。具有这些特点:①国家利益至上性; ②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③具有脆弱性。
7. 预防性外交
【答案】预防性外交是首次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内容即联合国要在地区冲突,甚至是武装冲突发生之前,进入该地区协调矛盾冲突,防止美苏两大势力的介入,达到促进和维护和平的目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联合国秘书长再次提出预防性外交。作为预防性外交的一部分预防性部署,即当冲突双方或一方认为联合国相关人员进入该地区有利于冲突的解决或防止冲突的扩大,联合国相关人员即有权进行部署。
8. 民族自决
【答案】民族自决倡言全世界各大小民族,皆可自行决定自己归属的政府体制、执政政党组织、政治环境与命运等。而这些决定不得为他国或其他政权决定。一般来说,此主义来自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这两大世界人权文件皆在第一条明列民族自决原则:“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他们凭这种权利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虽然前述两大文件在第一条之后所列举的较偏向个人的人权,但第一条民族自决原则也成为民族权(或称集体权)的基础。
二、简答题
9. 民族主义为什么会导致战争? 在什么情况下民族主义最有可能导致战争?
【答案】民族主义与战争的密切相关性,促使学者们对民族主义与战争的关系问题进行理论的思考。
(1)民族主义之所以会引发战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民族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民族利己主义。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会坚持多民族的利益,而一个民族的民族主义则只坚持自己民族的利益。当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一致的时候,或者说当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利益一致的时候,民族主义会以国家利益为重,但是当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就肯定要发生冲突了。当利益不可调和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会爆发战争。
(2)民族主义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导致战争,埃弗拉提出了一系列很值得人们思考的假说。 ①不是独立国家的民族对建立独立国家的要求越强烈,就越有可能爆发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民族具备各种可能的条件,即看起来有获得自由的力量,而另一方面中央国家政权又准备坚决抵制其建立国家的企图,则这种民族主义导致战争的危险就比较大。
②散居的民族追求统一的愿望越强烈,战争的危险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混居越密集,就越有可能发生战争。就混居而言,地方性混居(户邻户)比地区性混居(省邻省)导致的危险
更大。就现实性而言,如果母国实现民族统一虽然困难但有可能,则混居导致的危险就大; 反之,如果实现民族统一容易或根本不可能,则导致的战争危险就比较小。
③民族关系中追求霸权的因素越大,战争的危险性就越大。
④少数民族所受的压迫越大,战争的危险性就越大。
⑤新出现的民族国家越少安全性和可防卫性,边界的国际合法性越小,这些政治边界与民族边界越不一致,战争的危险性就越大凸
⑥民族间在过去相互犯下的罪行越大,战争的危险性就越大。在这种情形中,受害者对这些罪行记忆越深,战争的危险性就越大; 罪行的责任者与有关群体的关系越密切,战争的危险性就越大; 有罪的群体越少悔过,战争的危险性就越大; 大国与受害者越一致,战争的可能性就越大。
⑦民族有关它们相互间的历史以及它们现今行为特性的信念分歧越大(换言之,有关民族关系的谎言越流行),战争的危险性就越大。在这种情形中,民族主义运动的政府或领导人所具有的合法性越小,他们对其公民要求越多,他们就越倾向于宣扬神话式的民族主义信念。如果经济情况恶化,公众就会变得史容易接受替罪羊神话,从而使战争的危险变大。
10.简要分析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
【答案】(1)从逻辑上来讲,恐怖主义大多是强者压迫弱者的产物,也可以说是弱者反抗强者的产物。
①加利特在论述恐怖主义时,把“镇压”与“恐怖”作为对偶概念,认为前者是强者对弱者使用暴力,而后者是弱者对强者使用暴力。显然,当弱者不能以合法手段改变现状的时候,它就只能诉诸非法的乃至极端的手段了。
②恐怖主义的活动方式是以一个小组织来对抗一个国家的政府,其强弱对比是显而易见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组织以恐怖主义手段打击以色列,打击美国等西方大国,就是典型的弱者对强者使用暴力。
(2)从社会原因来说,恐怖主义者之所以要搞恐怖主义,通常是因为他们对一个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绝望情绪和小满情绪。
这种不满可能是少数民族对多数民族的不满,是小国对大国的小满,是出于教义对异端的不满,也可能是对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社会现状的不满。在某种程度上,恐怖主义是一种社会危机的产物。
(3)从心理的原因来说,恐怖主义者对自身生活与成就的小满夕会造成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即他们存在的理由就是献身于恐怖主义活动。
尽管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恐怖主义者是心理变态,但事实上他们都是“真正的信徒”。他们从小考虑这样一点,即他们可能是错的而别人的观点可能是对的。他们是以“我们对他们”的模式来确立自己的反社会观念的。对恐怖主义者来说,小属他们群体的人都是恶魔。他们渴望通过暴力释放自己的永恒的愤怒。
(4)在其团体内部,团体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