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868国际关系理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868国际关系理论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868国际关系理论考研核心题库(二) . 13 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868国际关系理论考研核心题库(三) . 23 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868国际关系理论考研核心题库(四) . 34 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868国际关系理论考研核心题库(五) . 44

一、名词解释

1. 上海五国机制

【答案】“上海五国机制”是指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于1996年4月在上海开始的就本地区的安全事务和其他领域的合作每年举行一次的元首会晤机制。2000年五国元首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第五次会晤,决定发展五国全面合作,将“上海五国”由会晤机制变成地区全面合作机制“上海五国机制”是中国与独联体国家建立的唯一的多边安全合作的磋商与协调机制,是对独联体集体安全机制的重要补充,其产生与发展是五国面临的内部地区、国际形势推动的结果。它的建立为加强五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五国和亚太地区安全,为在冷战后摈弃冷战思维,探索新型国家关系、新型安全观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重要经验,而且也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2. 恐怖主义

【答案】恐怖主义是指恐怖主义行为者为了达到一定政治或社会目的,采用突发性暗杀、绑架、劫机、爆炸、网络攻击等暴力或破坏手段,或以暴力或破坏手段相威胁,来制造社会恐怖,从而实现其目的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总称。自20世纪中期国际恐怖主义滋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蔓延,现己成为人类安全的最大威胁。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恐怖分子更多的采用高科技手段为其恐怖活动服务,恐怖器材和装备的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电脑恐怖活动和利用生化武器的超级恐怖活动更加引人注目。2001年的“9·11”袭击震惊了全世界,标志着恐怖主义浪潮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上国家、民族、阶级、宗教间各种尖锐复杂矛盾的反映,是国际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

3. 经济互助委员会

【答案】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是指二战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合作,应对美国马歇尔计划的一个经济互助组织。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的6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经济会议。1月25日发表了有关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公报。公报指出了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必要性及其宗旨、活动原则。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广泛的多边经济合作的基础,扩大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苏联后来利用经互会推行经济一体化,忽视甚至践踏其他成员国的利益和主权。经互会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的经济集团,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直接同苏联的计划经济和经济发展挂钩,受其制约。经互会成员国同世界经济发展脱节,在某种程度

上有碍于东欧国家经济的发展。

4. 勃兰特

【答案】维利·勃兰特(19131992),德国政治家,1969~1974年任西德总理。16岁加入社会民主党。1931年加入社会主义工人党,并出任该党吕贝克党组织主席。1937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在马德里保卫战中采访报道。1940年德国入侵挪威,勃兰特又辗转逃亡到瑞典并入了瑞典籍。1957年10月3日,勃兰特恢复德国国籍后被选为西柏林市市长。他以白己杰出的才干和出色的政绩赢得了众多的赞誉。1958年勃兰特当选西柏林社会民主党主席。1966年12月,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外交部长。1969年大选后,勃兰特任总理。1970年3月勃兰特访问了民主德国,之后签订了两国关系的基础条约。此后他又访问了苏联、波兰、捷克,先后与这些国家签订了包括放弃使用武力、承认战后边界和领土现状、促进相互关系正常化等内容的条约,统称“东方条约”。从此,西德和苏联以及其他东欧国家的关系大大改善。1971年,勃兰特获得了当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1974年辞职,辞职后的勃兰特仍旧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他先后担任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名誉主席等职。1976年他又被选为社会党国际主席。他上任后对社会党国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修改了社会党国际章程,为社会党国际规定了三大新任务:为争取缓和与裁军而斗争,为在南北关系上建立起新的世界经济秩序而斗争,以及为人权而斗争。勃兰特还经常以社会党主席和社会党国际主席的身份访问世界各国,足迹遍及欧、美、亚、非。舆论称他为一位“和平使者”。

5. 东业封贡体系

【答案】东亚封贡体系是指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涉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 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东亚封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在东亚封贡体系中,通商与朝贡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中国封建王朝所关心的道义上的价值,另一面是藩属国和朝贡国所关心的商业价值。随着西方殖民国家向东方的扩张和殖民,东亚封贡体系不断受到冲击,最后随着中国的衰落,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朝贡关系逐渐疏远和中断,东亚封贡体系也随之崩溃。

6. 印度支那战争

【答案】印度支那战争是指1945年~1954年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反对法国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二战后,越、老、柬相继宣布独立,但法国企图在印度支那重建殖民统治,遂于1945年9月入侵越南,10月侵占柬埔寨,年底侵入老挝。三国人民奋起抵抗,从1945年12月开始,进行了长达8.9年的英勇抗战,1950年5月取得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改变了战争局势。同年7月

21日法国被迫签订《日内瓦协议》,保证在尊重老柬越三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其内政的基础上,恢复印度支那和平。印度支那战争也是1975年结束的柬、越、老三国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美国为取代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地位,从1955年起分别在南越,老挝扶植亲美政权和极右势力。1958年颠覆富马联合政府,1959年挑起老挝内战。1961年对越南发动“特种战争”。1964年破坏1962年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再次策动颠覆民族联合政府,并开始轰炸老挝解放区。同年8月2日制造“北部湾事件”,借口轰炸越南北方。1965年起直接出兵南越,将“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1970年3月18日又趁西哈努克亲王出访,策动柬埔寨朗诺集团发动政变,接着直接出兵侵入。三国人民奋起反抗。柬埔寨人民于1975年6月攻下金边,解放全国; 越南人民迫使伪美政权于1973年1月签订《巴黎协定》,美军从越南撤军。1975年4月,西贡获解放,次年全国统一。老挝人民1973年2月迫使万象当局签订《万象协定》。1975年12月经过夺权斗争,建立了共和国。

7. 斯大林格勒战役

【答案】斯大林格勒是指从1942年7月中旬到1943年2月初,苏德两国之间展开的在斯大林格勒的会战,苏军取得最后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欧洲战略态势的扭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德军的有生力量被大量歼灭; 鼓舞了世界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心,苏联的国际地位也由此提高。斯大林格勒战役后,1943年7~8月,苏德两军又在库尔斯克展开了坦克激战。双方都动用大量飞机支援作战,是二战中最大的坦克战。苏联地面部队取得了胜利,空军从德国航空兵手中夺得了制空权。

8. 萨拉热窝事件

【答案】萨拉热窝事件是指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被普林西波射中,命丧萨拉热窝。1914年,斐迪南决定在波斯尼亚进行军事演习,并肌肤挑衅性地选定1389年奥斯曼土耳其征服塞尔维亚那一天到萨拉热窝巡视。这一带有侮辱性的挑衅,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黑手会拟订了行刺斐迪南大公的计划。塞尔维亚政府察觉后向奥匈作了通报,但斐迪南一意孤行。萨拉热窝事件在原本就紧张异常的国际背景下立即造成一次新的战争危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1914年6月28日到7月28目的“七月危机”外交中,各国都在争取眼国,紧张各战,都打算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先发制人。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二、简答题

9. 上合组织在地区安全合作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上海合作组织是在“上海五国”会晤机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上合组织在地区安全合作发挥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上合组织建立安全合作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6月在上海正式成立,并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原来的“上海五国”已顺利地实现了其功能转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