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长安大学物流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循环物流系统

【答案】循环物流系统是指连接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支撑资源循环,促进循环型社会的实现和保障循环型社会的运行。

2. 运输

【答案】运输是指商品的载运和输送。运输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使商品的交易过程能够顺利完成必须经过的一道环节,它把商品从生产地运到消费地,以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和进行商品的再生产。

3. 逆向物流

【答案】逆向物流是指原材料、加工库存品、产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到起始地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流动过程,即回收物流过程与废弃物物流过程。

二、简答题

4. 如何实现储存的合理化?

【答案】为了实现商品储存的合理化,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1)在自建仓库和租用公共仓库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①自建仓库的优点是:a. 自建仓库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使企业更大程度地控制库存;b. 它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仓储做出合理的调整;c. 当进行长期的存储时,一般来说,仓储的费用比较低。

②租用公共仓库的优点是:a. 租用公共仓库使得企业无须为建造仓库投入大量资金,所以,可以节省企业宝贵的资金; b. 租用公共仓库还可以减少企业的风险,因为当商品在储存期间出现问题时,仓库会予以解决; c. 在短期看来,公共仓库因为其规模性租金比较低廉;d. 企业在租用公共仓库的时候,可以根据待储存商品的数量决定储存的规模,这样也防止了资金的浪费。

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自建仓库和租用公共仓库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一般来说,当企业的存货量较大、对商品的需求比较稳定且市场密度比较大时,可以考虑自建仓库;反之,则应选择租用公共仓库。

(2)注重利用合同仓储,也就是第三方仓储的使用

合同仓储就是企业将仓储活动转包给外部公司,由外部公司为企业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的仓储服务。合同仓储因为具有专业性、高质量、低成本等优点,因此可以给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合同仓储可以有效地利用仓储资源、扩大市场的地理范围及降低运输的成本。

(3)进行储存物的ABC 分类,并在ABC 分类的基础上实施重点管理

ABC 分类管理方法就是将库存物资按重要程度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 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 类)和不重要的库存(C 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如表所示)。ABC 分类管理法是实施储存合理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解决各类的结构关系、储存量、重点管理和技术措施等合理化问题。而且,通过在ABC 分析的基础上实施重点管理,可以决定各种物资的合理库存储备数量及经济地保有合理储备的办法,乃至实施零库存。

表 ABC 管理法的管理重点

(4)加速总的周转,提高单位产出

储存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是将静态储存变为动态储存,周转速度快会带来一系列的合理化好处:资金周转快、资本效益高、货损小、仓库吞吐能力增加以及成本下降等。诸如采用单元集装储存、建立快速分拣系统都有利于实现快进快出和大进大出。

(5)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

先进先出也就是说先入库的商品应该先发出,它可以防止库存商品因为保管时间过长而发生变质、损耗和老化等现象,特别是对于感光材料、食品等产品保质期较短的商品来说尤其重要。

(6)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库利用率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减少储存设施的投资,提高单位存储面积的利用率,以降低成本、减少土地占用。一般可以采用增加储存高度、减少库内通道数量和通道面积的方法来实现这个目的。

(7)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

储存定位的含义是被储物位置的确定。如果定位系统有效,能大大节约寻找、存放和取出的时间,节约不少物化劳动及活劳动,而且能防止差错,便于清点及实行订货点等的管理方式。储存定位系统可采取先进的计算机管理,也可采取一般人工管理。

(8)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

对储存物资数量和质量的监测不但可以掌握基本情况,也是科学库存控制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稍有差错,就会使账物不符。所以,必须及时且准确地掌握实际储存情况,经常与账卡核对,无论是人工管理还是计算机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监测也是掌握被存物资质量状况的重要工作。

(9)根据商品的特性,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保证储存商品的质量

为了防止湿气进入仓库,可以在库门上方安装鼓风设备,使之在门口形成一道气墙,防止外界的湿气进入。

(10)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储运装备一体化的方式

集装箱等集装设施的出现,也给储存带来了新观念,采用集装箱后,集装箱本身便是一栋仓库,不需要再有传统意义的库房,在物流过程中,也就省去了入库、验收、清点、堆垛、保管以及出库等一系列储存作业,因而对改变传统储存作业很有意义,是储存合理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5. 试论述古代仓储的特点,并且思考古代仓储管理对现代仓储管理的启示。

【答案】“国家大本,食足为先”。古代仓储主要储备的是粮食。粮食储备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历史上各朝各代无不把它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考析古代粮食仓储制度,可以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

(1)古代仓储的特点

①仓储分布广泛

自周代开始的历代王朝不仅重视中央仓储的建设,也注重在地方兴仓储粮,仓储制度渐趋成熟,仓储规模不断扩大。

②仓储粮食数目众多

在农业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国库要保持三年之储实非易事。因此,历代封建王朝都千方百计地筹措粮源,除狠抓皇粮国赋入库外,还积极拓展其他筹粮入库渠道。

③平抑粮价,调控市场

每当青黄不接、灾荒或战乱引起市场谷价上涨时,政府以常平仓所存之谷平价粜卖于市,以不致“谷贵伤民”:当谷物丰收市场谷价下跌时,政府又动用库帑平价收购,以不致“谷贱伤农”,从而对市场起到稳定、调节作用。

④赈灾备荒,安民固本

我国是个灾荒多发国家,因此,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荒政”,而他们采取的最主要的救荒之策就是设仓积谷,适时救济灾民,安定社会。

⑤供养军队,备战应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储备是古代战争最重要的物质保障。作为后勤保障的重要方面,粮仓和武库一起为西汉军队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西汉王朝拥有进行战争和维持统治的强大后盾。

(2)古代仓储对现代仓储的启示

①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市场供应充足,很多人觉得粮食短缺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但应当看到,一些发达国家多年以前就开始加大粮食、石油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的存储,以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出现而市场又无法从根本上调节的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这就提醒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从战略的高度、全球的视角来审视未来,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加强粮食储备建设与管理。这是我国政治、社会长期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加大中央储备粮食规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乃千古恒理。只有掌握足够数量的粮食,才能应付各种复杂局面。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扩大中央储备粮食规模。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国家对粮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