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02专业二之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反应实验中,常用的两个因变量是( )。
A. 速度和准确性
B. 速度和稳定性
C. 稳定性和准确性
D. 灵敏性和稳定性
【答案】A
【解析】所有反应时任务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速度—准确性权衡,反映了反应时的两个因变量:速度和准确性。
2. 在独立性检验中,N=101,R=3,C=2,则自由度是( )。
A.100
B.202
C.6
D.2
【答案】D
【解析】两因素列联表自由度与两因素各自的分类项数有关。设R 为每一行的分类项数,C 为每一列的分类数目,则自由度为df=(R-l )(C-1)。
3. 下列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中,最容易产生动作误差的是( )。
A. 平均差误法
B. 最小变化法
C. 恒定刺激法
D. 信号检测法
【答案】A
【解析】在平均误差法实验中,一般要被试自己操纵实验仪器来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所以最易产生动作误差。
4. 下列关于效果量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效果量是不为真的程度
B. 效果量提供了差异大小的信息
C. 效果量是实验处理的效应大小
D. 效果量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程度
【解析】效果量是不依赖于样本大小,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关联强度的指标,可反映实验处理效应的大小,并提供了差异大小的信息。
5. 在一个2x2的检验分析中,自由度是( )。
A.0
B.1
C.2
D.3
【答案】B
【解析】两因素列联表自由度与两因素各自的分类项数有关。设R 为每一行的分类项数,C 为每一列的分类数目,则自由度为df (R-l )(C-1)。
6. 发展常模就是( )。
A. 常模
B. 个人的分数
C. 团体的分数
D. 年龄量表
【答案】D
【解析】人的许多心理特质如智力、技能等是随着时间以有规律的方式发展的。所以可将个人的成绩与各种发展水平的人的平均表现相比较。根据这种平均表现所制成的量表就是发展常模,亦称年龄量表。
7. 在进行假设检验之前,需要( )。
A. 检验两个样本的联合方差是否齐性
B. 检验两个样本的方差是否齐性
C. 检验两个总体的方差是否齐性
D. 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
【答案】C
【解析】当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时,要用t 检验来检验差异。这里由于两个总体方差未知,都需要用样本方差来估计,因而这时进行t 检验需要考虑的条件更多,所以需先进行总体方差齐性检验。
8. 在下列测验中,以卡特尔的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为基础编制的智力测验是( )。
A. 认知评估系统(CAS )
B. 考夫曼儿童评定成套测验(K-ABC )
C. 区别能力量表(DAS )
D. —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 TB )
【解析】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是美国劳工部根据卡特尔的智力理论为基础而编制的。
9. 积差相关是英国统计学家( )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计算相关的方法。
A. 斯皮尔曼
B. 皮尔逊
C. 高斯
D. 高尔登
【答案】B
【解析】积差相关是由英国统计学家皮尔逊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计算相关关系的方法,因此又称为皮尔逊相关。
10.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 )。
A.0.90
B.0.10
C.-0.40
D.-0.70
【答案】B
【解析】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小表示相关的强弱程度,绝对值越大表示相关强度也越大;绝对值越小,相关程度也越小。
11.实验研究假设和测量指标的理论构思及其操作化问题,即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通常指实验的( )。
A. 内容效度
B. 内部效度
C. 构想效度
D. 实证效度
【答案】B
【解析】构想效度又称构思效度,是指理论构思或假设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其转换为研究目标的恰当程度和可操作性。它涉及建立研究方案和测量指标的理论构思(或观察指标的理论设想)及其操作化等方面的问题,即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
12,因变量显然是指 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 )。.
A. 超常儿童
B. 常态儿童
C. 超常与常态儿童
D. 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
【答案】D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